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鑫 尹博 趙婷婷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119)
全民健身熱潮下中老年人毽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以朔州市朔城區為例
曹文鑫 尹博 趙婷婷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119)
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的毽球運動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毽球運動在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開展的主要因素,進而促進毽球在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中更好的發展與推廣,滿足廣大中老年人強身健體和休閑娛樂交往的需要。闡明中老年人參與毽球運動的價值性和重要性,期待在未來中老年人體質健康發展方面探尋合適的途徑。
毽球運動 現狀調查 中老年人
踢毽子在中國是一項流傳較廣運動項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1]。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毽球運動比較容易適應,靈活性強,而且場地、器材簡單,運動時間和運動量根據自己意愿決定[2-5]。毽球作為一種具有濃厚的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具有強身健體,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該文正是著眼與此,了解并調查毽球在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中開展的狀態和問題,積極的促進毽球的發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朔城區的飛馬廣場,花卉廣場,平朔公園、七里河公園等幾個主要廣場、公園以及一些社區空地等作為調查點,選擇在這些地方參加毽球運動的中老年人作為研究目標。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圖書館查閱有關毽球書籍和文獻資料,相關期刊以及網絡材料等資料。上網搜索朔州市朔城區近幾年的毽球運動動態和相關信息,為該論文的研究內容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對朔州市朔城區毽球運動參與者設計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對毽球愛好者進行調查。通過對朔州市朔城區毽球運動的中老年人發放問卷,共發放245份,回收231份問卷,回收率94%,有效問卷220份,有效率95%。

表1 朔城區中老年人參與毽球運動的動機(n=220)

表2 朔城區中老年每次參加毽球運動時間狀況(n=220)
1.2.3 訪談法
根據該選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走訪朔州市朔城區各個廣場參與毽球運動的中老年人,以及一些對毽球感興趣的人員,與他們進行認真細致的交談并記錄結果。
綜上所述,通過對病毒性肝炎患者展開血常規及生化檢驗,可對其血細胞功能及生化水平進行充分掌握,從而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數據,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2.1 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參與毽球運動的動機
表1可得,每個人參與毽球運動的動機都不一,其強身健體人數占總人數48%,其大部分人覺得毽球有健身功能,一部分中老年人比較注重晚年的生活狀況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滋味,以此通過毽球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活文化需求,24%是因為感興趣和受他人朋友之邀而選擇了毽球運動。
2.2 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參加毽球運動的時間、次數
表2可得,運動時間在15~30min的人數為106人,占總人數的48%;時間在15min以下的參與者,大多因為工作忙,或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他們的鍛煉時間減少,占總人數的36%;時間在30min以上的人員多是毽球運動愛好者,他們以修心養性、娛樂、健身的目的。
表3可得,參加毽球運動的中老年人每周練習毽球的的次數多

表3 朔城區參與毽球運動中老年人每周練習次數(n=220)

表4 朔城區毽球運動練習者生理方面的改善(n=220)
為2~4次,參加人數占總人數的43%,每周參與毽球運動1~2次的人多數是和朋友和陌生人一起練習,4次以上的多數是對毽球運動感興趣的人。
2.3 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在參加毽球運動后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善
從表4可知,通過毽球鍛煉體質增強的占30%,腸胃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的占32%, 減少多余脂肪占20%。70%的練習者在通過鍛煉后感覺心胸開闊,心情愉快。
3.1 結論
(1)朔州市朔城區中老年人的參與毽球運動的意識薄弱,在宣傳力度方面還不夠強。參加毽球運動的時間和次數比較適中,他們更多為的是健身娛樂修心養性,對毽球運動的熱愛程度一般,因此還有較大的毽球理論推廣空間。
(2)朔州市朔城區毽球運動沒有專門的組織管理,沒有專業指導老師對其進行指導,此項目的健身效果不是太理想,并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毽球運動的的推廣和發展。中老年人參加毽球運動后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在生理方面,他們體質得到增強,腸胃功能得到了改善,在心理方面,他們參加毽球運動后他們的心情更加舒暢。
3.2 建議
(1)政府媒體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他們的毽球運動意識,通過各大媒體多平臺宣傳毽球運動。并且舉辦毽球比賽,讓更多的人們去了解毽球運動,加大設施投資力度,是解決毽球運動在朔州市朔城區推廣發展的一個基本問題[6-7]。為老年人了解毽球運動,有關部門應制定專門的群眾性毽球運動競賽計劃,通過比賽提高對毽球運動動作的了解以此提高活動者練習毽球動作技術的規范和熱情。
(2)朔州市朔城區毽球運動缺少專家指導,在健身鍛煉的時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規范性等特點,使得毽球運動的健身效果不太理想,所以相關部門一定要開展毽球專業指導員的培訓工作,切實推動毽球運動良好的推廣[9-10]。
[1]高章寧.當前毽球運動的發展趨勢[J].湖北體育科技,1995,2 (6):23-25
[2]王方雨.宜春市毽球運動開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0,32(8):141-142.
[3]周春太.對丹東市區開展群眾性毽球運動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4]張軍,龍明,主編.毽球運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楊麗華.大同市城區毽球運動的開展現狀與探析[J].運動, 2010,12(16):119-132.
[6]楊斌.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本質功能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8):53-54.
[7]郭海峰.洛陽市群眾毽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8(1):52-53.
[8]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9]孫弘,李琴.一項深受大眾歡迎的健身運動——毽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4):28-30.
[10]謝成超,王曉芳,白海峰.上海地區毽球運動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遼寧體育科技,2005,12(5):30-35.
G849.9
A
2095-2813(2017)05(b)-020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