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初中英語教學包括詞匯教學、語法教學、文化教學等多個方面,對于學生來說,每一個方面都是極其重要的。在當今社會中,對于英語教學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教學質量上,而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在各方面教學的基礎上來實現的。原型范疇理論是認知語言學提出的重要觀點,而原型是人們對世界進行范疇化的認知參照點,所有概念的建立都是以原型為中心。本文旨在探索原型范疇理論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找到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的學習途徑,并且在教學時能夠根據該理論進行教學。根據此理論與英語教學的結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短時記憶,改善他們的語言輸入與輸出,而且還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從詞匯、語法、文化教學三個方面,分析了原型范疇理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意義。
一、原型范疇理論在詞匯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的詞匯教學主要是通過簡單的讀音、音標、講解來實現對詞匯的解讀,而教師講授單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所以大部分教師會只講授教材中出現的單詞,而沒有絲毫的拓展,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且教師把每個單詞都平等對待,沒有側重點,導致學生在學習和記憶這些單詞的時候不明白哪些單詞需要重點記憶、哪些單詞只需聽懂即可,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記憶單詞的負擔。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使用原型范疇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澄清和區分不同詞語之間的關系。它有利于我們把握各種意義和用法的詞匯。例如,我們可以使用原型范疇理論來解釋一詞多義的現象。
Take the word“train”as an example,its basic meaning is a railway engine pulling a number of cars or trucks, taking people and good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hen it takes the verbal form, it means teaching a person or an animal the skills for a particular job or activity. Therefore, the word “train” is a prototype, the forms of nouns, transitive verbs and intransitive motion belong to the category.
原型范疇理論從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的程度出發,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詞匯習得與詞匯記憶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原型范疇理論的應用。
二、原型范疇理論在語法中的應用
原型范疇理論是認知語言學的基礎,為語言研究和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語法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在兩種語言習得的過程中,語法是學習者最困難的部分。一方面,語法規則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有一些學習者有自己的記憶規則;另一方面,我們的語法教學大部分都用在語法上,操練也比較機械,所以學生對語法知識不能很好地掌握及運用。而原型通常具有顯著的認知意義和易學性,在教學過程中,原型往往是第一個也是最容易獲得的部分。所以,首先讓學生了解原型理論,利用可視化和描述性的對象對英語語法進行深度剖析,所得到的闡釋會打破傳統語法的局限性,同時也會給英語語法帶來新的啟示。
三、原型范疇理論在文化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通常重視語法教學而忽視了文化傳播。現在大多數學校沒有設置與文化知識相關的專業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養成學習文化背景知識的習慣。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這些不同的文化導致語言規則及用法的不同。
Lets take“dog”as an example.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the“dog” is not distinguished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countries, but the meaning of “dog” in these two cultures are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In China, this word commonly means pejorative. It always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person as aversion. But a person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view, the meaning of dog is different from us. They think the 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s; the dogs are loyal and reliable. So in English it often contains good meanings, such as: “Love me, love my dog” and “a lucky dog”.
這段話中,“狗”為原型,以這個原型為范疇化的認知參照點,這個詞導致不同的含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意義。所以,一種文化標準與規范只有在特殊條件下才有自己的解釋,它不能從另一種文化中描述,否則會導致文化交流的失敗。
英語學習中的原型范疇理論易于掌握,將這一理論運用到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英語,掌握詞匯、語法和文化,對學生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有幫助。語言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教師來說,他們把原型范疇理論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如果這個理論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記憶效果。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使學生形成合適的學習方法。同時,在原型范疇理論指導下,教師應加強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范疇理論作為語言學領域內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對語言的學習和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盡管該理論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如范疇的邊界較模糊難以確定,由于在范疇化過程中受主觀性和文化語境的影響,有些范疇的原型難以確定等,但它的確為語義范疇以及人類認知語言學提供了可行性的解釋。目前應用該理論來解決語言學習以及教學上的問題的學者有很多,但對于原型范疇理論如何應用于教學仍然有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