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摘 要:文章闡述了地方文獻特色館藏在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圖書館核心競爭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探討了青海地方高校圖書館應該通過強化意識、配備人才、加強和相應學科研究人員的聯合以及嘗試網絡數字平臺等策略來完善地方文獻收集整理和加強特色館藏建設。
關鍵詞:地方文獻 青海 高校圖書館 館藏特色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a)-0197-02
地方文獻是某一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歷史的信息集合,有顯著的地域性、實用性、信息性和歷史性。它既是區域內廣義文化的歷史沉淀,又是人們了解特定地區的基礎之一,更是社科和自然研究人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1]。同時,地方文獻是對某一地域內歷史發展和客觀事物的記錄,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中,其“存史、資政、勵志”的作用是其他類型文獻無可替代的。
1 青海地方文獻現狀
青海作為地處三江源頭,區域內歷史、地理、人文和生物資源豐富。昆侖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連山矗立于北,其間草原、草甸、戈壁綿延。歷史記載羌族、鮮卑族、吐蕃、吐谷渾族、黨項等民族生活在此地。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萬人,有漢、藏、回、撒拉、蒙古、哈薩克等民族。信奉的宗教主要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
雖然青海地方文獻豐富,但是地方文獻分布相對較為零散。長久以來由于地方文獻并沒有形成一個收效的收集機制,廣泛地分布在各種學術社會團體、機關學校、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機構和個人手中。這其中沒有一個主導的收集整理機構,并且缺乏地方文獻上繳渠道。自1980開始,青海省圖書館才正式開始大規模收集地方文獻,由省圖地方文獻組承擔,至1997年,成立地方文獻部,下設四室三庫[2]。其他單位例如檔案館、高校圖書館、情報所、研究所等都有收集、但是不成規模和系統。多數情況下,各單位仍然被動地接受地方文獻,很少會主動地、有針對性地收集地方文獻;其次,雖然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文獻整理成果,但是對地方文獻的深層次研究挖掘還是不足,尤其是文獻的系統化、數字化工作遲緩,使地方文獻得不到高效充分的應用。
2 高校圖書館在地方文獻收集整理中的作用
2.1 開展地方文獻的收集研究是區域性地方高校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在當前,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高校與地方的聯系日益增強,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立足本地,服務地方”已成為其立校之本,在學科設置、科學研究方面呈現鮮明的地方特點。與地方聯系緊密的各種研究課題、配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宣傳、本地特色企業的技術創新等,已經成為地方高校教學科研的重點和發展趨勢。在這些研究和社會經濟活動中,地方文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鑒于時下社會經濟發展和學校師生日益增長的需求,高校圖示管應該將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當作重點加以關注,主動參與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采取靈活的服務方式,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
2.2 地方文獻為豐富區域性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素材
將地方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即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地方高校還承擔著大量地方性課題,地方文獻可以為這些學科和專業研究提供翔實可靠的參考文獻[3]。
2.3 地方高校服務社會的本質屬性
高等教育是國家科學事業、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三者之間形成了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現代高校的功能體系[4]。作為高校圖書館,一個區域性的信息文獻基地和服務中心,在工作中除了積累對本校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文獻資源之外,還應該對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投入必要的關注,應該根據本地區地理歷史特點、館藏基礎、地區發展要求有計劃地收集整理地方文獻,一服務于社會,提高自身的社會價值[3]。
2.4 地方文獻收藏有助于區域性高校形成自己的館藏特色體現自身的重要性
特色館藏是圖書館在長期的文獻信息收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性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現了一個圖書館獨有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講,特色就是是生命力和傳承[4]。作為地方高校圖書館應該集中力量發展專業特色館藏和專題特色館藏,這兩種館藏的基礎就是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
3 對青海高校圖書館在地方文獻工作中的建議
3.1 領導重視和館員主動性相結合;
高校圖書館應首先強化特色意識,爭取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把圖書館的特色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工作日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高校圖書館特色化工程”,保障購置特色文獻的經費;館內組建特色文獻采訪小組,發動全館各部門人員和讀者關注、參與這項工作。
(2)確立地方文獻界限,努力形成本館地方特色。在搜集文獻時最難把握的是經濟、文學、科研等類的文獻,所以對一些內容的界定要明確。比如,在搜集經濟和文體教育這類文獻時,著重搜集反映其機構發展設置和發展規模變化等內容的文獻。工業、農業則著重搜集其布局、主要產品發展狀況的文獻;而對工農業技術方面的文獻,除了本地特有的手工業以技術外,其他技術資料不應列入收集范圍;醫學文獻擇著重收集地方病和某些職業病的資料。文學作品主要收集以本地區歷史事件為背景或以反映本地區習俗文化為主而創作的作品。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如報告文學、散文、鄉土文學也應該視為地方文獻,其余的一般不做地方文獻收藏。
(3)確立重點館藏方向,聯合相關學科研究人員。高校圖書館的一個優勢在于可以方便地和社會、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生物等專業的研究人員聯合,共同工作。例如民族宗教、史地研究、文物考古、西北冰川凍土、鹽湖、沙漠治理等專題,這些重點涉及到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民族宗教學、人類文化學……幾乎所有的社會學學科,還涉及到了自然科學的某些門類。這些重點的確立,又形成了該館地方文獻的特色[5]。
(4)構建數字平臺,使得平臺成為一個展示、交流和收集地方文獻的有機互動平臺。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與文化相關產業的興起,地方性特色文獻數據庫需求迅速增長,因而構建地方性特色數據庫,促使地方文獻信息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大規模、標準化、開放型的高校圖書館地方性特色文獻數據庫較少或缺乏系統性,滯后于其它數據庫的建設[6]。
最后,注意特色文獻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收集整理,長久地持續下去就會為積累和挖掘地方文獻資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蘭.試論地方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6):36-39.
[2] 王清香.青海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2011(3):189-192.
[3] 朱章鎖. 淺談區域性高校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4):60-62.
[4] 林治華.論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的功能[J].雞西大學學報,2006(5):12-13.
[5] 劉曉健.高校圖書館與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J].科教導刊,2010(10):170-171.
[6] 霍曉梅.高校圖書館建設地方特色文獻數據庫的再思考[J].情報雜志,2003(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