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莉
(長葛市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許昌 461500)
優質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劉輝莉
(長葛市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許昌 461500)
目的 探究優質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長葛市人民醫院治療的9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優質護理。護理后,對比兩組的負性情緒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腦梗死患者予以優質護理可以提升護理滿意度,減輕其對于疾病的擔憂、恐懼,有利于預后。
優質護理;腦梗死;負性情緒;護理滿意度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疾病[1]。該病的發病機制與患者腦部供血障礙,大腦缺血、缺氧及引發腦組織壞死相關[2]。腦梗死多發于老年人群,患者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偏身感覺障礙及共濟失調等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意識障礙及嘔吐等癥狀,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本研究針對部分腦梗死患者予以優質護理,旨在通過優質的護理減少其負性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長葛市人民醫院治療的9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5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60~84歲,平均(74.06±3.47)歲。對照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59~82歲,平均(75.58±3.1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入院后,給予兩組相同的治療措施。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常規檢查患者的肝腎功能、血常規、尿等;開設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優質護理,具體如下。①環境護理:保持病房清潔、舒適、安靜,定期對病房進行通風、消毒,保證室內氧氣充足;控制室內的溫度、濕度,適宜患者居住;定期更換床上用品。②行為指導。囑咐患者改變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醒其注意飲食多樣化,指導其如何搭配食物并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治療過程中維持正常體質量、控制血壓水平。③心理干預:充分尊重患者并與其定期溝通,針對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展開心理護理。給予患者陪伴、關愛及呵護,通過聆聽、鼓勵等方法消除其抑郁、悲觀、緊張、焦慮及孤獨等負面情緒,使其正確地對待病情并配合治療。④意外事件護理:腦梗死患者多半存在肢體運動障礙,需考慮各項不安全因素并加以預防。病床兩側需加裝防護欄并保持地面干燥,避免患者發生意外事件。⑤康復鍛煉: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其開展早期康復鍛煉,主要鍛煉方式為:通過跟讀收音機或讀書等方式進行語言治療;鼓勵可下床的患者每日進行15~30 min的床邊行走,對于無法下床的患者可指導其進行床上翻身或被動的肢體功能鍛煉;鼓勵患者早日進行漱口、洗頭、屈伸、攏手及更衣等日常生活訓練。

2.1 負性情緒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59,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優質護理不同于常規護理,其不局限于關注患者的病情,更加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進行護理。該護理模式主張以患者為護理中心,以幫助患者營造舒適的康復環境、消除其負面情緒、促進康復為主要目標,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個體差異性,綜合實施的護理措施[5]。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優質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將其原因歸結為以下5個方面。①優質護理注重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干預,并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同時也可以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患者盡早康復[6];②優質護理對護士的護理要求較為嚴格,有助于提升護理質量,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及家屬認可度;③優質護理以患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各項護理工作有序進行,對提升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④鼓勵患者早期進行康復鍛煉有助于幫助其提高肢體靈活性,進而使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治療,并消除對于疾病的擔憂、恐懼心理[8];⑤通過對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早期預防,可以避免護理過程中意外事件的發生,進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患者予以優質護理可以提升其護理滿意度,減輕其對于疾病的擔憂、恐懼,有利于預后。
[1] 張晶,姚麗文,黃瑾,等.氣壓穴位按壓在預防腦梗塞患者股腫病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z1):12-14.
[2] 馬洪卓.心理結合語言康復在腦卒中后語言及心理障礙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1):1279-1281.
[3] 田佳楠,楊春曉.青年腦梗塞腦動脈狹窄危險因素的分析[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6,50(4):357-361,376.
[4] 曹小琪,胡志學,馬艷華.全程健康教育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探討[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10):1929-1930.
[5] 范蓉馨.優質護理在NCU腦梗塞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9):1228-1229.
[6] 戚筱花,劉小利.腦卒中急性期抑郁心理護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的效果[J].浙江醫學,2016,38(12):1037-1039.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9.127
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