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運
信息技術教學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注重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促使我們加速從傳統教學觀念中蛻變。本次初中信息技術“一師一課”教學競賽活動充分展現了我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同時也體現出了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的問題,尤其在新課程透視新的教育理念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新體系的構建與創新。
一、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三維目標演變促使教學理念更新
信息技術課標要求從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出發,構建理念新穎、結構合理、內容適當、切實可行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新體系。從原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已提升演變為“思維與觀念、問題與情境、知識與技能”新三維目標。由此可以看出,原課標從注重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底層知識基礎;通過具體的操作來培養,并經過反復地實踐和訓練達到技能層次;進一步讓學生從感受到內化的感知中形成更高層次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新的信息技術三維目標則從新的高度重塑了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同樣形成三維目標的遞進關系,由注重知識演變為重視學生個性思維與主體發展,尤其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批判性思維是評價、探索和發展活動中最基本、最富有創造性的思維形式,是引導學生提出并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從而由思維的改變促進觀念的轉變。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營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環境無疑顯得很重要。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從對問題的驚訝開始。”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師生互動正是營造這一學習環境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信息技術教學問題情境是教師在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的敢想、敢問的課堂氛圍。創設問題情境要根據每節教學內容不同而靈活處理,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使問題情境生活化,結合創設動畫、游戲、問答等使情境教學活動化,把學生引到問題情境中來,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也能讓問題情境合作化,從而動腦筋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喚醒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保持對學習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促進學生全面地獲取信息技術知識,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在本次教學競賽中,《圖層樣式》與《引導層動畫》兩節課運用了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對于問題的創設做了一定的思考。
作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還必須關注行為與創新在教學中的達成,積極鼓勵學生突破自我,發展創新。在課堂活動中展現個人魅力,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突破傳統思維,實現個性化的全面發展。
二、科學應用“學習與評價系統”網絡平臺,讓教學活動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是課前應用信息技術“學習與評價系統”網絡平臺做好教學設計、分層導學、學科融合、微視頻、教學評價、課堂檢測等內容,做好充分的預設,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得心應手。這些都必須要教師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學框架的科學搭設、五環節教學法的靈活應用等,尤其是教材的科學處理,決定著教學活動是否高效開展。
二是教學要重過程、輕評價,力求把教學內容落實到位,并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評價不是最終目的,而應是促進學生愛學、樂學的一種手段。同時評價要讓學生回到解決問題的層面上來,讓學生認識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從評價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要給學生有一個二次學習的時間與機會。
三是科學應用平臺中的課堂檢測。課堂檢測也是很好的檢測教學效果的一個方面,可以通過學生完成檢測來發現問題,及時補救,讓知識點得到落實。從本次六節競賽課來看,信息技術“學習與評價系統”學習平臺應用還不夠充分,同時學科融合也不夠深。
三、收放自如,靈活把控教學過程
教學的精彩源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精細與科學把控。往往忽略一個環節或是一個小的問題,就會讓課堂顯得不夠完美。
一是課堂導入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情境創設要活潑、新穎有趣,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要注意學生的思維和關注點,設置問題要靈活,要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要與教學內容相關聯,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后面的自主學習中去。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首要任務是找準切入點,讓學生盡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實現這一點不僅需要在課前教學設計中精心策劃教學策略,還需要在課堂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智地調整、使用教學策略。
二是在學生實踐中教師要巡視課堂,掌控每位學生,但是碰到學生有問題時,不要馬上去告訴學生,個性的問題可讓學生幫助學生,可通過教師的點撥完成,碰到共性的問題可組織學生一起討論,或描述提示,千萬不能馬上切屏集體講解。往往問題的存在正是引導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時機。
三是教學內容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設置分層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是學習方式要多采用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幫助、自主嘗試等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的方式。
五是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時要采用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勇者不懼,通過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愉。
六是需要探究的問題也不是人人都能完成的,但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重在分層探究,再分層展示,強調個人、小組甚至班級的探究與討論,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信息技術的教學探究應時時存在于我們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新三維目標給信息技術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教學實踐逐步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構建,同時在建構中不斷創新新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