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滿
摘 要:小學畢業生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基于數學學科的重要性,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計劃和審查,使小學畢業班的學生能夠順利把握數學復習階段。復習應從簡單的地方開始,然后慢慢地增加練習的難度,每個級別必須相互融合,使學生學習的知識變得更加合理、全面和系統化,形成一個完善的復習系統,最后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并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畢業班;數學復習;有效性探討
對于數學課堂的教學,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并能靈活應用,在考試中獲得良好的效果,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是每個教師的愿望。為了提高小學畢業班數學復習教學的有效性,有必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從多個角度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多層次的教學計劃將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更加注重系統地、全面地使學生掌握教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就如何提高小學畢業班復習效率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1.數學知識點分散,方法單一
在小學畢業班數學復習過程中,目前教師最慣用的復習方法是做試卷、講試卷,做練習、講練習等方法,目的就是在做題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其間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進行強化訓練。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可行的,這種做題的教學方式是有成效的,但相對來說,題海戰術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數學知識點會比較分散,缺乏一個系統的復習過程,如同樣的知識點,可能在每一張試卷上都曾出現過,那么就會造成在復習過程中,知識點的零散,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缺乏整體性,很可能出現一個知識點反復做了好多遍,而有些知識點可能就從來都沒有接觸過。
2.課堂設計模式過時
學生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不認為復習和日常上課有什么區別,難以打起上課的精神,課下就更不愿意去復習了。
3.學生基礎層次模糊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很難顧及到每個學生,學習好一些的學生覺得重新復習無趣味,而學困生又感覺復習起來難上加難。
二,提高數學復習數學有效性的策略
在復習過程中部分學生非常認真,但成效并不顯著,究其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得當。做事情需要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提高復習的效率。不適當的學習方法不僅浪費學生和教師的時間,而且成績不見提高,付出和收獲不成比例。
1.確定合理的復習目標
小學教師在數學復習的課程中,必須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復習主要是整理出所學知識,在梳理中找出一些缺點或漏洞,然后做出適當的補充和改進。因此,復習需要我們在學的扎實的地方進行改進,薄弱的地方要學會彌補。學生處在心理過渡階段,老師的要求應該是適當的,要求太低,學生沒有收獲,要求太高,學生的信心容易受挫。
2.收集錯誤的主題,收集以前的試卷中容易出錯的題,加深研究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出現的錯題,采取適當的措施,使學生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能害怕學生犯錯,用簡單、任意的態度,甚至“錯誤的”字眼,妨礙學生進一步探索的腳步。讓學生把日常收集的問題制作成一本書,用醒目的顏色標記自己錯誤的地方,寫錯了的原因和正確的答案,平時打開看看,大大減少了犯同樣錯誤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習自然就會提高。
3.布置作業要層次化
小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顯著差異。在進行畢業班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差異。布置作業層次化是針對學生學習差異的主要方法。教師在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仔細研究后,清除每個人的數學盲點和錯誤。然后給每個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要求。布置作業是為了提高每個學生的學業成績。如果一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則為他們再選擇一個新的知識。
4.樹形象標桿,調整復習策略
“示例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評價成果的方法,為學生設置榜樣,讓他們彼此學習。學生自己做標桿可以刺激同伴競爭的心理,教師再適當地輔導或指導,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畢業生進行評審,學生可以設置一個評審小組,這樣他們之間就可以促進學習交流。建立獎勵制度,對學生們公認進步突出的學生要給予一定數量的物質獎勵,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畢業班復習階段,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課程教學進行合理安排。數學復習教學的發展應該基于學生。一方面,教師需要做好備課,抓住知識點,以知識的不同側重點,設計教學練習;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把復習的權利轉交給學生,重點鍛煉學生的能力,讓數學復習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史新得.淺談小學畢業班數學復習教學[N].漢中日報,2012-01-05.
[2]周幫平.提升小學畢業班數學復習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