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臣
(上蔡縣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阿托伐他汀鈣聯合纈沙坦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GHRP及Hcy水平的影響
王德臣
(上蔡縣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鈣聯合纈沙坦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生長激素釋放肽(GH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上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0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纈沙坦治療,觀察組在纈沙坦基礎上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血清GHRP、Hcy水平。結果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血清GHRP及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血清GHRP及Hcy水平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托伐他汀鈣聯合纈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降低血清GHRP、Hcy水平,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阿托伐他汀鈣;纈沙坦;原發性高血壓;生長激素、釋放肽;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壓是心血管內科常見慢性疾病,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征。高血壓患者常伴隨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或器質性損害,也是導致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1]。臨床上根據高血壓發病確切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其中以原發性高血壓較為多見,多由遺傳及環境因素綜合造成,發病率較高,治愈難度大[2]。血清GHRP是誘發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時Hcy易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形成血栓,使平滑肌細胞增殖,加重患者病情,損傷靶器官[3]。臨床上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鈣及纈沙坦治療,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對控制患者病情,降低血清GHRP、Hcy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GHRP、Hcy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上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0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齡44~76歲,平均(53.67±2.54)歲;病程2~15 a,平均(10.37±2.28)a。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45~78歲,平均(54.03±2.16)歲;病程2~15 a,平均(10.45±2.37)a。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纈沙坦(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92)治療,80 mg/片,2片/d,1次/d;觀察組在纈沙坦膠囊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治療,10 mg/片,2片/d,1次/d,于晚上臨睡前溫水送服。兩組患者均連續服用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臨床療效。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HRP及Hcy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3 ml清晨空腹靜脈血,將血液標本放置于抗凝管內,于常溫下進行離心處理,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GHRP,采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Hcy水平。
1.4 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血壓得到控制,且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患者DBP水平未恢復正常,但下降10~19 mm Hg;無效:患者DBP水平下降幅度<10 mm Hg,甚至血壓升高[4]。

2.1 臨床療效 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6例,無效15例,治療有效率為57.14%;觀察組顯效19例,有效10例,無效6例,治療有效率為82.86%。對照組治療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血清GHRP及Hcy水平 治療前,兩組血清GHRP及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血清GHRP及Hcy水平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HRP及Hcy水平比較
現階段,臨床上給予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利尿藥及β受體拮抗藥等。阿托伐他汀鈣與纈沙坦聯合治療可將患者的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降低因高血壓造成的各個靶器官的損害[5]。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有效率低于觀察組,表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臨床效果優于單純的纈沙坦藥物治療,可較好將患者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避免過高血壓對患者造成的影響。治療前,兩組血清GHRP及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對照組血清GHRP及Hcy水平均低于觀察組,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血清GHRP及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采用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可有效修復內皮細胞功能,降低血栓發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阿托伐他汀鈣屬他汀類降脂藥物,同時具有抗炎的作用,對減少內皮細胞的黏附、浸潤及血管炎癥反應具有重要的作用,且阿托伐他汀鈣通過抑制HMG-CoA的還原酶及膽固醇的合成,達到降低脂蛋白及血漿膽固醇水平。而纈沙坦屬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可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受體相結合,達到擴張血管的目的,同時可有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腎臟損傷,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6]。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鈣聯合纈沙坦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降低血清GHRP、Hcy表達,值得推廣。
[1] 趙艷梅,王東旭,許為炎,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及5,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性與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關系[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10):1191-1194.
[2] 李夢竹,劉瑩.同型半胱氨酸與原發性高血壓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5):503-505.
[3] 王婷婷,范建國,范婷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向急性心肌梗死轉化時生物標志物水平的臨床價值[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6,26(1):114-117.
[4] 余文杰,吳海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靶器官損害的關系[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6,16(5):380-382.
[5] 劉曉利.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西藥治療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HCY、CysC和UA水平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2):3584-3586.
[6] 馮學寧.纈沙坦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靜息心率及交感神經活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3):68-69.
R 544.1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9.042
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