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民
摘 要:眾所周知,中學時期的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日常教學中,閱讀能力滲透在課本的各個篇目中。在平時考試甚至中考里,閱讀理解更是占據很大的比重及分數,涵蓋記敘文閱讀理解、議論文閱讀理解、說明文閱讀理解等等,而學生在考場上才思泉涌的精彩作文篇目也得益于平時的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此可見,閱讀能力的養成對中學語文時期的學習的必要性。然而,我在調查中發現,許多一線的中學老師不懂得如何正確幫助學生養成該能力,提高初中生的閱讀水平。所以,從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學生興趣的培養,自主語文學習能力的養成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但愿能夠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勉。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氣氛;自學能力;教學方法
一、閱讀教學的空間建設——自主學習氛圍
科學研究表明,環境對一個人有著潛移默化、深遠長久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快速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不被外界的環境所干擾,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建議一線的中學語文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全面貫徹落實最新的初中語文課程實驗標準的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要摒棄舊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多開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出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探究和挖掘,從而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氣氛。還要注意的是每個學生都是天使,智商并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因為學生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這樣才更有助于自主學習氛圍的形成。
第二,班級作為一個整體,整體的風氣十分重要,一線的中學語文教師要注意班風的建設,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平等、互幫互助的班級氣氛,讓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來自這個整體的溫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互幫互助小組,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去幫助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這樣既能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回顧基礎知識,還能夠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純潔的友誼,感受到來自班級的溫情,從而使班級濃濃的自主學習風氣得以形成。
二、閱讀教學的靈魂建設——學習興趣的培養
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時,首先要強化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對閱讀的熱情,這樣學生才會更有動力去學習,才會在下課的時間里去探究挖掘。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熱愛,老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給學生解讀一些趣味性的閱讀理解,或是一些探索性極強的閱讀理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的建設,如課文情景劇表演比賽等方式,培養興趣。
三、閱讀教學的建設關鍵——自學行為的養成
大多數學生在閱讀理解的答題中遭遇“滑鐵盧”,主要是因為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未掌握正確的閱讀技能和方法。因此,中學語文老師要為學生做好自主學習的表率。首先,老師們可以先教會學生如何去預習,比如:先把課文讀三遍,描寫的好的句子用波浪線在下方標注,不懂的句子要事先標注,自己先對課后的習題進行解答,用鉛筆寫在題目下方。這樣具體的預習措施一步步傳授給學生的效果要好過只是口頭簡單地交代學生“今天的語文作業是預習好下一課”。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幾個有價值的經典題目,或親自教會學生分析閱讀理解題目的方法。最后,再給學生布置一些類似的例題,讓學生課后去解答,鞏固課堂的教學內容,并讓學生在量的積累中實現巨大的進步,從而讓學生發現自身的薄弱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四、閱讀教學的擴展建設——讀課外書
眾所周知,要想在語文考試的作文寫作上取得高分,寫作過程一氣呵成,才思泉涌,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強化對文章的閱讀,拓寬閱讀面。教師可以通過在班級建立讀書角,讓學生自己帶一本書放在書架上,以相互交流。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文筆優美、思想深刻的書目讓學生閱讀,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拓寬閱讀面,強化閱讀訓練,還可以為學生的書面表達累積寫作材料,提升習作中的語句優美程度,改善原來語句蒼白的狀況,提高卷面成績。
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中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老師們要想提高卷面成績,就要從學習氣氛的營造、興趣的培養、行為的養成、閱讀面的拓寬等等多個角度出發,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01.
[2]陳向明.在行動中學作質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02.
[3]陳桂生.到中小學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動研究”的嘗試[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