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文
在本刊上一期的雜志中,探討了“工匠精神是什么”這個問題,深刻闡述了大國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敬業守信的特點。本期將要繼續探討“工匠精神是什么”,闡述工匠精神中“推陳出新”的特點。
推陳出新
社會的進步,很多是因為傳承,但更多的是創新。
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只能讓社會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工匠的責任。
推陳出新,就是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
據新華社記者報道,德國能在戰后崛起為歐洲最大經濟體, 靠的是在傳承中推陳出新。現年30歲的斯特凡是一個德國“農二代”,他種植了約50公頃蘋果。記者在斯特凡的果園看到,一排排蘋果樹排列十分規整?!疤O果樹排與排的間距固定為3米,每排相鄰兩棵樹的間距固定為1米?!彼固胤步榻B說,“這樣的間距設置是15年實踐得出的經驗。我和父親嘗試過各種不同的間距,之后發現這個間距最理想。雖然我在學校學過農業,但很多種植方法和技巧主要來源于長期的實踐,尤其是家庭經驗的傳授?!?/p>
不過,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農二代”,斯特凡并不滿足于父輩的經驗,而是在實踐中推陳出新。他告訴記者,為應對冰雹、干旱、病蟲害等自然風險,他采取了相應的科學措施,投資了一些新設備,種植了新品種。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斯特凡不僅是一個職業農民、一個創業者,也是一個傳承者。他的擇業觀、勞動致富觀令人印象深刻,也是德國實干和傳承精神的集中體現。
有人說,在德國人的性格中,總有著或多或少的完美主義。在致力于完美主義的道路上,他們不是一般的努力……
他們發明了鬧鐘,但還是不滿足,還想更好玩一些,又在此基礎上改進,推出了鬧鐘咖啡機。只要睡前設定時間,時間一到咖啡機就開始煮咖啡,同時,瓶底的鋼球也開始震動,直到把你喚醒。
喜歡推陳出新的德國人又在掃把上打起了主意,他們對普通掃把進行改進,發明了會發光的光纖掃把,這樣,房間內陰暗的角落和床底下灰塵也會掃得一干二凈!
在20世紀初的德國柏林,隨身攜帶干凈的手帕是教養和品位的象征。不過,每天洗熨手帕這么麻煩又低效率的事,實在不是德國人的作風。為此,他們發明了Tempo手帕紙,并不斷推陳出新,引領了紙巾的世界潮流。
再讓我們來看看永不滿足的3M公司是如何推陳出新的。
3M的一支團隊注意到用來修復車身凹痕的填充料的混合工藝竟然50多年來從未改進過,并且填充料仍是手工混合的,浪費嚴重,錯誤率高。
很多次試驗后,3M技術團隊找到了3M牙科產品部的科學家們。因為他們認為,雖然牙醫的工作與汽車修理看似不相干,但他們有相通之處,他們發現3M ESPE Pentamix自動混合系統,能幫助牙醫更高效地混合油灰狀的牙科印模材料,也可以解決汽車修理工所遭遇到的浪費大和質量低的相似問題。
于是,兩支3M團隊攜手合作,開發出了實用的車身填充料混合系統。但是,他們很快發現,自動混合的確不錯,但是批量處理的臺式混合系統仍然會產生浪費。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3M過濾器技術,以及專用噴頭和噴嘴,以設計解決方案?,F在,混合工藝不僅動態完成,而且可以是便攜式的,原材料可直接從噴嘴向車身上噴涂:一點浪費都沒有,工人也不用來來回回地走動。
3M公司的故事告訴我們,他們永遠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一直追求完善,想方設法創新。
工匠精神的傳授和傳承,是要注意方法的。
“一切手工技藝,皆由口傳心授”,這是夏奈爾首席鞋匠的一個經驗。這就要求,工匠在傳授手藝的同時,也要傳承耐心、專注、堅持的精神。
貝希斯坦是德國享譽世界的鋼琴制造商。公司成立160多年,一直專注于鋼琴制造領域。為了保證高質量、不走樣的傳承,他們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學徒培養制度,每年只在全球收幾名學徒,并且學徒們要進行3年半的輪崗學習,由每個部門最優秀的老技師親自教授。在技能傳承上,他們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推陳出新需要善于學習,善于鉆研。茶葉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去的,但現在日本的茶葉卻在全世界暢銷。中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現在在美國市場,日本的草藥比中國的中藥還暢銷。抽水式馬桶是英國人發明的,但是日本人卻加以改進,做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馬桶。這一切,都是他們善于學習,善于鉆研的結果。
推陳出新需要善于傳承。在以前的日本,是有徒弟制度的,十幾歲就住在師父家里學習,雖然工資很少,非常辛苦,但能學到東西,繼承一門手藝才最重要。
實際上,日本很多技藝都是古時候從中國傳去的,但是日本人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改造”后,成為了日本式的,煥發著別樣生命的東西。其特點在于日本人自己的“手的技巧”以及“美的感覺”。這從日本人一些常用語可以感覺出來:“這個用心了”“這個沒用心”。
他們好像從來不滿足。他們認為,“作為一個藝人,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太棒了的時候,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正是因為有永遠不滿足的精神,日本企業才經常推陳出新。這從一個專業生產耳機音響的13人小企業-----STAX(聲的詩)可以得到印證。這家公司雖然人不多,但他們卻是一家擁有數十年歷史的音頻工業廠家,業務從黑膠唱臂到靜電耳機無所不有,享譽全球。后來,森海塞爾推出了耳機歷史上震古爍今的一款靜電耳機+耳機放大器——HE90+HEV90,也就是“大奧”或“奧菲斯”。AKG推出了耳機歷史上最像音響的一款耳機,AKG K1000,也就是“KK”。Sony更不知足,先后推出了CDP-R10,DAS-R10,TA-ER10,TA-NR10,MDR-R10,SS-R10,不斷地否定自己。這款耳機的二手價格也在人民幣三四萬元左右。然而,誰也沒有料到,STAX推出了耳機歷史上和奧菲斯同樣濃墨重彩的一款耳機——STAX SR OMEGA,目標就是要把技術玩到極限。
雖然他們沒多少錢,沒多少人,產品銷量也并不好,但他們對技術的改進卻到了癡迷的程度,又推出了耳機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款靜電耳機放大器——STAX SRM T2。實際上,他們生產的這些耳機價格昂貴,是小眾市場,但是,他們沒有因為是小眾市場就放棄追求,放棄創新,而是以一種對技術的極致追求精神,不斷推陳出新,不斷攀登技術的頂峰。
其實,中國的工匠也不乏推陳出新的精神。
上海卷煙廠有個有名的“丁師傅”,他就是上海煙草制絲領域的首席專家丁鉞宗。
據報道,2008年,如何對傳統喂絲機進行改良,進一步提升效率,成為丁鉞宗鉆研的課題。他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關于風力輸送、各類喂絲機的資料,訪遍了這個領域的權威專家,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研究開發、試用、改進,終于將“向下輸送喂絲避免煙絲分層和造碎的柔性風力喂絲系統”的設計理念變成了現實。新研制出的下吸式喂絲機,解決了原有風力送絲機存在的煙絲分層現象。該設備在“中華專線”大量投入使用,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
上海卷煙廠在國內最早引進的新型FX2包裝機組,從機組的調試到運行,鐘明一直參與其中。在一次調試中,FX2包裝機組出現了一個問題:由于設備高速運行,導致十二角輪位置跑偏,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為了不影響生產進度,在外國專家不在場的情況下,鐘明開始對設備的刀架進行維修。他在設備上爬上爬下,一會兒趴在地上觀察設備各角落的安裝情況,一會兒又爬到機腹中檢查機器零件是否安裝到位。最后,通過調整設備上吸風帶的軸向位置以及調換推力軸承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問題。
在鐘明等技術人員的努力下,第一臺FX2包裝機組順利在計劃期限內開動生產,為“中華專線”項目的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今,上海卷煙廠已有18臺FX2包裝機組,成為“中華專線”的主力機型。
在從事專業包裝設備維修的20多年里,鐘明憑借超強的學習能力,不知多少次,從不懂到知曉,從知曉到專家,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讓一臺臺中外高新設備起死回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