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沈陽師范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新訓練項目“蘇門詞人的詞學論爭及詞史意義”(201610166200151);沈陽師范大學大學生科學研究基金A類項目“論常州詞派對周邦彥詞評價的演變”(W2016026)。
摘 要:文學史和文學批評主要是針對具體的文學現象加以總結;文學理論是給予上述二者正確的文學觀念的指導。文學史是梳理出文學發展的脈絡,豐富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理論的應用從新的文學現象中汲取新的理論,豐富和發展文學理論。概括地說,文學史在文藝學中是基礎性地位,文學理論的核心地位,文學批評是“中介者”地位。
關鍵詞:文藝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史
作者簡介:曲晟暢(1995-),男,遼寧大連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生,研究方向:宋代詞學。
[中圖分類號]:I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5-0-01
文藝學在新時期面臨著發展上的諸多問題,有必要對于文藝學的內部組成及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思考,為的是從文藝學對于其內部組成部分的作用發現文藝學的價值,并從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向上追溯文藝學的價值。
一、文學理論的核心地位
文藝學就是以文學藝術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那么它必然會研究文學作品。將文學作品總結之后,論述其發展歷程,這就形成了文學史。在文學史形成之后,就會針對文學史,總結文學發展的某些規律,形成一定關于文學的理論,也就是文學理論;而在當理論形成之后,批評的主體按照一定的理論思想和批評標準,對文學現象進行發現、鑒別、闡釋、判斷等理性活動,這就是文學批評。而在進行文學批評的活動時,又會形成一定的理論來豐富文學理論。
由于文學史的獨立,文藝學狹義的就是指文藝理論和文學批評。文學理論與文學史和文學批評所研究的對象相同,即是文學現象。但是其研究方法不同于文學史與文學批評。作為學科的劃分,文學理論雖然已經獨立出來,但是其與其他學科卻有些極為重要的聯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哲學,這也是他的研究方法和自身特點不同于文學史和文學批評之處,便是它更強調于用哲學的觀念作為指導,從宏觀的、理論的高度闡釋文學的特質與規律。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學習文學理論時,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便是“文學是什么”,這一問題就猶如哲學的世界觀一樣,是文藝學的“世界觀”,也就是文學觀。
文學理論是來自于文學史與文學批評,而文學理論的作用便是指導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的進行,這也是文藝學的價值與意義所在。作為研究文學的學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于文學發展的歷程的編寫以及對諸多文學現象進行一定的批評,應該形成一定的關于文學的理論,這也是文藝學所存在的價值,也是文藝學的應有之義,這也決定了文藝學在新的時期不能也不應該被淡化、遺忘,甚至不應該消失,也表明了文學理論的核心地位。
二、文學史的“基礎性”地位
對文學史中所蘊含的三個主要的組成部分:作品,作家生平,時代背景。這三部分梳理出來后,文學史對于文藝學的意義也同樣明朗了。我們需要從文學史中,歸納總結出文學的發展、文學史內部的規律,形成和豐富發展文學理論。達到一種以史為鑒、啟示后人的作用,它是文學理論的基礎,也是文藝學的基礎。這種基礎性地位,從文藝學的學科大角度進行觀察,文學史是從歷史的視角,以對于文學過往發展的情況為審查對象,以直觀的、最接近文學發展過程的位置對文學現象予以審查。而我們從文學史的角度向上進行追溯,我們可以看到文學史和文藝學之間所聯系的紐帶——文學史觀。正是有了文學史觀,才能將文藝學的理論與對文學現象進行總結的活動聯系起來,從而完成理論對于實踐的指導性作用。對于新的文學現象是否應該納入到文學史當中,這也受一定的文學史觀左右,即文學理論對于文學史編纂的指導作用。
三、文學批評的“中介者”地位
“批評”一詞并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認為的帶有否定評價之意,而是一種有條理、理性的“評論”。在明清的文學理論與批評活動中更將“批評”理解為“批點評注”,這樣理解更加趨近于其本意。文學批評與文學史一樣,是針對文學思潮、作家、作品、文學運動等文學現象作為研究評論的對象,文學批評更是社會批評與美學批評的統一。
文學批評的意義是多樣的。首先就是幫助作者總結寫作經驗,像磨刀石一樣對于作家進行“歷練”,“引導他到什么去處”。其次便是針對“作者—作品—讀者”的第三環節中——“讀者”這一環節進行指導,幫助其理解作品思想和藝術價值,提高讀者的鑒賞能力和藝術品位,引導文藝消費趨向。再次,便是對于文學和社會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
如果從文藝學的學科的角度進行觀察,文學批評直接應用于文學現象,尤其是新的文學現象進行批評,其范圍大于文學史所涵蓋的內容,并且不必像文學史一樣形成文學的發展脈絡。如果從文學批評的角度向上追溯和文藝學的關系,那么文學批評和文藝學之間也有一種“觀”的關系,即文學批評觀。對于文學現象的價值和意義的評定,最直接就體現出文學批評觀的重要作用,也能直接體現出文學理論對于文學批評的作用。我們之所以將文學批評定義為“中介者”的地位,也是由于文學批評最終也要形成一定的文學理論來豐富發展文學理論,不然單純的對文學現象進行批評,那就過于簡單化,也局限了文學批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顧祖釗.《文學原理新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2]王確.《文學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王一川.《文學理論》(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亞里斯多德、賀拉斯,《詩學·詩藝》,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