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要】 目的 研究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泌尿系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15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 均接受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 以術后病理學檢查為金標準。對比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結果 X線檢查出132例泌尿系結石患者, 診斷符合率為88.00%;超聲診斷出泌尿系結石134例, 診斷符合率為89.33%, 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的診斷符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診斷在診斷腎結石上的符合率(93.33%)高于X線檢查(66.67%), 在診斷膀胱結石上的符合率(75.00%)低于X線檢查(9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泌尿系結石的診斷中, 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的符合率均較高, 各具優勢, 在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檢查方法, 聯合使用兩種檢查方法診斷泌尿系結石可促進診斷符合率的提高。
【關鍵詞】 泌尿系結石;超聲診斷;X線檢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22
泌尿系結石可在腎、膀胱、尿道以及輸尿管的任何部位出現, 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在泌尿系結石中最為常見[1]。泌尿系結石的高發年齡段為25~40歲[2], 以劇烈腰痛、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排尿困難、血尿等為主要臨床表現[3]。泌尿系結石發病突然, 應及時進行早期診斷和快速有效的治療。本文旨在研究X線檢查和超聲診斷泌尿系結石的效果, 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結石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90例, 女60例, 年齡20~80歲, 平均年齡(38.96±10.35)歲。
1. 2 檢查方法
1. 2. 1 X線檢查 檢查儀器為加拿大idc-FH1600X線數字化影像攝影機, 安排患者進行清腸, 使用X線掃描腹部, 拍攝腹部正側位片。泌尿系結石診斷標準:腹部平片顯示腎臟區、輸尿管區域以及膀胱區存在高密度影, 經逆行性尿路造影檢查或靜脈腎盂造影發現造影劑在高密度影處充盈缺損或突然中斷。
1. 2. 2 超聲診斷 檢查設備為西門子S-2000型彩超機, 在檢查前指導患者多飲水使膀胱充盈, 在患者的膀胱充盈后使用頻率為3.5 MHz的探頭進行超聲診斷。檢查部位依次為雙腎、膀胱、輸尿管, 同時按照俯臥位、側臥位、仰臥位的體位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 將檢測部位充分暴露, 從多個角度(橫向、縱向以及斜面)進行檢查, 對腎、輸尿管等部位是否存在積水、結石進行了解, 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輸尿管擴張或其他泌尿系合并癥, 若影像圖中顯示強回聲光團以及后方伴聲影, 則表明存在結石, 保存典型切面凍結圖像, 便于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泌尿系結石患者經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的診斷結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后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 15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中包括30例腎結石, 40例膀胱結石, 65例輸尿管結石, 15例尿道結石。X線檢查出132例泌尿系結石患者, 診斷符合率為88.00%;超聲診斷出泌尿系結石134例, 診斷符合率為89.33%, 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的診斷符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法的腎結石、膀胱結石診斷符合率相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泌尿系結石的形成為流行病學因素、尿液因素等有關, 受年齡、性別、飲食成份和結構、社會經濟地位、代謝和異常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會形成上尿路結石, 減少尿中晶體形成。尿液中結石晶體的鹽類物質處于飽和狀態會使對其抑制物分泌進行阻止, 使晶體沉積在引流較差的部位, 進而導致泌尿系結石。在臨床中, 男性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高于女性, 泌尿系結石所帶來的疼痛、尿急、尿頻等臨床癥狀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4], 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 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因此盡早診斷和治療泌尿系結石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X線診斷是醫院用來診斷疾病的常用檢查方法, X線診斷能夠對結石的存在位置、結石的形態大小、特點以及結石與周圍組織結構的關系進行準確的判斷, 是泌尿系統疾病診斷中的重要診斷方式。超聲診斷(ultrasonic diagnosis)是將超聲檢測技術應用于人體, 通過測量了解生理或組織結構的數據和形態, 診斷疾病并提示的一種檢查手段。超聲診斷具有無創無痛、方便直觀、經濟等優點[5], 超聲診斷能夠準確判斷腎臟、膀胱、輸尿管以及尿道內是否存在結石, 在臨床診斷泌尿系結石中廣泛應用。
在本次研究中, X線檢查和超聲診斷的總診斷符合率相比較差異較小, 在比較腎結石和膀胱結石的診斷符合率上存在差別, 經過分析原因如下:①在顯示直徑超過1 mm的單發性結石上超聲診斷的效果明顯, 但不能將直徑小且散落的結石清楚的顯示出來, 特別是在診斷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方面的難度更大, 因此, 在超聲診斷不能明確判斷疑似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者時應結合X線檢查, 降低漏診率。②鈣鹽是泌尿系結石的主要組成成分, X線下可清晰的顯示此類結石, 但不能很好地顯現尿酸性結石, 需補充X線靜脈尿路造影檢查, 提高診斷準確率。③受患者肥胖、腎臟大小出現改變、腹腔內鈣化、腸道內氣體干擾、結石與骨骼相重疊、腎積水以及鄰近組織出現病變等情況影響, X線無法良好的顯現結石。④X線是一種電磁波, 在進行X線檢查時對人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放射損害, 因此X線檢查的人群存在局限性, 處于妊娠期、哺乳期、患兒以及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均不宜進行X線檢查。⑤復雜性泌尿系結石的疼痛癥狀無特異性, 一般是在體檢時發現腎積水才進行診斷, 超聲診斷在診斷腎積水疾病上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經濟以及準確性高等優勢。
X線檢查在診斷密度較高以及直徑>5 mm的結石準確性較高, 可通過反復攝片對比分析X線平片, 確定結石的具體情況。超聲診斷能夠準確判斷陽性結石和陰性結石, 將腎積水程度、結石及梗阻位置、結石大小及形態等情況清楚的顯示在二維彩色圖像中, 根據泌尿系結石的超聲圖像特點(強回聲、后方伴有聲影以及移動性)準確判斷是否存在結石。
綜上所述, 在診斷泌尿系結石中, X線檢查與超聲診斷各具優勢, 為達到提高臨床診斷準確性的目的, 應結合使用這兩種檢查手段, 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 劉磊.泌尿系結石超聲診斷與X線檢查的對比研究.中國醫學工程, 2011, 19(12):106-107.
[2] 汪西寧.泌尿系統結石超聲診斷的臨床分析.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2):109.
[3] 韓宏萍.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泌尿系統結石在臨床上的應用.中國傷殘醫學, 2014, 22(5):161-162.
[4] 劉玉琴.淺談超聲診斷輸尿管結石的體會.基層醫學論壇, 2015, 19(14):1939-1940.
[5] 常玉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泌尿系結石86例分析.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11):107-108.
[收稿日期: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