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麗
摘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女工的隊伍結構、勞動關系及企業的利益分配機制等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女工的權益維護工作必須適應這些變化,維護女工的合法權益要堅持原則、注重實效,要全方位地保障女工在勞動、生存、發展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協調好個人與集體、群體與企業等方面的利益關系。
關鍵詞:女工;權益;勞動法
對女工實行勞動保護,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項法律制度。
為了保護婦女在勞動中的特殊權益,我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布過一些行政文件。近年來,在加強我國勞動法制的建設過程中,女工勞動保護的法律保障也受到重視。
一、維護女工權益具有深遠意義
在法律上對女工要給予特殊保護是由女工身體條件和所擔負任務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對女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有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有利于民族優秀體質的延續。由于女性身體結構和生理機能的特點,決定了對女工要給予特殊保護,例如婦女生長發育機能、生理機能(血液循環、呼吸等機能),對外界環境的反應機能(基礎代謝,對高溫、寒冷等條件的承受機能)與男子不同。婦女在一生中所遇到的經期、孕期、產期、哺育期生理機能的變化過程,也需要在勞動中給予特殊保護。女工擔負著撫養下一代的任務,有一些作業環境對婦女是有害的,例如鉛、苯、汞、磷、尼古丁等有毒物質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對嬰兒的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婦女的特殊保護,還關系到我國下一代健康體質的延續。
二、目前女工權益保護工作還存在著問題
自從國務院在1998年頒發《女工勞動保護規定》實施以來,企業女工自身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勞動權益保護逐步得到保障,但仍有企業存在著消極保護和不予保護等局面,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憂慮。其主要表現:
(一)有企業對女工的勞動保護是積極保護為主流,同時也存在著消極保護的局面
國有企業對女工的保護都有工會組織實施。工會組織是黨聯系工人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組織的存在和制度的健全,無疑促進了女工的勞動保護,特別是在貫徹執行《勞動法》等法律、法規方面都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企業對女工的勞動保護僅是一般性保護甚至是消極性的保護,這些企業只管企業的效益、報表、數字、自己的政績,而不管職工特別是女工的身體健康和勞動安全。目前,在我國國有企業中存在這些問題還帶有普遍性。由于大部分女工對《勞動法》了解的不夠,在她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只有任其自然,聽天由命,她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不強。女工中存在加班加點,勞動與工資不能掛鉤,同工不能同酬,職工培訓、社會保險僅是形式上的現象。
(二)《勞動法》等法規在宣傳、貫徹執行方面不夠徹底,致使女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
在某些特殊行業,大多數人來自城鎮待業人員或農村,她們文化層次比較低,缺乏對社會生活以及法律知識的了解,在工作中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甚至身心受到傷害時,也多是忍氣吞聲,沒有意識也沒有能力進行自我保護。目前,在我國許多企業均沒有健全建立女工勞動保護機構,也沒有建立相應的制度,盡管各地都設有婦聯會,由于婦聯會的職能限制,在女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她們有時也是束手無策。
(三)法律不健全,也使女工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嚴禁對婦女就業的歧視,然而在改革中,勞動權益首先受到沖擊是女工。女工下崗的人數偏多,而下崗后再就業的比例卻明顯偏低,有的企業女工“內退”年齡越來越低,有的企業女工剛過40歲就退休。一些部門,招收女工往往對年齡、身材、相貌等條件要求過高,重男輕女的現象在企業中普遍存在。盡管我國《勞動法》在第七章專章規定了對女工的特殊保護,在此前,國務院、勞動部也分別頒布了《女工勞動保護規定》和《女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但由于法律、法規規定的尚不盡人意,而且有些規定又滯后于社會形勢的發展,致使在保護女工合法權益方面出現漏洞,也給在女工勞動保護方面出現了“無法可依”的局面。
(四)企業女工組織建設有待加強
從目前情況看,國有企業中效益較好的企業還比較重視女工組織建設。但一些單位常以經費不足,人員緊張為由,隨意撤掉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嬰兒幼兒哺乳室等女工特殊保護設施。在大多數改制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中,女工“五期”保護形同虛設。
三、關于女工維權的建議及對策
“婦女解放”這個口號已經提了近百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婦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婦女的地位明顯地提高,《勞動法》專章提出“女工勞動保護”,有關法規也規定了女工的勞動保護,正是從解放婦女和根據婦女的身體結構的安全和健康的特點來考慮,筆者建議如下:
(一)健全組織,源頭參與,必須把維護女工權益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上
一是健全女工組織,完善工作制度。工會女工組織是女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女工的“娘家人”。只有建立健全各級工會女工組織,才能更好維護女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二是注重源頭參與,理順勞動關系。維護女工勞動權益需要制度來保證。因此,建議各企事業單位,凡制定涉及女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和文件時,都應征求工會的意見,并在程序上建立反饋制度。加大工會源頭參與力度,逐步提高參與水平,選派女工代表參加在企業制定改革方案、政策、措施的過程,女工組織要積極反映女工的意愿,把女工勞動保護有關條例及特殊保護的內容納入制度加以落實。
(二)是普及法律知識,為女工提供法律援助
一是要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廣泛深入宣傳《勞動法》、《工會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女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廣大女工法律意識和自我防患意識,使她們都能自覺地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二是要加大《勞動法》、《女工勞動保護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于那些不執行法律法規的行為應給予嚴懲嚴處。三是在女工組織中成立法律援助中心,為女工提供法律援助。
(三)是逐步完善女工勞動保護的保障體系
企業工會組織應積極配合行政部門做好女工的“五期”保護。對哺乳期女工和懷孕女工,要注意協調和解決好假期與調換工作崗位問題。要加強女工沐浴室、女工更衣室、女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等“四室”建設,以確保一線女工勞動保護落到實處。
要堅持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使職工婦女病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為女工建立起一條勞動保護健康保障線,較好地保護女工身體健康。同時,還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督促企業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各級工會女工組織要積極努力為女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尤其是通過“扶助就業”、“愛心助學”、“結對幫困”等形式,切實解決困難女工的實際問題,真正營造一個“關愛困難女工、幫助困難女工”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努力提高女工的整體素質
當前,女工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更新觀念已成為拓展女工生存空間的必要條件。工會組織要有的放矢地通過舉辦報告會、讀書征文、知識競賽等方式不斷提高女工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對女工進行科技文化業務技能培訓、心理體能培訓、崗位練兵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女工科學文化、技術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素質;要深入實施“女工素質提升工程”,幫助女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以不斷適應結構調整和市場競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京州.淺議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J].甘肅科技,2004,(6)
[2]王軼.民法原理與民法學方法[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9.
[3]董文軍.勞動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觀[J].當代法學,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