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
摘 要:任務型閱讀是閱讀理解中的非選擇性題型。該題型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概括歸納的能力,是對學生使用英語能力的更高層面的挑戰。但是相對來說,任務型閱讀在初中課堂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呈現落后的態勢。為了提高學生任務型閱讀的分值,教師需要積極地探索和研究任務型閱讀的技巧。主要針對平時英語教學現狀,對任務型閱讀教學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任務型閱讀;練習;指導
任務型閱讀是近年來常州初中閱讀的新題型,主要以表格形式呈現問題,每空一詞,側重語篇分析,剖析文章的“脈絡”,即文章的結構或者框架。任務型閱讀不僅考查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更著重考的是語篇分析能力。它旨在考查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分析、理解乃至歸納的能力,是對學生使用英語能力的更高層面的挑戰。
縱觀近幾年九年級各級各類考試,發現公辦學校的考生在主觀性閱讀部分得分率偏低,令廣大畢業班師生很頭疼。我雖然從事九年級英語教學多年,但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誤區、盲點。
回首近幾年的常州市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閱讀材料難度整體適中,材料后的題目設計難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學生在實際做題過程中經常會犯一些錯誤,導致不必要的失分。并且大多數考生得分率偏低,嚴重影響到優秀率。因此,我認為非常有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解題技巧。下面我來談談自己在這部分教學中所采取的策略。
一、抓基礎知識,夯實基礎知識
做好該種題型,學生必須要有扎實的功底,也就是基礎必須好。基礎好了才有準確解題的能力,否則相當于空中建樓閣。沒有好的基礎,即使練千篇萬篇主觀閱讀題也不會有大的進步。所以,平時教學中我注重打好學生的基礎,讓學生熟練掌握各個知識點的用法,并有意識地出一些同義句轉換題給他們練習。
二、精選題目,多練習
我們在做任務型閱讀題時要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閱讀材料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信心,逐步提高學生的成就感,進而培養學生對任務型閱讀題型的興趣和能力。實施評講教學前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我會預先做一遍,從不隨便抄個答案上課堂,對怎么實施教學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學有所得。講完一遍閱讀后,讓學生及時反思、總結,反思錯誤原因,重要注意點寫在表格旁邊,用熒光筆標注。必要時幫學生總結一下各類歸納概括詞,有助于學生迅速、準確地得出各種歸納性考題的答案。
三、方法指導
將方法滲透于日常教學中,讓學生逐漸掌握方法,形成解題習慣、策略。
1.心理疏導
讓學生做到耐心、細心,克服緊張情緒,過分緊張不利于解題,沒必要自己嚇唬自己。即使害怕,也要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文章過長,要讓學生耐心、靜心地去閱讀。
2.認真審題
解決任務型閱讀題,最好讓學生先觀察表格,利用表格梳理出文章結構,利用一些信息理清文章脈絡,明確任務,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研究表格時,注意表格前的小標題,它通常是段落和表格的主題句,有助于理解全文。通過閱讀標題和表格里的信息,可迅速了解表格的結構,同時也可縮小信息范圍,確定考查內容。
3.把握題目考查方向
主觀性閱讀題題型主要有兩種:細節題和歸納題。對于細節題,需要先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讀文,縮小范圍,確定細節。至于歸納題,是對全文或段落的歸納,難度相對來說較大。我是這樣教學生的:要考查的五個單詞一般包括原文單詞、轉換單詞、歸納單詞三類。一般情況下,所填五個單詞中,至少有一個是原文單詞,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動的一句話中摳了一個單詞。轉換單詞其實就是細節題,首先根據表格里含空格的句子,正確定位所要填的單詞在具體某小節里,再仔細閱讀該小節,將范圍縮短到幾句話甚至一句話,到這個程度其實就是同義詞改寫了,譬如:詞形轉化、詞性轉化、時態轉化、主動轉成被動,甚至轉成反義形式。而段落性歸納詞則主要考查考生的綜合總結能力。我總是引導學生認真研究歸納題的橫向或縱向欄目中提供的細節,再回到相應文中的小節閱讀,歸納出段落大意,再回到表格中看題。全文性歸納詞要根據表格的結構,抓住文章整體結構來解題,通常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會出現關鍵性語句。
4.通觀全文,復讀檢查
注意單詞是否拼錯,語法上是否有錯誤。譬如,名詞需考慮是否可數,動詞是否作為謂語動詞,所填單詞的形式在語法上是否與同一橫縱欄目保持一致,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總之,主觀性閱讀這種學習及應用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把握任務型閱讀的特點與策略,進行充分的訓練,認真分析和總結。除了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訓練以外,還應加強知識鏈接,在語言知識的聯系上下工夫。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解決任務型閱讀題目的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的水平。
參考資料:
張愛華.牛津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策略談[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