郝欣欣
摘要:柳田國男的著作《遠野物語》,在今天,占據著日本“民俗學的金字塔”和“柳田民俗學的出發點”的位置,并且一提到民俗學人們就會立刻想到《遠野物語》,一提到《遠野物語》,就會想到河童、天狗、山男和雪女躍動著的豐饒的傳承世界,以這些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就是民俗學。圍繞著這門學問,像歌謠一樣普及和定著在人們的腦海中的《遠野物語》,在日本民俗學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關鍵詞:《遠野物語》;民俗學
一、民俗學
日本民俗學的基本框架與日本民族的形成有關,柳田于1910年向日本民俗學出發,這個時期他相信日本原始居民的存在。并且,新舶來的“大和民族”要征服原始居民,兩者的結合才形成了日本民族,作為征服民族的“大和民族”對原始民族的同化和融合是以“天皇的存在”為中心的,最后形成了日本民族。
柳田在1909年3月就出版了《后狩詞記》,這可以稱為日本民俗學最初的著作,以此為契機,柳田以平地的農民為對象,從農政學慢慢開始走向日本民俗學。平地面貌的改觀,將柳田的意向轉向以山民為中心?!吧矫瘛敝浮按蠛兔褡濉敝羞M入山里的人們。這與作為原始居民的后裔在山中漂泊的山人不同。那個時期,柳田將近代產業、近代文明勃興的平地與山民的世界相對比,在山民世界中發現日本的原型。有著古老的純樸的日本思想的人民,逐漸被平地人趕到山中,日本的舊思想是今天于平地幾乎無法探知的。柳田將作品中的山人和山民作為民族論來把握,日本列島的民族構成是作為原始民族的山人與作為征服民族的大和民族的結合。因此,柳田曾說過:“如果不觀察山地人民的思想性情的話,就不能完全了解國民性”。與其研究在時代潮流中崛起的平地人,不如將山民作為日本研究的基軸。
長期以來,柳田的民俗學的研究都是廣泛的,不容易概括的東西,大致的區分是從明治四十年代的《后狩詞記》和《遠野故事》開始,到了大正時期,熱衷于收集各地的傳承的考察工作,進入昭和時代,開始了真正的民族學術體系的構筑,前期到后期的變化發展,從山人文化到后期常民文化的關心轉移變為最大的焦點。
二、《遠野物語》的時代背景
《遠野物語》出版的當時的日本,是在日俄戰爭勝利之后,這一時期,西歐列強的一角被日本的軍事力量所打倒,這是一個日本自尊心強烈覺醒的時期。日本邁入了近代國家的行列,作為推進了日本近代化的官僚中一員的柳田,在他的目光中,《遠野物語》的傳承世界里生活著的人們的身影是怎樣的呢,這一點幾乎沒被議論過,正因為如此,柳田以后構筑的“因為近代化而失去了豐富的日本,在遠野中存在”。與這個“神話”相對比,我們需要以同時代的歷史的視點重新讀一下《遠野物語》。
三、《遠野物語》的內容
巖手縣花卷近郊的山村遠野的鄉土研究家佐佐木鏡石(喜善)采集了遠野這一帶的傳說故事并忠實地記錄下來,《遠野物語》由大小百余首名詩組成。用簡潔的文體淡淡的陳述事實。有時,柳田的注釋是備注,這也僅限于極短的東西。作為一個整體,在禁欲的范圍內控制主觀的介入,用傳承所固有的姿態來傳達也是他一貫的作風。
開卷第一話,首先介紹遠野的地理位置。第二話,介紹了有關包圍遠野群山的神話。很久以前,女神跟隨者山人的女兒來到這一帶,給予女兒們她們夢里看到的相應的山,從那以后,這些山就成了各個女神的統治領地,遠野的女人們由于嫉妒和害怕也不去山上玩了。故事的內容本身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各地的風土記與這相似的故事也有,不過,這個作為東北山中的小村固有的神話傳承下來,最重要的是現在也繼續存在著。故事像記紀神話一樣,并沒有以與日本民族或天皇一家的起源有關的大規模且正統性事件作為目標,也沒有被看做歷史性的驗證的對象,正因為這樣,才形成了與當政者、支配者的歷史和文化不同層次的文化,即遠離中央的,敘述了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人們的心靈深處潛藏的文化。
《遠野物語》執筆的前后,兩邊的工作同時進行,柳田的農政學以經世濟民的思想為基礎,與此相對,如何將民間傳說的采訪順利的、趣味的呈現呢。這明顯是從政治中心的脫落,柳田先生的真意恐怕只能由意識形態強的人才能解開。我們不得不考慮柳田先生本來就有經世濟民的理想,對于文學的熱情,同時又懷有宗教的心情。有人注意到折口信夫的心底潛藏的“迢空的黑暗”,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柳田先生的心底潛藏著未知的混沌。這與他是客觀的、合理的思考者并不矛盾。神的問題從一開始就寄宿在他的心里,那個問題,對于柳田先生作為單純的農政學者并不滿意。農民也包括地方的日本的庶民全體寄宿于心的神是什么,才是柳田學問追求的根底。
四、《遠野物語》的現代意義
民俗學是指神、人和動物交流、交涉的科學。遠野物語遵循著這個定義進行展開。
第一,神和妖怪的交涉、交流。遠野有(一位喜歡馬的女兒飛升上天變為養蠶的神)各種各樣的神,人類是惡臭的,和全知全能的神或是國家神道的神不一樣。第二,與死者的交涉、交流。過了60歲的老年人會被追趕到蓮臺野,就是所謂的死者的世界。村子的共同墓地離居民家也很近。死者的世界和生者的世界很近。第三,居住在山里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涉?!吧饺恕笔窍茸【用瘢髞淼慕洜I稻作的人是“平地人”。第四,遠野有熊、狼、狐貍、兔子等野生動物,最顯著的畏懼對象是狼。
神、妖怪、死者、山人、野獸包圍著遠野的人們,與他們生活在一起。
那之后100年的歲月、日本社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經濟的高度成長,使經濟生活變得富裕,技術進步了,農村、山村、漁村都崩潰了,共同的社會也不存在了,就連對神的尊敬、對妖怪和死者的親近感、與動物的共存生活等也都沒有了。
柳田在農商務部負責農業政策。后來轉入法制局,發行了遠野故事。當時農民的生活水平很低,政府為了形成產業組合,鼓勵農民參加。但是,政府發動的對象是村里的上層農民,對工會來說最需要的是下層農民可他們卻不加入,村民之間不能互相合作的事,使柳田具有強烈的危機感。
五、結語
柳田在同一時期的論文中,記載著江戶時代的農村,有自然發生合作的組合。如果能恢復以前存在的協同合作的精神,不就能創造出制度本來的協同組合嗎?遠野物語,是表現了江戶時代的互相幫助的農民的想法的著作。如今,步入成熟社會,從事志愿活動的機會增多,沒有交往的人也能齊心協力的完成一項工作。
從遙遠的遠處傳來的遠野故事的聲音,是表達了江戶時代的生活方式的令人懷念的聲音,同時也是暗示我們今后的生活的一種聲音。
參考文獻:
[1]川田稔『柳田國男の思想史的研究』(未來社 1985年)
[2]佐藤健二『読書空間の近代方法としての柳田國男』(弘文堂1987年)
[3]後藤総一郎『柳田國男論』(恒文社1987年)
[4]佐伯有清『柳田國男と古代史』(吉川弘文館1988年)
[5]梶木剛『柳田國男の思想』(勁草書房1989年)
[6]山下紘一郎『柳田國男の皇室観』(梟社1990年)
[7]吉本隆明『柳田國男論集成』(JICC出版局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