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珍,王力,苑慶瑞
(1.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2.空軍航空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定向越野訓練中的實驗研究
張朝珍1,王力1,苑慶瑞2
(1.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2.空軍航空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實戰化訓練對很多軍事基礎課目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到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定向越野訓練水平,使之適應實戰化訓練的要求成為定向越野訓練最應該關注的問題。在定向越野訓練中引入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通過教學實驗將其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對比,結果顯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定向越野訓練中能有效發揮學員學習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更加有效地促進學員成績的提高,增強遠期教學效果。
定向越野;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訓練應用
定向越野是軍事地形學課目的重要內容,是依靠地圖、指北針及其他輔助設備,綜合運用按道路行進和按方位角行進等技術的運動,是地面部(分)隊機動、訓練、完成戰斗與基礎保障任務,奪取有利戰機的一個重要方法[1]。定向越野作為軍事基礎課目內容,它既需要一些基本技能作為自身訓練的支撐,同時這些技能也是其訓練的目標,其訓練的過程既是運用各種技能完成任務的過程,更是在完成任務中對知識技能消化和加深理解的過程。然而,傳統的教學訓練方法過多強調“寬理論、淺實踐”,對于學以致用、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定向越野實踐能力等關鍵目標要素重視不夠,已經很難滿足信息化條件下實戰化訓練的基本要求。如何找到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定向越野訓練水平,使之適應實戰化訓練的要求成為定向越野訓練的重要關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理論基礎上,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新型教學方法,它具有以任務為明線、以培養學員的知識與技能為暗線,以教師為引導、學員為主體的教學特征,其教學過程蘊含著知、情、意、行四個相互聯系的要素,為充分發揮學員學習訓練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了條件[2]。筆者以定向越野為教學內容,通過教學實驗將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教學效果進行對比總。
1.1 研究對象
該教學實驗選取某軍校2014級步兵指揮專業2個班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教材采用《軍事地形學》(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兩組為同一教員任教,教學時間相同,且在學員不知情的前提下做教學實驗,期間不對學員做任何暗示。實驗前對可能影響到實驗結果的相關數據進行調查,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員基礎體能五項調查結果(合格數)
由表1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學員的基礎體能五項測試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通過調查得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定向越野基礎、對定向越野的興趣等方面并沒有顯著性差異,不會對接下來的教學實驗評估產生影響。
1.2 實驗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圖1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教學流程圖
實驗組學員的理論課和實踐課都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圖1),在具體教學操作過程中,教員提前一周對學員進行相應學習理論的教育,向學員介紹任務驅動式教學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使學生盡快了解新型教學方法。對照組學員先通過多媒體講授法進行理論教學,然后再安排實踐課,在現地采用“教員強調要點—學員現地找點—教員打分評價”的三段式現地實踐傳統方法(圖2)。
1.2.2 教學考核與評價
課程結束后,對兩個班的教學效果進行課終考試,作為第一次評價;學期末,在不提前告知的情況下,再對兩個班學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期末考核,對比兩種不同教學法的遠期教學效果,作為第二次評價。兩次考核中,給予難易程度一致的理論考試和實踐課考試,將理論課成績的30%與實踐課成績的70%進行匯總,記為綜合成績。并對兩個班發放問卷調查表80份,全部回收,以了解兩個班學員的學習目標、學習興趣、自主性學習及綜合能力等。

圖2 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圖
1.2.3 數據分析
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組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
2.1 結果
2.1.1 考試成績比較

表2 實驗班和對照班兩次考核成績對照
由表2得知,經過兩次考核的綜合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實驗班學員的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班,且實驗班在遠期教學中的優勢更為突出。
2.2.2 教學效果比較
表3中,學習興趣表示學員認可“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參與度表示認可“課堂內容的學員自主性、參與度得以提高”,自主學習表示認可“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高”,溝通協作表示認可“組織、溝通、協作能力得以提升”,解決問題表示認可“執行任務的動手能力得以提升”,理解應用表示認可“有利于知識的記憶保持、理解和應用”。由表3得知,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定向越野教學后,實驗班學生對定向越野的學習興趣、溝通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提高明顯高于對照班學生。側面反映了,一旦學員對定向越野運動產生興趣,就會從傳統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發展,極大的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

表3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員對兩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評價
2.2 分析
2.2.1 提高了教學效果
由表2、3可見,實驗組的理論和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也較對照組有了很大的提高。定向越野與其他軍事基礎課目類似,它需要通過訓練,達到增強越野跑能力、使用指北針定向能力、判讀地貌地物能力、選擇行進路線能力、戰術運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等目標要求。完成這些目標要求的過程恰恰像是去完成一個個“任務”。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強調知識與任務相結合,其結合方式建立在“任務”基礎之上,是一種強調以“任務”為主線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更注重“任務驅動、強調實踐”,與軍事基礎課目實戰化訓練中“以任務為牽引”的訓練要求十分契合。其“做中學”教學理論貫穿于整個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環節之中,諸如教學過程、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等等,都以“做中學”為基礎。在定向越野訓練中引入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對提高定向越野教學效果有著顯著促進作用。
2.2.2 提高了學員的綜合素質
由表2、3可見,實驗組學員綜合素質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傳統教學方法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僅是采取重復學習的方法且實踐深入程度不夠,學員接受知識較為被動,僅是“學會”而不是“會學”。軍事基礎課目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員成為積極自主的學習者,充分提高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在未來的崗位中能夠獨立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而不是簡單地、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表2與表3的數據結果顯示,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充分鍛煉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程度地調動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為學員發展才能創造機會。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實施的整個教學過程,不僅是學員掌握知識和學會技能的過程,也是培養學員學習興趣、溝通能力、協作意識等綜合素質的過程。尤其是在準備、實踐、總結等學習環節中,學員在明確任務目標后,共同討論,集思廣益,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逐一討論,并積極給出解決辦法,大家在齊心協力圍繞中心任務開展活動中,培養了團隊意識,提高了團隊的協作能力與創造能力,大大增強了學員的綜合素質。
2.2.3 提高了教員的教學水平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主線、教員為組織與引導、學員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學員的綜合素質。但相比于傳統模式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卻對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運用,不僅要求教員具有較高的理論功底,還要求教員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不僅要求教員對所教授課程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還要求教員具有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實戰化訓練內容的能力,合理引導與設置任務,準確分析與評價任務。因此,教員在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僅要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等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還要結合學員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合理設計任務,預測學員在訓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準備好應對方法和策略,把任務情景、自主學習、協作探究和交流評價等環節進行系統的設計與反復的演習。這對任課教員而言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種挑戰,需要教師在課上和課下做大量的籌備工作。因此,教員需要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掌握新的教育教學技術,提升教學能力和組織指導能力,并在教學實踐中,與時俱進,大膽創新,避免教學理論與部隊需求脫節,從而提高實戰化教學水平。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定向越野訓練中能有效發揮學員學習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員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促進學員的自信心和創造力,更加有效地促進學員成績的提高,增強遠期教學效果。且實驗表明,實踐性與創造性較強的實踐課成績提高的幅度更為明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定向越野訓練中的應用研究也可為其他軍事基礎課目教學及科研提供參考,但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定向越野教學中的運用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在教學設計、課堂控制、考核辦法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1] 王光遠,魏軍民.識圖用圖指南[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3.
[2] 卜玲芝.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3] 王康.澳軍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及對我軍外訓教學的啟示[J].軍事訓練研究,2009(3).
[4] 齊家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體育院系輪滑普修課彎道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Orienteering Training
ZHANG Chao-zhen1,WANG Li1, YUAN Qing-rui2
(1.Th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enan 45000;2.Aviation P.E Dept. of Air Force Aviatio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China)
The combat training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a lot of military subject teaching. That how to find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raise the level of orienteering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bat training become an important focus of orienteering training. The author introduced in orienteering training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rienteering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practice, cultivate students′ team wor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promot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nd creativity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forward teaching effect.
orienteering;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2016-10-26
張朝珍,(1985—),男,河南商丘人,助教。研究方向:軍事體育。
G826
A
1671-1300(2017)01-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