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群才
摘 要:中小學體育以運動作為基本手段,以娛樂身心和增進健康為最終目的,展現了學生強盛的生命力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與此同時,文化體育以尊重人的尊嚴、以尋求人的生命本質為基礎的思想理念,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體育不僅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文化體育;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概述
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含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生活技能及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的教育。素質教育開展的主要目標為重視學生人格的教育,發展學生的素質,使每一名學生具有更自主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綜合性發展與培養。
二、中小學素質教育中體育教育的作用
1.體育與德育
在中小學教育中,體育作為一個重要的課程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綜合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體育與德育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德智皆寄予體,無體則無德智。”這句話真切反映出體育在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對中小學生進行體育教育,除鍛煉身體素質之外,還能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中小學體育教育基本以集體活動形式開展,并廣泛利用比賽與游戲等手段,在規則上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發揮出個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發揮集體合作的力量,同時還要遵守所定的規則要求。這樣不但可以確保體育活動能夠順利地開展,還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與崇高的道德品質。若在體育教育中對這些規則與形式能夠善于利用,對學生開展集體主義與規則意識等教育,能夠對學生服從組織、團結協作、尊重對手及遵守紀律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養成文明有禮、謙虛誠實的道德行為與作風。
2.體育與智育
哈佛大學的加德納教授曾提出了智力多元化理論,該理論應用在體育教育中為促進學生的體力與智力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上的依據。從智力多元化理論對體育這門學科所帶來的啟示上看,體育教育可以對學生智力培養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別是對學生身體的動覺智力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原因是身體的動覺智力于多元智力當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智力多元化理論把智力細分成語言智力、數理智力、空間智力、自省智力、交往智力及動覺智力,其中的動覺智力便是人類所有智力活動中最為關鍵的核心所在。在中小學教育中開展體育教育為開發學生的智力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也是一種提高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研究證明,人類智力的發展需要建立于大腦這個物質基礎上,人類智力水平和大腦物質結構及其功能狀況具有密切聯系,而體育運動可以確保大腦的能源物質和氧氣得到充分供應,促進神經細胞的發育,從而提高大腦細胞活動的靈活性與均衡性,加強皮層細胞的活動強度及綜合能力,從而為智力的開發創造良好的條件。由此可見,中小學的體育教育對學生智力的開發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促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對策
1.加強制度上的改革和創新
中小學體育教育納入素質教育中的關鍵是制度上的改革和創新,人事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以及考試評價制度的合理性決定著教育觀念與行為的科學性,所以,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加強制度上的改革和創新,因此建立起有助于素質教育順利實施的教育機制非常重要。對于認知制度改革和創新,比如公開選拔或者競爭上崗等可以篩選出更為優秀的教師;對于管理制度改革和創新,可以在科學合理的制度指導下,讓教師擁有一定的權利,比如在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及考試范圍的選擇上擁有一定自主權,可以讓教師在教育上更具自主性與創造性,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在教育制度與考試評價制度上改革和創新,及時摒棄以往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釋放學生天性,讓教師與學生都能夠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聰明與才智,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為素質教育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2.壯大素質教育的教師團隊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小學體育實施素質教育成功與否關鍵在于一線體育教師的教育實踐,因此,建設一支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體育教師隊伍,是中小學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為此,必須根據素質教育的需要,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為重點,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是增強體育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教師要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切實轉變教育思想與觀念,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二是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教師師德的修養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的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三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尤其是現代教育理論方面的知識素養;四是加大職后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曉季.素質教育研究觀點綜述[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版),2015.
[2]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