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和教育理論的發展,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有著很多的整合,也在整合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探討在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問題;對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在《綱要》發布之后,我國各級教育部門、教育學者、一線教師積極進行了關于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研究。在理論上,對諸多國外有關課程整合的理論和著作作了多方面的翻譯,也對我國實施信息化課程整合綜合化改革提出了建議。在實踐上,有部分省市地區及個別學校開展了綜合課程的改革實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都進行了整合,并滲透到了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指以計算機應用為載體,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網絡、軟件等手段將多種信息,如聲音、視頻、圖像等呈現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點。將信息技術和其他課程進行的整合,可以極大地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接受知識。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讓我們的教學從微觀到宏觀,從虛擬到現實,培養了學生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的能力。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鮮活。因而也成為廣大教師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式。
一、實際應用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不足
有些教師認為所謂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上課用多媒體教學,把學生要學習的知識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將多媒體教學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概念混為一談。其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源于西方的課程整合概念,就是通過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結合包括總體課程設置、各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評價系統等。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融為一體,用整體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認識和研究教育過程中各種教育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
2.課程整合的范圍過于狹窄
由于學科知識的限制,現階段課程整合的范圍局限于本學科的知識,沒有涉及其他的學科范圍。部分教師的不透徹理解,在許多學科背景出身的教師的意識中,整合的課程與分科的課程是相對立的,這種意識窄化了課程整合的概念。只注重了課程的縱向聯系而忽視了高中階段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整合就是將不同的知識部分連接成一個整體或將不同的部分納入到整體中。因此,整合首先以部分為基礎,沒有部分也就沒有整合。實際上,所有的課程整合形式,都離不開各個基礎的學科,但是也不能僅限于單個學科,要打破學科知識的界線。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理清整合課程與分科課程的關系,明白整合課程與分化課程是相互補充、相互包含的關系,包容并濟。
3.課程整合跨度過大,偏離實際
在課程的整合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整合偏離了實際教學的進度,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困惑。由于整合課程常常不能按照教師用書上的活動方案去開展教學活動,沒有現成的案例可以使用,需要教師去構思、去創設。但是在構思創設的過程中,如何具體地去實施每一個環節,用什么樣的形式、方法,如何使整合的知識能達到“無縫鏈接”,都還存在問題。目前,很多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時,通常只是把搜索到的網頁資源提供給學生,把大量素材羅列在一起,至于這些素材是否適當,是否符合實際情況不做更多研究,大部分學生獲得的都是無層次、不系統、針對性差的素材資源,出現了與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要求不太相符的現象。
4.課程整合實施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為學習的主動者。當確認學習目標后,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手段來完成學習目標。但是對解決復雜的問題或者難度比較高的課程時,教師往往不能夠信任學生,對學生提出的方法、設想等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或者不給學生演示的時間等,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又變回了教師的一言堂。阻礙了學生探索新的知識和發展新的技能。
二、避免出現問題的策略
雖然在信息技術的整合過程中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信息技術的課程整合是時代教育發展的方向。要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深刻認識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意義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是現代課程改革的根本問題之一,也是我國目前正在實驗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的重點內容。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的關鍵,也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學科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也有利于學生治學態度的培養。教學中,教師要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現的思維定式,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中來,全面提高基礎教育教學質量。
2.全面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整合能力
教師處理教材時要以本學科的知識為主,盡可能吸收其他學科相關知識素材或背景進行整合,把它們作為教學資源的生成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中各要素要整體協調、相互滲透,從而達到聚積效應,獲得更好的效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從小處做起,從點滴做起,需要方方面面的長久的、共同的努力。教師既要勇于創新探索,又要總結經驗教訓,既要學習信息技術,又要熟練使用信息技術。教師要有更高的素質,對教材的處理、學生的特點、教法的變革要能準確把握。要積極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的最后目標是使各個部分分立的課程能產生的影響糾結在一起,構成了有機體似的境界,讓學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這句話點明了課程整合的意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讓我們面對問題,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