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朝
摘要:舞臺表演藝術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做為一名戲曲演員無論在舞臺上扮演角色,也無論劇本賦予他們什么樣的角色內容或角色大小,都應該通過對劇本的理解、生活的體驗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塑造人物塑造出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優秀演員要學會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體現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藝術可以使演員與角色高度統一。
中關鍵詞:戲曲演員;素質;角色;人物塑造
在戲劇文化發展日益蓬勃的今天,表演藝術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結構。戲劇演員在塑造角色的同時也在小斷地突破自己,每一次的表演中,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在這過程中演員自身與角色的融合是否融洽,考驗著每一個演員的表演素質,每一個演員在表演中都會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對于不同的角色形象能夠很好的轉變這才是一個演員好的發揮。舞臺表演藝術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豫劇還是其他各類劇種,演員們必須具備多方面的良好表演素質。 職業演員要塑造性格各異的系列形象,并使其富有征服人的魅力,不但需要扎實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還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修養,以及對生活的理解深度等。就演員創作的藝術境界而言,優秀的表演必須達到:演員與角色的統一;藝術與生活的統一;體驗與體現的統一。優秀演員要學會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體現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藝術可以使演員與角色高度統一,達到“我就是”的藝術境界。演員與角色統一的程度決定表演質量的高低。
好的表演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同時又是生活的藝術升華,使“真實”富于審美價值。我們在評價表演時也應有兩把尺子:生活的尺子和藝術的尺子。衡量時要使生活化和藝術化統一起來。我們一般所說的表演三原則(思想、生活、技巧)就體現了這一點:思想是靈魂,生活是基礎,技巧是手段。而在技巧層面又要講究生活和藝術的統一。如電影表演更趨生活化;話劇更有舞臺造型感(雕塑感);戲曲、歌劇則是在音樂、舞蹈中展開,其表演是在生活基礎上的高度藝術提升。當然我們觀眾在欣賞不同的戲劇時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期待,不會拿同樣的尺子去衡量不同的戲劇。但是,無論在哪一部戲里,讓人感到生硬(非生活化)或者蒼白(非藝術化)都是不好的。優秀的表演注重內心體驗,力求創造出真實的精神生活并通過藝術形式把它反映出來,即“動于衰而形于外"。沒有真切的體驗就不會有真實生動的體現。創造角色時演員不僅要運用整個軀體,而且要調動整個心靈,將內心體驗與形體體現完美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好演員必須具備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演員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須具備對生活、對藝術、對人與人性的比較深刻的理解能力,具備分析劇本和角色的能力,否則表演就會不準確或是流于膚淺。
演員所做的工作通常會被稱之為藝術,而藝術所做的就是塑造特定環境中的特定人格。劇目是演員對角色創造的依據。首先,在創造之前我們要接觸和了解劇木中的任務的性格和特點,從角色的外在進入角色的內心生活,在不斷的剖析和尋找角色與自我的異同點的同時,逐漸的將自我的生活情感融入到角色的生活情感中去,從熟悉角色到融入角色著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和探索。事實也是如此,演員在舞臺上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正確想象的結果。理解了,想到了,這還不夠,還必須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演員的表現力,它包括肌體、語言、心理,特別是面部及眼神。表演技巧訓練的就是演員的藝術表現力。理解力、想象力、表現力是三位一體的,對一個立志要把演員作為職業的人來說,應當十分注意這三種素質的培養。
戲劇表演中,演員就是通過戲劇中的角色來向大家展現角色的任務形象,所以在此之前演員應對角色任務有所了解,演員即是藝術形象的中心,也是藝術形象的直接體現者。演員創造角色,首先要體驗角色。有了這個體驗,演員體驗才有根據。體驗角色,首先要挖掘角色在規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掌握角色的內心活動,使角色的一言一行都有豐富的內心活動做支柱。對角色的內心活動挖掘得越深越細,演員表演的內容就越豐富,路子就越開闊,也就越容易找到外部動作。演員在體驗角色時,還要啟發演員注意掌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把握人物性格的獨特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克服一般化、表面化,塑造出個性化、典型化的人物來,有些人物的特征是很鮮明的,體驗角色,如果沒有廣闊而又深厚的生活基礎,想要進行藝術創造,好比緣木求魚,必然事與愿違。
人物的性格是在特定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形成的。生活本身的豐富多彩,決定了人的性格不可能是單一的。有獨特的、基本的一面,也會有另外一些側面。因此,演員把握角色的性格時,必須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好人不可能一切都好,壞人也不可能一切都壞。如果不注意這個問題,就容易把人物概念化。有些戲之所以把人物概念化了。英雄人物時時都是慷慨激昂,大義凜然,仿佛沒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間煙火。這就是從政治概念出發,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當然,性格的多面性不是好人身上一定要有缺點,壞人身上一定要有優點,而是要從不同的側面去把握人物性格。演員創造角色不象是文學、音樂、繪畫、雕塑那樣可以憑借其他物質材料,演員創造的材料就是他自己。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形體。演員即使角色的創造者,又是創造角色所運用的材料,還是創造出來的成品――角色。三者合于一身,因此,演員只有依靠自己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去進行創造。對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出發,設身處地地去體會、感覺角色的思想感情,有人把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為三個步驟:理解人物、體驗人物、體現人物,這實際上是和演員必須具備的三種素質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作為戲劇表演者,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將自身的表演功力發揮出來,盡可能的去塑造好每一個角色;是每一個角色都能夠真實的展現在大家的而前,能夠把觀眾帶入到當時的情境當中去,好像歷史重新出現在眼前,讓觀眾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中去。所以,作為每一位戲劇表演藝術者,我們都應該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研究,力求把自己和角色完美的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