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貽臻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口越來越多,相對的用地比較緊張。城市中高樓林立用來解決激增的城市人口問題。但是城鎮化的發展促使城市人口激增,因此人們開始主要到地下空間的利用問題,隨之地下深基坑建筑工程越來越多。因此有必要對深基坑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的運用進行研究,本文就此問題對深基坑特點進行總結,并說明深基坑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旨在為以后的施工做出參考。
關鍵詞:深基坑;處理技術;房建工程
中圖分類號:TU75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口激增,但是城市建筑用地面積有限,如何在有限的面積下接納激增的城鎮人口,是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但是城市中的一座座高樓已經不堪重荷,因此人們注意到了地下空間的利用,隨之大量的深基坑建筑工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深基坑畢竟是處于地下,對于基坑處土質及相關的水位有極大的關系,所以對深基坑進行技術處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技術處理的效果直接影響深基坑的施工質量。基于此本文對深基坑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包括對深基坑的特點,深基坑施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總結,促進深基坑處理技術的發展,從而在一定程度緩解城市人口壓力。
1.深基坑的定義
深基坑的深不是由人們的感官決定的,因為每個人對深的定義并不相同,因此深基坑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在建筑工程語言中,深基坑的定義來源于建設部20098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此辦法中定義:一般深基坑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或地下室3層以上(含3層),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特別復雜的工程。
2.深基坑的特點
2.1 深基坑支護系統的臨時性
深基坑工程是由地面向下開挖一個地下空間,深基坑四周一般設置垂直的擋土維護機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支護系統。基坑支護一般是在開挖面基地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板(樁)墻結構。支護結構是為了減小維護結構的變形,控制墻體的彎矩,但是支護系統畢竟與基坑不是一體的,只是臨時的支撐物,因此支護系統的穩定性是很難保證的。
2.2 深基坑處理因地制宜性
深基坑處理技術的采用不是一定的標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深基坑處理技術主要是為了保證基坑的穩定性,所以任何影響基坑穩定性的因素都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深基坑處理技術的選取依據是深基坑土質、當地水位、地下管線及基坑附近建筑物及構筑物等。因此,對于不同的環境應該因地制宜地選擇深基坑處理技術。
2.3 深基坑處理的綜合性
深基坑的處理需要用到多種學科知識,就說其支護結構的承載力及抗彎、抗剪能力的驗算都要用到結構力學、土力學、水力學的知識。因此深基坑處理技術涉及的學科知識較多,綜合性比較大。
2.4 深基坑處理的時空性
深基坑處理具有一定的時空效應。由于深基坑開挖的敞口形狀、開挖深度的不同,價值土體的融動,使得深基坑具有一定的時空效應。這種時空效應的影響大小直接取決于土體變形的程度。
2.5 深基坑的系統性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隨著開挖進度要遵循隨開挖隨支護的原則,隨著開挖深度的加深,要不斷進行相關支護結構的檢查,確保支護結構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在開挖的全過程中要時刻對基坑土體、支護結構、基坑周圍建筑物等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停工整改,檢驗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這一系列的工作構成了一個系統,深基坑處理系統。
2.6 深基坑處理的影響性
施工時,新建建筑物邊線與原有建筑物較近時,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觀察土方的穩定情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因土方坍塌造成原有建筑物地面下沉。在施工時,應準備草帶子、石頭、磚等物品,對該處邊坡進行相應的加固防護,確保工程順利施工。
2.7 深基坑處理的復雜性
深基坑的處理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它涉及知識的綜合性,處理工藝的復習性,施工管理工作的難度大等,在深基坑的施工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多,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比較多,每個因素都要有相應的處理措施,這就增大了基坑開挖的復雜性。
3.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處理技術
3.1 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是每項工程開工前必要的工作,也是工程順利完工的前提條件,施工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1)現場勘查。深基坑處理技術的選擇依據包括對基坑土體的性質,因此在工程開工前要對基坑開挖處的土體進行勘查,確定土體的性質,特別是軟土層的存在,發現軟土層及時做好記錄,在施工前進行必要的說明,以便于施工單位采取必要的措施。不僅如此,由于深基坑開挖影響比較大,因此要做好基坑周圍建筑物、構筑物的勘查記錄,不可缺少地還要對地下管線進行勘查,以免影響工程的開工。
(2)圖紙會審。施工單位收到設計圖紙后,要組織相關施工人員進行圖紙的學習,以便熟悉施工內容與任務,在圖紙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及疑問,要及時聯系設計單位進行答疑,對需要變更的設計內容,要求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的一致認可才可生效。
(3)制定施工計劃。施工計劃的制定要在圖紙會審結束后進行,通過對圖紙費熟悉與學習,合理地制定施工計劃,對工程的施工目標、施工任務分配做好計劃,特別是施工技術的選用及施工進度的編制。另外要綜合考慮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實現制定好防范措施,保證工程的順利完工。
3.2 施工注意事項
基坑開挖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基坑整體的穩定性,當在開挖過程中遇到軟土基時,必須分層、分塊、均衡地開挖,分開開挖后必須及時施工支撐,對于有預應力要求的鋼支撐或錨桿,還必須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在開挖時要遵循隨開挖隨支護的原則,確保基坑的穩定性。當基坑開挖深度接近設計深度300mm~500mm時停止機械開挖,進行人工開挖,避免超挖,影響原地基土的承載力。在開挖的全過程中都要注意監測,時刻注意基坑的邊坡是否穩定,支護系統的穩定性以及周圍建筑物的狀態,保證工程的安全施工。
3.3 降排水
基坑開挖工程中關鍵環節就是降排水。隨著基坑開挖深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降排水方式,一般包括明排水、輕型井點排水,嚴禁基坑內有積水,及時做好基坑內水的疏、導、排。不僅如此還要嚴防基坑滲水現象的發生。當有滲漏出現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比如當滲漏較小時可以采用導流管將水導出,再進行封閉。當滲漏較大時,及時用土填滿滲漏處,并在基坑外側注漿封堵滲漏口,再進行重新開挖。
3.4 安全施工
在基坑開挖前,施工管理人員要組織項目技術人員對地基勘查資料進行學習,對于地下管線及土質條件進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基坑的邊坡支護工作,盡量減少基坑坡頂荷載。一般要求堆載及機械等離開基坑邊緣有一個安全距離,并且對堆載的級別有所限制。因此在開挖過程中,基坑邊坡本來承載力就有限,如果再有材料、機械等荷載的存在,極容易使邊坡失穩,發生坍塌。開挖過程要進行全過程監測,包括:地表沉降、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管線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等。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應措施,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結語
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促進了深基坑建筑工程的需求提高,從而促進了深基坑處理技術的逐步完善,但是深基坑處理技術的復雜性與綜合性等特點使得深基坑處理技術的困難性加大,在施工過程中要緊密關注施工安全。稍有差錯,就可能引起周圍局部土體的沉降或位移,給鄰近的建筑物造成影響,甚至危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深基坑的處理技術的成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值得人們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雷勇春.試析深基坑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