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孝經》云:“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毙⒌?,是德育的根本。在“立德樹人”方針的指引下,孝德教育重新被德育工作者擺在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時代背景的不同,又缺少可供借鑒的實踐模式,孝德教育也集中表現出了一些問題。湖南省懷化市鐘秀學校(以下簡稱“我?!保┩ㄟ^認真研究,結合當前形勢,逐漸建構起以“外養內構”為核心要素的孝德教育模式。
一、小學孝德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孝德教育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認識及理解不到位的瓶頸。首先,德育部門及專門人員對孝道文化的歷史淵源、傳承的重要意義沒有真正領悟到位。其次,許多父母覺得寵溺孩子并無不妥,孝德教育難以進入家庭教育范疇,其家庭支持尚停留在口號層面。殊不知,父母的孝德引領在孝德傳承中也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最后,社會環境急劇變化,孝德教育難以融入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層面,在實踐推廣中缺乏實踐主體的原生動力,缺乏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有力推動。
二、“外養內構”孝德教育模式的構成及開發
1.孝德教育構成要素概述
孝德教育由“孝”“德”與“育”三個要素構成。“孝”包括孝義、孝情、孝行三個板塊。通過構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引導學生由孝而知感恩,懂得憐憫尚善,從而推動學生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建立,形成——德。孝德本身就是一種美的傳承,如何在學校中進行弘揚推廣?就要既不過于生硬,又具有一定的現實成效,這就構成了第三個要素——育。
2.模式開發與實踐
由外在感化濡染到內在情感建構的孝德教育模式即我校所踐行的“外養內構”教育模式?!巴怵B”指外在環境的構建和氛圍的養成。我們通過構建以孝德元素為主要載體的建筑美學空間,形成爾雅敦厚、自然深情的校園自然環境;通過開發以孝德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傳播途徑,形成多種具象展示面(墻報、走廊文化展示、成果宣傳欄)、聲音(校歌、課間操音樂、孝德國學吟誦)、媒體滲透(班級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網絡報刊電視報道)等多重并舉的孝德文化傳播體系。
然而僅有外在的濡染仍是不夠的,如何將孝德上升為影響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建構的重要引領,還需要將孝德教育落實到課堂中,落實到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檢測中,落實到學校的活動規劃與教研教改中。在實踐中,我們逐漸意識到“內構”必然要以孝行為重要的參考指標,這就形成了“孝德活動”“孝德課堂”“孝德教研”三大板塊的培育模式。“孝德活動”側重檢測學生的日常孝行,進行“孝道之星”的評比,開展感恩勵志孝德文化展演,組織孝德班隊活動;“孝道課堂”以孝道課為主要陣地,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品讀、辨析、榜樣示范、情境感化等形式將孝情孝義植入學生內心;“孝德教研”以課題為主要依托,進行孝德課程的研發、教材的編寫,逐步將孝德教育實踐中的經驗與思考進行整合,形成具有推廣價值的教研成果。
三、“外養內構”孝德教育模式實踐思考
1.模式實施之前應進行系統學習,真正領會孝德教育的內涵及作用
對于孝德教育,教師應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認識,不僅要把握其內涵,了解其對學生身心成長、品德塑造發揮的重要作用,還要有科學的工作規劃及成效的反思,以不斷完善教育的實施過程。教師要利用學校的各種孝德宣傳途徑充分把握孝德的歷史淵源極其在培育人的過程中起到的精神滋養、情感陶冶及世界觀建構的作用,并潛心走入孝德文化,將其獨到的教育智慧提煉出來傳遞給學生。
2.模式推行應以科學的規劃為首要條件,確保其成效性
孝德教育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的孝德教育模式由外而內,本身就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依循其形成軌跡,按照“構建孝美環境”“打造孝美課程”“引領孝美成長”的思路制訂各項計劃。一學年下來,學校孝德環境建設穩步推進,主題效應愈發凸顯,更好地引領著學生的成長。
3.應對學生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為下一步的推進提供科學依據
要推動孝德教育更好實施,必須實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只有全面了解學生對孝義孝情的領悟及踐行孝德的情況,才能更好制訂下一步計劃。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部分學生對孝德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零碎的故事里,踐行孝德也大多體現在表面的現象上,并沒有從心底生發出感恩尚善的原生動力。
四、結語
針對當前學生孝德形成狀況及行為習慣養成的實際情況,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外養內構”孝德教育模式,達到學生品性成長、智力提高、自律尚美的教育境界。
(作者單位:湖南省懷化市鐘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