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新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方法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腦卒中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采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與對照組76%相比較高,且差異顯著(P<0.05)。結論 采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卒中具有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顯微外科手術;腦卒中;意識恢復
【中圖分類號】R739.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01
腦卒中屬于神經外科的一類疾病,臨床主要表現進行性意識障礙。腦卒中患者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等特點,是神經外科常見病。顯微外科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進步,顯微外科手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近年,我院嘗試應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卒中患者,得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由于傳統的開顱方法對患者損傷較大、術后感染風險高,固近年我院逐步發展顯微外科微創治療腦卒中的治療術。現將研究過程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腦卒中患者并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年齡范圍33~69歲,平均年齡(44.8±9.3)歲。其中,男21例,女29例。對照組:年齡范圍32~70歲,平均年齡(47.1±10.9)歲。其中,男21例,女29例。兩組患者均經身體檢查確診。兩組患者均無其它重大獲得性疾病等。兩組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進行常規開顱手術治療;觀察組進行顯微鏡外科手術。全麻,常規消毒, 確認腦內出血位置,選擇電鉆手術切口。在顯微鏡下清除血腫。止血,沖洗,消炎,置引流管,實施一級心電監護。所有患者術后均給予實施尿激酶緩慢注入血腫腔內治療。術后48 h檢查意識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術后意識恢復狀況。
1.4 評價標準
治愈:腦血腫消失,30天內意識障礙基本恢復臨床癥狀消失;有效:血腫消失,30天內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減輕。無效:血腫未消或意識障礙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患者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4.0軟件統計學分析,處理數據經過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與對照組76%相比較高,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 論
腦卒中屬于神經外科的一類突發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進行性意識障礙。腦卒中患者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等特點,是神經外科常見病。顯微外科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進步,顯微外科手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由于傳統的開顱方法對患者損傷較大,固近年我院逐步發展顯微外科微創治療腦卒中的治療術。
本次研究中,采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對腦組織的創傷面明顯小于傳統手術患者,并大大降低了手術感染率。經30天臨床跟蹤,研究組患者意識障礙基本恢復臨床癥狀消失患者也明顯好于傳統對照組。據報道:三級甲等醫院普遍采用顯微外科微創手術清除顱內血腫侯,患者淤血殘留率都得到了大大降低,術后意識恢復大大加快。為患者恢復勞動能力與減輕家庭負擔做出了積極貢獻。
綜上所述,采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腦卒中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 勇,左 峻,胡 濤,等.手術治療外傷性多發性顱內血腫的體會[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3,180.
[2] 左 峻,宋 平,杜 浩,等.外傷性腦內血腫的顯微外科治療.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7(2):88-90.
[3] 鄭真發,袁玉麟,鄭 超,等.56例腦外傷硬膜外血腫的臨床治療體會[J].求醫問藥,2012,(8):511.
[4] 江 華,蘇文龍.遲發性外傷腦內血腫的臨床治療與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3,39(2):96-97.
[5] 劉 勇.顯微手術治療外傷性腦內血腫的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5(6):44-45.
[6] 張 旭,張可帥.顯微外科治療外傷性腦內血腫76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2,12:252.
[7] 岑 波,胡 飛,王建一.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外傷性腦內血腫[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10(4):203-204.
[8] 劉 習.顯微手術治療腦卒中的臨床分析[J].醫藥衛生,2015,15(6):44-45.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