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端+嚴林英
早些時候,在教師辦公室,一位班主任請來家長協助教導孩子,聽到家長對孩子說:“我對你沒有別的要求,只要你讀完這三年高中就行。”班主任聽完后很無奈,不是這句話錯了,畢竟對孩子成長與成才的期望值降低也是家長的無奈之舉,孩子的好成績是苛求不來的。但這句話意味著家長已經對小孩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對孩子考上好大學的希望幾乎已經破滅了,并將孩子教育的責任寄托給學校了,對孩子在班級、學校的融合也已經放棄了,或許還有更多的理解。孩子聽了這句話會怎樣想呢?如釋重負,終于解放?還是爸爸媽媽放棄自己了產生的一絲悲涼呢?接下來自己該怎樣做呢?渾渾噩噩待在學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過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尼采曾說過:“一個人寧可追求虛無,都不能無所追求。”一個人如果沒有奮斗的目標和理想,就不能在逆境里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如人入了迷宮,無法找到出口,唯有四處碰壁,一事無成。孩子正處在學習生活交織的困境,家長盡管會有更多的無奈,也不要這樣說:“我對你沒有別的要求,只要你讀完這三年高中就行。”家長跟孩子一起找個目標吧,教會孩子活得更有意義。
校門口,一位高三學生送家長離開,家長囑咐:“認真讀,放假就輕松了!”旁邊有位阿姨補充道:“好好讀,到大學就輕松了!”我們家長的一句“讀大學就輕松了”讓孩子覺得就像沖刺終點一樣,以為高考完便結束了全程、結束了比賽,須不知人生處處有競爭。再者,高中管理嚴格,大學的管理體制和培育模式不同。一上大學,學生如脫韁的野馬難以實現嚴格的自我管理。可是,進入一個好學校就能代表孩子們走上了人生巔峰嗎?不,絕對不!高中追求著……大學四年追求著……事實上荒廢四年與勤奮四年累計的差距完全可以造就兩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早幾年,一個畢業了多年的學生回母校,與我交流時談到:“當初考了個湖南省省內的二本,一邊考研一邊找工作,自己覺得理想的工作和待遇都看不上自己;后來考上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博士生,出來找工作容易很多,而且找到了自己最期望的工作,相比兩趟找工作經歷和現在的自己,慶幸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帶著拼高三的勁頭咬牙堅持考研、考博是正確的。”她說:“自參加工作后就改了QQ簽名‘生命是一種始終如一的熱愛,這一份感悟一直陪伴著自己工作到如今,很受益。”今天我想重溫微信上的那段話:“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全世界都一樣,沒有經過無聊辛苦的學習過程就不會有成功的喜悅,更不用談將來,今天的你該努力學習,明天的你更應該,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品質。當然,步入大學后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要做一些“無用”的事情,如參加社團、下下棋、看看球賽、來一場旅行等,因為那是你的綜合能力。”
如何將努力學習一直堅持下去,長遠目標的樹立顯得尤為重要。引導孩子放眼人生、學會規劃是家長和老師應盡的職責,希望我們在勸慰孩子時,學會運用方法,與孩子一起成長!
(作者單位:肖永端 湖南省寧鄉市第五高級中學;嚴林英 湖南省寧鄉市雙鳧鋪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