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藝偉
摘 要: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的重點行業之一就是建筑施工安全。文章從建筑施工現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入手,淺論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關鍵詞: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安全生產
由于建筑施工的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性,所以建筑施工中應不斷完善管理,加強安全教育宣傳,力爭做到把傷亡事故降到最低。
1 施工現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目前我國建筑從業人員的勞動環境及安全狀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為:
(1)施工環境的局限性:建筑物相對固定,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設備在施工場地上交叉作業。
(2)施工環境的惡劣性:建設工程施工大多是在露天場地上完成的,烈日寒冬。
(3)施工作業的高空性:建筑物的高度不斷增加,施工工人一般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進行作業。
(4)施工安全管理的難度性:工程隊伍中人員流動性很大,從業人員中相對文化素質低的農民工占80%以上,他們缺乏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5)個體勞動保護的艱巨性:工程施工操作多為手工勞動,相對勞動強度大、勞動時間長和個體體能消耗大。
2 安全監督管理
在安全監管中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預防發生的事故。目前應用“6E”管理,即從教育、管理、技術、預防、補救、信息的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杜絕人為事故的發生。
2.1 安全教育措施
一是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即進行必要的專業技術培訓、堅持換崗教育、必須進行復工再教育。通過系列的安全教育,使操作人員具有一定安全知識及操作技能。二是安全教育還應納入安全態度、安全思想教育。通過安全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及時鏟除頭腦中不正確、不安全的知識和經驗。
2.2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生產活動中的動態管理,要特別注意及時發現隨時消除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因素。安全管理措施,在預防事故的發生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過程中應不斷的摸索新規律,總結新經驗,使安全管理不斷地上升到新的高度。
2.3 安全技術措施
在項目安全管理過程中應有相對應的項目安全技術措施方案,方案應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具備針對性、預見性。對每個工序中的危險點、危險源,提出具體防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注意把安全技術措施真正落實到每位現場生產人員。
2.4 安全預防措施
現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以預防為主線,全施工過程要實時監控,能預測生產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潛在的安全隱患提前排除。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或將事故損失和傷害降到最小程度,必要時啟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3 健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與規定
在施工前預測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和可能發生安全問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防范事故的發生。
(1)懸掛標牌和安全標志。為接受群眾監督,在施工現場的入口處設置“一圖五牌”,一圖為工程總平面布置圖,五牌分別為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及監督電話牌、安全生產規定牌、消防保衛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在場區危險源處懸掛安全標志牌,比如在可能發生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處,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2)用硬質材料將施工現場四周進行圍擋封閉,在市區內其高度規定不得低于1.8m。施工現場排水系統應暢通,按規定排放;場地內道路堅實暢通,地坪應做好硬化處理;施工設備及材料的存放應當與安全規定和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相符。
(3)施工現場的腳手架按照標準設計施工,搭設符合專項施工安全要求,并用安全網封閉。
(4)在建筑物臨邊以及工地的孔、洞、口、溝、坎、井,設置圍擋、蓋板和警示標志,夜間應設置警示燈。
(5)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應當符合臨時用電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隨意拉線接電。
(6)保護好施工現場的環境,控制污染。其生活設施應符合國家衛生有關規定要求。做到生活區與加工區、施工區的分離。
4 事故高發環節的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一定要抓住主要環節,除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和現澆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撐系統的選材及安裝應有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以外,還應注意以下安全事故高發環節的安全技術措施:
4.1 一般腳手架搭設及拆除作業
腳手架整體穩定,以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工作時必須系安全帶、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站穩把牢;在架上放置、傳遞桿件時,防止失衡閃失和滑落;盡量避免單人操作;隨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時裝設剪刀撐、連墻件及其他整體性拉結桿件;不得在架子上集中超載堆置桿件材料;搭好的腳手架的尺寸、質量和牢靠程度等都要符合設計要求;使用配件的規格、材質均應符合要求;遭遇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作業。
拆除時作業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其程序與搭設正好相反,嚴禁上下同時作業;必須在上面全部可拆桿件均已拆除以后,再進行連墻件的拆除,切記不可先松開連墻件,再拆除上部桿件;為避免作業人員誤扶、誤靠,引發事故對已松開的桿件必須及時取出、放下;分段拆除時,規定高差不大于2步,如大于2步,則要增設連墻件進行加固;對已拆下的扣件、腳手板等禁止自架上向下拋擲,應及時吊運至地面。
4.2 吊裝作業及預防高處落物傷人
吊裝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其他人員不允許在高空作業區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不允許在起重機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在吊裝作業禁區,不允許與吊裝作業無關的人員進入;吊裝作業人員隨身佩戴工具袋,所使用的工具等應放在工具袋內,不得向下拋擲;如需高處用氣割或電焊切割應采取措施,避免火花落下傷人;高處構件或設備安裝后,馬上檢查連接質量,只有在確保連接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才能拆除臨時固定工具或松鉤。
4.3 臨邊作業
臨邊作業前就應懸掛好安全警示標志;在設置防護欄桿、擋腳板的同時,掛安全立網進行封閉;外側靠近街道時,為防止施工中落物傷人,立面還應采取荊笆等硬封閉措施;注意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等疾病的人員不宜從事建筑施工高處作業活動。
4.4 基坑支護的安全技術措施
為確保基坑支護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降水均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有安全驗算結果,在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實施;正確安排好基坑支護、降水與開挖的順序;另外要控制基坑支護與降水、止水等施工質量,以確保位置正確;要控制好管涌、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的變化和地表的沉陷以及控制好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線等的沉降、位移。
安全無小事,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只有在思想上重視,制度上健全,措施上到位,檢查上認真,只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才能讓安全網全方位覆蓋,才能真正確保建筑施工的安全。
參考文獻
[1]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2.
[2]劉尊明,朱鋒.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管理[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