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
摘 要:小學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閱讀、寫作等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時期,也是奠定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階段,所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準刻不容緩。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所以文章提出以下三點策略,即激勵學生聯想,培養聯動性思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引發學生質疑,培養發散性思維。希望能借此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增強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可以理解為人們在進行創造、創新時的思維活動過程,而且它不僅包含發散思維、集中思維,還與聯想、想象密切相關,所以也包括聯動性思維。小學語文作為一門積累性學科,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投機取巧,只有通過長年累月的學習,才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其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是如此,換言之,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所以相關人員必須腳踏實地,在此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并加大對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探究力度。
一、激勵學生聯想,培養聯動性思維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想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聯動性思維,所以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鼓勵學生積極聯想,并將課堂主權適當地交給學生。比如,教師在教學《王二小》時,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并講述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跡,隨后鼓勵學生講述他們知曉的英雄故事。而這里的英雄可以是抗戰英雄,也可以是現代道德模范類的英雄,還可以是值得敬佩的親人朋友,等等。其實,重要的不是英雄本身,也不是英雄事跡是否感人,而是學生是否能聯想到其他英雄故事,能否有條理、清晰準確地當著其他同學的面講述出來。這是因為學生自己確定故事內容,獨立組織語言,自主思考,有助于聯動性思維的培養、表達能力的提升、課堂氛圍的創建。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學生講述的故事不符合要求,或者講述效果不佳,教師也應給予鼓勵和贊揚,以此鍛煉學生勇氣,激勵學生聯想、想象,增強聯動性思維培養效果。
二、增強學生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
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配合教師教學,教師應主動迎合學生興趣,創新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教學《火燒云》時,可以先給學生展示火燒云的圖片,這是因為火燒云美麗、絢爛,所以這有助于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并勾畫出作者對火燒云的描述,緊接著讓學生們指出作者描述火燒云的課文原句,并讓他們根據教師給出的圖片,學會通過比喻、想象等方式描述火燒云,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給予學生贊揚,鼓勵他們在生活中注重觀察,多多運用比喻來描述事物,因為比喻需要抓住事物的某一特點,并借助聯想等方式,加以創新、創造才可以完成,所以上述教學方式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引發學生疑惑,培養發散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一味迎合教師觀點,不進行思考、研究,凡事依靠教師,那么雖然表面上教學效果較好,但實際上學生的能力以及素養,特別是創造性思維沒有絲毫提升。因此教師應注重引發學生疑惑,并鼓勵他們積極提問、獨立研究。例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在教學《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前,可以先問學生采訪別人時應該注意什么,其實借助提問不僅能引發學生疑惑,還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緊接著,進入課文講解、學習階段,在講述完課文后,教師應向學生提問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然后學生回答兩個問題。如果學生的答案比較統一,那么教師應進行適當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促使他們發揮發散思維。最后教師應整理學生的答案,并結合課文系統性地講述發散性思維、大膽質疑等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發揚踏實、認真等精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培養創造性思維并非易事,不僅需要優秀教師加以引導,還需要學校給予資金、設備等支持,更需社會各界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劉 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47.
[2]張君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