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張泉
(1.江蘇省蘇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 江蘇蘇州 215100;2.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中學 山東臨沂 276005)
8周力量訓練對青少年男運動員平衡能力的影響①
張彬1張泉2
(1.江蘇省蘇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 江蘇蘇州 215100;2.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中學 山東臨沂 276005)
目的 探討力量訓練對青少年動態和靜態平衡能力的影響。方法 將30名青少年男運動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訓練內容包括:深蹲,膝關節伸肌練習,提踵,弓箭步以及卷腹練習,每周4次,共計8周。練習開始負荷使用12RM,以后每周負荷增加5%,每次練習課30min。使用星型平衡測試(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在八個方向(前、左側前、右側前、左側、右側、左側后、右側后及后側)評估動態平衡,和單腳閉眼站立測試靜態平衡。數據結果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 8周練習后,實驗組SEBT測試結果、單腳閉眼站立測試結果有明顯提高,SEBT測試、單腳閉眼站立測試雙側差異減小。結論 力量訓練可以減小雙側的平衡差異,同時提高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 星型平衡測試 單腳閉眼站立
平衡能力是指抵抗破壞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處于穩定狀態的能力。人的所有運動可以說幾乎都是在維持身體平衡的狀態下進行的,尤其是大肌肉的活動,更需要有較好的平衡能力才能勝任。平衡能力作為身體素質指標來評定競技技能水平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已經受到競技和體質健康研究人員的廣泛重視。因此,探討改善平衡能力的措施就很有必要了。
1.1 研究對象
該文選取30名年輕男運動員,沒有任何下肢損傷,前庭問題,視覺問題,自愿參加該研究(見表1)。
1.2 研究方法
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訓練內容包括:深蹲,膝關節伸肌練習,提踵,弓箭步以及卷腹練習。練習開始負荷使用12RM,以后每周負荷增加5%,每次練習課30min,每周4次,共計8周。使用星型平衡測試(SEBT)在八個方向(前、左側前、右側前、左側、右側、左側后、右側后及后側)評估動態平衡,和單腳閉眼站立測試靜態平衡。數據結果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SEBT測試結果的變化
8周練習后,實驗組SEBT測試結果有明顯提高(%),前(3.1)、左側前(3.5)、右側前(2.9)、左側(5.0)、右側(5.3)、左側后(5.1)、右側后(5.0)及后側(3.6)(見圖1)。
表1 測試對象基礎信息()

表1 測試對象基礎信息()
實驗對象 年齡 體重 身高30 16±1.5 62.8±3.6 171.4±2.6
2.2 SEBT測試雙側差異的變化
8周聯系后,實驗組SEBT測試雙側差異明顯減小(%),前(7.09)、左側前(13.17)、右側前(16.32)、左側(11.96)、右側(1.85)、左側后(7.72)、右側后(5.81)及后側(8.91)(見圖2)。

圖1 練習前后比較

圖2 8周后練習組雙側差異變化

圖3 8周后單腳閉眼站立時間(秒)變化

圖4 8周后單腳閉眼站立測試雙側差異變化
2.3 單腳閉眼站立結果變化
8周練習后,實驗組單腳閉眼站立測試結果提高了4.17s(見圖3)。
2.4 單腳閉眼站立雙側差異的變化
8周練習后,實驗組單腳閉眼站立測試結果雙側差異減小了6.51% (見圖4)。
3.1 平衡能力的變化
從圖1、圖3可以看出,8周的練習后,實驗組SEBT測試和單腳閉眼站立測試結果均有提高,表明實驗組的動態平衡能力、靜態平衡能力均有提高。與該文結果相似,史祝梅[1]在研究核心穩定性訓練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響中,發現訓練后訓練組左腿支撐正前方、外側后方、外側方(前)、外側方(后)、正后方星狀平衡測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訓練組右腿支撐正前方、內側前方、內側后方、外側方(前)、外側方(后)、正后方星狀平衡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觀察有氧健身操鍛煉對女性單足站立平衡能力影響的36周實驗中[2],經過4次測試,結果顯示:有氧健身操組(實驗組)在第18周和第30周的測試中,閉眼平衡時間比對照時間增加了2.81~9.47s,睜眼平衡時間比對照組增加了2.12~18.67s,表示有氧健身操可以改善機體的平衡能力。兩組受試者分別接受16周的太極拳練習和快走練習[3],每周5次,每次1h,受試者每周測試一次平衡能力,結果發現太極拳組(TC) TIME-SLO/SLC從第4周顯著性增加,而快走組(BW)從第8周顯著性增加,表明太極拳[4]和快走練習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屈萍[5]認為通過8周的核心訓練,能顯著提高優秀蹼泳運動員的前庭覺、視覺、軀體感覺、肌肉力量、中樞神經系統的調控、抗外部干擾、行動的敏捷等之間的協調能力,從而提高了機體的平衡穩定能力。而這些通過練習提高平衡能力的原因[6],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練習增加了下肢的力量;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練習增強了對下肢神經肌肉的控制,各肌群收縮更為協調,從而提高了機體的平衡穩定能力。
3.2 雙側差異的變化
從圖2、圖4可以看出,8周的練習后,實驗組SEBT測試和單腳閉眼站立測試雙側差異均有減小。一般情況下,慣用側的肌肉力量大于非慣用側,姚波[7]等人的研究表明老年人下肢伸膝肌力對平衡能力有影響,肌力差者平衡功能也差。Kang[8]SH認為通過8周的訓練,可以減小舉重運動員的雙側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差異。而這種雙側差異的減小,從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平衡能力的提高。
8周的力量練習后,可以使動態、靜態平衡能力雙側差異減小,動態、靜態平衡能力提高。因此,通過針對性的練習,可以緩解因年齡的增大而引起的平衡能力的下降,以及改善因生活習慣而引起的平衡能力差。
[1]史祝梅,周君華.核心穩定性訓練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32):3819-3822.
[2]王洪,王珍武,姜媛媛.有氧健身操鍛煉對女性單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4,23(3):311-312.
[3]孫威,毛德偉,逄峰,等.太極拳和快走練習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2(5):75-80.
[4]龐丹丹.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靜態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
[5]屈萍.星形偏移平衡測試在評價優秀蹼泳運動員核心訓練效果中的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9):74-78.
[6]Mohammadi V,Alizadeh M,Gaieni A.The Effects of six weeks strength exercises on static and dynamic balance of young male athlet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1):247-250.
[7]姚波,金建明,霍文璟,等.老年人下肢伸膝肌力對平衡功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6,28(7):466-468.
[8]Kang SH,Kim CW,Kim YI,Kim KB,Lee SS,Shin KO. Alterations of Muscular Strength and Left and Right Limb Balance in Weightlifters after an 8-week Balance Training Program[J].J Phys Ther Sci,2013,25(7):895-900.
G8
A
2095-2813(2017)05(b)-00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53
張彬(1982—),男,漢,江蘇蘇州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體能康復。
張泉(1981—),男,漢,山東臨沂人,碩士,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體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