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彤
從1981年7月師范畢業至今,李偉臣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初見他時,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笑吟吟的眼神和他為人師表的沉穩與謙和,讓人備感親切。三十多年來,他始終有一股子拼勁兒,為了內心深處那個揮之不去的夢想—成為一名特級教師。
躊躇滿志誓云 因禍得福近科學
師范畢業前夕,聽了全縣唯一一名特級教師孫少輔老師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報告,他心潮澎湃。在班級討論會上,他認真地說出了自己要做特級教師的夢想,卻引發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爱敃r,我并不覺得做特級教師的夢想有多么不切實際,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點樣子讓大
家看!”
1981年8月,躊躇滿志的他被分配到密云縣深山區里的一所小學擔任四年級班主任。在這個20多人的班級里,近一半的學生是留級生,困難重重。他卻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向校長保證,一定要大幅度提高這個班的成績。
正式開學后,他近似瘋狂地投入備課、教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離家遠,交通不便,他節假日也不回家。原以為有付出就有回報,可殘酷的現實卻不留情面,一次次地將他的夢想撞碎。面對堅決不給自己重新再來機會的校長,他只得遺憾地離開了那所小學。
1982年8月,他帶著破碎的夢想來到另一所山區小學。學校的李校長并沒有在意他較為失敗的經歷,反而大膽地想委以重任。但是,各種復雜的原因,使他最終從主科教師變成兼任勞動、體育、常識、自然等多門課程的科任教師。從那時起,他塵封起自己的夢想,以一種雪恥的心態傾情投入全新的教學工作中。自然課是一門從四年級起開設的新課程,他很喜歡。當時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會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更不會想到科學教育會成為他此后30多年甘心奉獻的事業。被塵封的夢想其實也一直在心頭,等待著綻放的
那天。
“筆芯”情節永難忘 絕知此事要躬行
36年足夠一個人經歷許多難忘的事,可對李偉臣而言,最難忘是一段有關圓珠筆芯的對話。
1982年10月,他剛開始教自然課不久,縣里的教研員穆祥勤老師要來聽課。為給穆老師留個好印象,他特意請李校長幫忙,從附近中學借來了燒瓶和玻璃管,照著教材上的路子,傾盡全力把《熱脹冷縮》一課上完了。
剛上完課,穆老師就快步走到講臺邊:“你怎么不讓學生也親自實驗一下?。俊?/p>
“沒有器材,我做實驗的器材還是校長給借的?!彼詭卣f。
“教材上的實驗不是很簡單嗎?”
“可沒找到玻璃管?!?/p>
“你可以用圓珠筆芯代替玻璃管啊,看這是什么?”穆老師隨手從粉筆盒中拿出了一支空圓珠筆芯。他的臉“騰”地一下紅了。摸了摸自己發燙的臉頰,他低下頭陷入了沉思。
穆老師的話仿佛一記重錘敲在了他的心上,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實驗。說干就干,他從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自制標本教具歷程。從簡單的昆蟲標本,到工藝復雜的可活動的機械模型,他都憑著一雙手搗鼓了出來。他甚至捕蛇為孩子們提供近距離觀察蛇的機會??粗?,他靈光一現,為什么不能把它做成標本呢?不需要復雜的東西,拿起罐頭瓶和二鍋頭,一件標本就此誕生。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辨認星座,他決定先補充自己的知識。他專門跑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天文普及年歷》,又覺得是紙上談兵,于是又每晚跑到操場上辨別星座,日日如此。正值隆冬,夜晚冷風呼嘯,吹不熄他的熱情。“雖然冷,可一想到孩子們能學好天文,心中就只有溫暖?!苯毯⒆觽儠r,他一邊手指天空描畫,一邊輕聲講著關于星座的趣聞。是他,將課堂與學生帶進了大自然,讓山區的孩子動手“做科學”成為可能??粗⒆觽兣d奮的表情和閃著光亮的求知眼神,他的眼睛瞇成一條縫,嘴角微微上揚。
三十多年后,當年那些孩子早已長大成人。再見時提到自己給他們留下的最深印象,竟不約而同地談到捕蛇做標本與看星星。他欣慰地笑了:“往事正像品味或甘冽、或酸苦的白酒一樣,愈久愈醇啊。”
沉淀十年磨一劍 不鑄成就誓不休
教小學科學課并不要求十分高深的知識,但李偉臣每次做課前,仍舊會把初高中的教材拿來看一遍,甚至還到網上找論文。做課題研究永遠都是一根筋,追求完美,不斷推敲,不改個幾十遍誓不罷休,失敗了再推倒重來。從1994年開始,所有北京市的評優課,他只有兩次沒有獲得一等獎。翻出那些證書,卻只有那本“持之以恒獎”的封面被摸得有些掉色。他最喜歡的就是這個,這讓他始終不忘自己是個自然科學老師和成為特級教師的夢想。他有一條只有八個字的座右銘:虛心,求實,多思,創新。八字箴言,飽含深意,從這八字中,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幾十年。
肩扛重擔不覺倦 力促團結眾行遠
這些年,曾有許多升為行政人員的機會,李偉臣都一一婉拒。他的心已經交給了自然科學。他覺得,肩上既然已經挑起了這個擔子,就一定要讓密云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得以提升。
1992年,在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下,他被調到密云縣教師進修學校做自然教研員。面對角色的轉換,即使沒有適應,他還是一門心思投入課程的研究上?!拔矣X得教研員一定要民主,要和老師平等相處,”談起這個,他的語氣中多了一絲嚴肅,“為了創新,要分享智慧,互相輔助,獨行快,眾行遠?!狈彩怯性u優講課的機會,都公平競爭,但無論是誰選上了,整個團隊都要上,共同完成這個任務,團結精神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合作中逐漸培養出來。他從不獨吞得到的獎勵,反而喜歡換一個角度與大家分享,比如管個盒飯、付征文錢。“這會讓老師們感受到我的心意,同時對于他們也是一種激勵,他們會更喜歡動腦筋、出點子,這個團隊才會變得更好?!本瓦@樣,他帶出了一支很強的隊伍,足跡遍布祖國,聲名遠播。
擦汗拭淚幾十載 蒼天不負有心人
在李偉臣的帶領下,教師團隊越做越好,他心中塵封了28年的特級教師夢也在逐漸復蘇。他開始著手梳理過去的經歷,認真做申報特級教師的各項準備工作。然而,命運卻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他被告知沒能被推薦到市級參評。“這一次的打擊讓我有些難以接受,”他苦笑了一下,搖搖頭說,“但最后還是下定決心,做特級教師是心中的夢想,我不能就這么遺憾地停止,一定要在做好工作的同時走好這條路,而且我始終堅信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p>
此后,他更加努力,加上他特有的創新思想與實干精神,使他獲得了許多成就。2016年7月,特級教師夢終圓。36年,酸甜苦辣盡在心頭,他不禁感嘆“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拔业某晒涷炓膊皇翘貏e多,主要就是眼明、腦活、嘴甜、手巧、腿勤?!币苍S,更是那無畏荊棘的勇氣,更是那始終如一的堅持,使他最終敲開了特級教師的
大門。
36年的追夢路上,他從未停歇,他一直是一位老師,三尺講臺,小而精致的教具,為孩子們砌起了走向科學殿堂的階梯;他一直是一位行人,用瓶瓶罐罐拼成了鋪路的磚瓦,背著行囊,拍下沿途的風景,深深地刻在心中。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他用自己的雙手描繪出自己的未來;不懼嘲諷,埋頭科研,他用自己的頭腦想出一個個創新的好點子。丁尼生曾言:“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我們不就是生活在夢想中的嗎?”李偉臣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句話。
“我相信堅持終將成就夢想,所以我完成了我的夢想?!蔽磥砝罾蠋煹穆?,也將熠熠閃光。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