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陳雋
與其他國家動畫電影最大的不同,是日本的動畫電影同時影響著泛亞洲文化語境與整個全球文化語境,更加令人驚異的是,日本動畫電影成功在于較少的后現代式創新,其制勝的法寶,反而是將日本的傳統元素不厭其煩地運用于其間。同時,日本動畫電影也沒有歐美動畫電影的張力四射,日本動畫電影反而極具內斂性,這種被動與消極掩蓋著的主動與積極與日本傳統元素一樣反而更加深入人心。
一、 傳統元素運用的具象性
(一)具象性的怪力亂神
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以一種超然的姿態將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建構于靈魂感知之上,而這種靈魂感知,則巧妙地蘊含于影片中日本的傳統元素之中,借以進行具象性表達。影片開篇中的投射于榻上的金色光影,與濃濃的日式氛圍,已經為日本傳統元素的匯入架構起了一種前導式的接引。女主角宮水三葉課堂上聽到老師所講述的非日非夜的黃昏語源,則更以日本傳統元素,為本片注入了一種靈性化的異樣氣氛,同時,宮水三葉也將黃昏時世界輪廓模糊,而非人之物清晰這一黃昏逢魔契機銘記于心。眾所周知,亞洲各民族普遍崇信怪力亂神等傳統元素,而日本尤甚,事實上,這種怪力亂神也恰恰成為了許多日本動畫電影的意象基礎與靈感源泉。這部影片的高明之處,則在于并未直接硬性地揭示靈魂置換這一過程,反而是以一種模糊的技法加以多視角地詮釋。
(二)具象性的不立文字
日本動畫電影特別擅長較為隱晦地借物喻意,這種隱喻性在《你的名字。》這部動畫電影之中亦有所表現。這部影片在女主角宮水三葉與男主角立花瀧之間展開,影片看似是一段靈魂于夢中穿越,并且時空無意識交錯的類型片。但是,一旦深究這部影片的義旨,我們就能夠看到,影片中所隱喻著的以宮水三葉所代表著的傳統,與以立花瀧所代表著現代的那種隱性沖突。而作為沖突的完結,顯然所有的時空最終都歸于傳統,這也是這部影片中較多地運用了日本傳統元素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例如,影片中外祖母的織機就是一種典型的日本傳統元素,但是,這部影片之所以會引入這一傳統元素還有著更加深層的含義,那就是外祖母以織機作比,以織機上縱橫交織著的線為喻,以織作過程中的結繩與小鎮的名稱系守為具象,詮解了關于這座小鎮的傳統元素的核心——祭典的傳統形式的不立文字的意義。
(三)具象性的自然執著
誠然,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獨特的文化語境浸染,同時,不同的文化語境亦各有其不同的傳統元素。《你的名字。》這部日本動畫電影,以自然為鏡,以一種映照的具象性表達了傳統與現代迥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時,亦向異文化展現了日本傳統文化的自然與自在。[1]日本雖然是一個新興產業、新興科技、新興設計至上的民族,但日本引以自豪與無上驕傲的反而是其傳統文化中的傳統元素。日本的動畫電影中的傳統元素俯拾即是,日本的珍視、保護、踵繼傳統文化的態度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應以現代化去傳統化。日本的動畫電影更執著于且亦更加樂于將其耳熟能詳的傳統元素介紹給全世界。《你的名字。》中的各種祭典是日本民族精神的于斯凝結,影片中的外祖母對這些傳統元素的可持續詮解,也使得觀眾逐漸對影片中的日本文化傳統元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 傳統元素運用的形象性
(一)形象性的建構與解構
日本動畫電影中的傳統元素具象性顯然深受日本傳統意識中的尚美情結所驅策,這種具象性的表象最終亦凝結為以怪力亂神、巫儺樂舞、祭典儀式、節會節慶等的形象性形式。《你的名字。》這部影片隱性地建構了一種愛的內核,這種愛的內核事實上源于自我本體的一體兩面,觀眾從兩位男女主角的相貌上可能已經發現了這一奧秘,其實,男女主角的面容均為同一模型建型,因此,才會具有這種“同質化”的唯美。女主角在影片中所廣泛參與的各種傳統活動,不斷地印證了女主角對于這些傳統文化的形象性的代表性意義,與此同時,男主角也在現代文化的氛圍之中努力地試圖融入到現代社會文化之中,但卻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兩相對照,以一種更加高明的技法,既對傳統元素進行了建構,同時,又在時空的另一端對傳統元素進行了現代式的解構,而傳統元素的寶貴也由此過程得以彰顯。
(二)形象性的認同與救贖
《你的名字。》一片中類似中國民間社火形制的類能劇的演藝,就是一種在日本已經綿延了至少上千年的巫儺儀式,這種巫儺儀式的影視藝術化表現顯然為本片增添了濃重的日本傳統元素的風味,影片中之所以將能劇以較長的影視時空加以表現,顯然更是一種對傳統元素的極力彰顯。神社儀式上,無論是演員頭上的金龍蟠踞,還是演藝過程中代己、通神、口釀的“口嚼酒”,都將日本傳統元素進行了影視藝術上的弘揚。正是這種弘揚才鋪墊出了救贖的內核,這種對于全鎮民眾的救贖對于男女主角而言,可能只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救贖,而對于整個小鎮乃至于所有觀眾而言,可能就變成了一種對于心靈的拯救。事實上,在心靈碰撞上,這樣的題材整個泛亞洲區域都具有一種同質化的認同式感受。顯然,這種拯救已經突破了日本傳統元素運用的具象,從而進入到了一種日本傳統元素形象性運用與塑造階段,日本傳統元素不僅為影片帶來了陌生化表達,同時,亦為整部影片帶來了一種形諸于視覺語言的獵奇式的審美趣味擴大化的表達。[2]
(三)形象性的突破與升華
《你的名字。》不僅充分運用了鮮為人知的日本傳統元素,而且亦運用了盡人皆知卻唯有影片中男女主角不知的名字這一傳統元素。俗世中的人生初見,通常都是以互道姓名開始的,然而,這部《你的名字。》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反以不知道對方名字作為一種懸疑,并由此建構起了整部動畫電影的核心架構。可謂是將這種姓名的傳統元素運用到了極致。《你的名字。》這部影片中片名中的“名字”從來都是一種對于人類軀體的形式上的一種限定、束縛、禁錮,而這部影片,卻恰恰最充分地利用了這種傳統意義上的限定,實現了一種限定于軀體、限定于名字的靈魂意義上的對于具象性的突破,這種突破,同時也是一種形而上的對于宮水三葉和立花瀧各自自我世界界限、自我意識界限、自我靈魂界限的三位一體化的巨大突破。從這種意義而言,顯然,這部看似簡單的動畫電影,實質上已經具有了一種升騰于靈性價值之上的意象性。
三、 傳統元素運用的抽象性
(一)抽象性的內聚與內斂
日本傳統文化傳統元素的具象性與形象性,如果從更深層次的意義加以探究,那么,我們看到,其實這種具象形與形象性恰恰是源于一種內在感受,這種內在感受,顯然是研究日本動畫電影中日本傳統元素運用的重之重的關鍵。客觀而言,日本的傳統文化雖然不具備中華文明的強健性、魯棒性、超適性,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日本傳統文化卻具備一種較強的內聚性與內斂性,這種強內聚性與內斂性,使得日本傳統元素在其內聚與內斂的雙重凝煉之下,更易以其傳統元素的外延幅射傳衍出去,而這種內聚與內斂的凝煉,當然就是日本傳統元素對于動畫電影的一種抽象性反映。恰如影片在惋惜祭典內涵無從得知,流傳下來的只有形式時所言,即便是有一天文字全然消失了,傳統也不能消失,因為這是信仰于冥冥之中驅策著的一種使命。[3]
(二)抽象性的質樸與喜悅
在《你的名字。》中,當上文中的祭典言猶在耳的時候,穿越后置身夢魅以求的東京后,置換入立花瀧軀體的宮水三葉竟聽到“東京四處都像祭典樣”的話語,這種前后呼應顯然一下子就將觀眾嗖地一下,帶回了穿越前的滿滿的傳統元素的意象之中,并以這種對于傳統元素的追憶,形成了一種對于穿越后浮華都市生活的一種規訓。例如,影片中回憶一場戲中,宮水三葉母親的葬禮,同樣是一種日本傳統元素在影片中的抽象性化運用,這種運用使得日本傳統元素審美與日本傳統美學思想獲得了一并升華。影片中時間交錯一場戲中,更是將日本傳統元素運用得淋漓盡致,而以半身為象征物的口嚼酒對時間所進行的物件式連接,以日本傳統元素,為這部影片賦予了一種無法言說的質樸之美,而這種質樸之美所能給予觀眾的則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喜悅。[4]而影片中宮水三葉家鄉小鎮的那座高山上的火山湖泊,更以夢幻般的美賦予了觀眾一種“觀之如鑒”的觸碰心靈的喜悅意象。
(三)抽象性的意象性升華
如果讓我們深究日本動畫電影為何總是能夠打動人心的話,那么,我想這應該緣于日本動畫電影中的那種誕生于心靈與靈魂深處的意象吧,唯有這種意象性,方能將日本傳統元素審美,與日本傳統哲學思想一并深度融合為一種質的升華。正如影片中產靈或結靈的進入身體與靈魂連接一樣,獻給神體與靈體而重新結合的半體,其意義反而勝過整體。縱觀《你的名字。》這部影片,雖然影片的主旨是“你的名字”,但是自始至終于影片之中隱性存在著的就是宮水三葉頭上與立花瀧腕上的“紅線”,正是這條形諸于日本傳統元素的“紅線”的相牽,才使得宮水三葉的生命產生了一種,以具象性與形象性所無法表達,亦無從表現的抽象性。“紅線”即繩,影片中不斷地以哲學深度,以對比式詮釋的“結繩為結”,與“流光如流”再現結繩成結的過程,再現流動時間的意象連接,從這種意象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升華于意象之上的“結繩系守”。
結語
最能體現日本傳統文化,與日本傳統元素特質的顯然非日本的動畫電影莫屬,同時,動畫電影亦是日本最引以為傲的文化產業。《你的名字。》這部動畫電影,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日本票房規模,據悉甚至超越了好萊塢的《阿凡達》,如此輝煌的票房佳績,顯然與影片中的傳統元素不無關系。《你的名字。》一片,采取了日式傳統的三幕式架構,將靈魂置換、時空交錯、青澀愛情藝術化地交織于其間,由具象性而形象性,再由形象性而意象性地表達了諸多日本傳統元素,這些日本傳統元素為在意象升華之下,為這部影片帶來了“結繩為結”與“流光如流”的形而上的抽象性表達。同時,這部影片亦以其傳統對現代及后現代的規訓,而使得這部影片到處都恢弘著一種詩性、哲性、靈性、人性的意象升華。
參考文獻:
[1]陳雪映.淺談動畫電影中的傳統文化元素[J].電影評介,2008(18):10-11.
[2]徐黎黎.日本動畫電影與傳統元素的結合[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5(27):81-82.
[3]博日吉汗卓娜.我迷故我在[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33-35.
[4]李翠華.論美日動畫形象比較研究對中國動畫的啟示[D].南昌:南昌大學,201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