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利
依托數列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主要是指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數列主要內容是數列的概念與表示,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數,是反映自然規律的基本數學概念。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大量實際問題的分析,建立數列的概念,力求使學生在探索中掌握與數列有關的一些基本數量關系,感受數列的廣泛應用,并利用它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感受數列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具體應用。
一、基本量法解決基礎問題,理解性質簡化運算
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通項公式及前n項和公式是解決數列問題的基礎;抓住首項和公差(或公比),是解決等差(或等比)數列問題的關鍵;靈活運用等差(或公比)數列性質,如:若數列{an}是等差數列,則an=am+(n-m)d)(其中m,nN*),am+an=ap+aq(其中m,nN*,m+n=p+q)是巧解等差(或公比)數列問題的法寶;巧設未知量,是簡化運算的重要途徑,如:若三數成等差數列,設這三個數分別為a-d,a,a+d,若四個數成等差數列,設這四個數分別為a-3d,a-d,a+d,a+3d,可以大大簡化運算。等比數列問題與此類似。
[例1] 數列{an}的各項的倒數組成一個等差數列,若a3=-1,a5=+1,
求a11。
解析:設等差數列為{bn},公差為d,
bn=,基本量法求出b11,進而a11==
。
學生對數列概念的靈活運用及運算能力,一道題中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列時,審題需要特別細心,否則會出現失誤,本題中數列{an}并不是等差數列;
[例2] (1)等差數列{an}中,ap=q,aq=p,求ap+q,Sp+q;
(2)一個等差數列的前10項和為100,前100項和為10,求前110項之和。
解析:通過本題的解決,熟練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時,總結解題技能,簡化解題步驟提高運算能力,同時作為半成品記住結論。
(1)ap+q=0,Sp+q=
(2)S110=-110,特殊與一般的思想本題可以:“如果等差數列的前m項和為n,前n項和為m,那么前m+n項之和為-(m+n)。
二、自始至終貫徹“數列作為一種特殊函數”的思想
函數思想貫穿于高中數學的始終。在其他必修內容中出現的函數基本上是連續函數,本模塊中的數列為學生提供了離散函數模型,將等差數列、等比數列與一次函數、指數函數聯系起來,有助于加深對一次函數、指數函數的認識。同時,教學中要通過列表、圖象、通項公式表示數列,把數列融于函數之中,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函數思想的理解水平。
[案例]已知函數f(x)=(x-1)2,數列{an}是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數列{bn}是公比為q(q∈R且q≠1)的等比數列,若a1=f(d-1),a3=f(d+1),b1=f(q-1),b3=f(q+1)。
(1)求數列{an}、{bn}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cn}對任意自然數n都有an+1=成立,
求c1+c3+c5+…+c2n-1的值;
(3)比較與的大小。
解:(1){an}為等差,公差為da3-a1=(d+1-1)2-(d-2)2=2d=2
{bn}為等比,公比為q ==
q2q=1(舍)q=3
∴an=2n-2 bn=3n-1
(2)由已知,cn滿足2n=++…+
-2(n-1)=++…++
∴2= ∴cn=2·3n-1 ∴c1+c3+…+
c2n-1=
(3)∵
∴當n=1時“=”;當n≥2時,猜“>”
又∵
∴只需證“n≥2”時,3n>2n+1
(數學歸納法或者二項式定理)
三、要把數列視為反映自然規律的基本數學模型
通過發掘了日常生活中大量實際問題,比如三角形數、正方形數、存款利息、出租車收費、校園網問題、謝賓斯基三角形、斐波那契數列、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商場計算機銷售問題、九連環的智力游戲、購房中的數學等,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列是反映現實生活的重要數學工具,體會數學是來源于現實生活并應用于現實生活的, 要強調在具體問題情境中,發現數列的關系,既突出問題意識,也有助于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從而提高運用數列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某市政府投入資金進行環境治理,并以此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據市財政規劃,本年度投入800萬元,以后每年投入比上年減少,本年度本市旅
游業收入估計400萬元,由于環境治理項目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預計今后每年旅游業收入會比上年增加。(1)分
別寫出n年內環境治理總投入和旅游業總收入的表達式;(2)至少經過幾年旅游業的總收入才能超過環境治理總投入。
解析:(1)分別設n年內環境治理總投入和旅游業總收入為an,bn,建立數學模型是兩個等比數列的和,{an}首項800,
公比的前n項和;{bn}首項400,公比
的前n項和。an=4000-4000,bn=
1600-1600。
(2)設至少經過n年旅游業的總收入才能超過環境治理總投入,即bn-an>0解得n≥5.即至少經過5年旅游業的總收入才能超過環境治理總投入。
四、重視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強調基礎性、綜合型、應用性、創新性
由于數列處在知識交匯點的地位,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較為豐富,注意從函數的觀點去看數列,在這種整體的、動態的觀點之下使數列的一些性質顯現得更加清楚,某些問題也能得到更好的解決,方程或方程組的思想也是體現得較為充分的,不少的數學問題均屬這種模式。觀察、歸納、猜想、證明等思想方法的組合運用在數列這章里得到了充分展示。為學生了解它們各自的作用、相互間的關系并進行初步運用提供了條件。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在內容上是完全平行的,包括:定義、性質(等差還是等比)、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兩個數的等差(等比)中項,具體問題里成等差(等比)數列的三個數的設法等。因此在學習時可采用類比方法,以便于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案例]設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如下:
則下列命題正確的序號為
(1) 當{an}為等差數列時,an=
;
(2) 數列的通項公式可能為an=
;
(3)當數列{an}滿足時,an=(n=1,
2,…,9)時,a10=;
(4)當數列{an}滿足P(≤k)=k2ak
(k=1,2,…,10)時,an=。
解析:(1)由于{an}為等差數列性質a5+a6=.正確。
(2)由于an=∈(0,1),
且,因此正確。
(3)當數列{an}滿足an=1-S9=1-
=。
(4)由于及a1+a2+a3+…+an-1=(n-1)2
an-1及a1+a2+a3+…+an=n2an
上述兩個式子相減,得到an=n2an-(n-1)2an-1,n=2,3,…,10
整理可得,n=2,3,…,
10迭乘得。
有由于a1+a2+…+a10=1,從而an=
。
(作者單位:北京四中)
責任編輯:肖佳曉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