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艷
摘 要:《網絡營銷》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文對網絡營銷課程以及賽教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探討了網絡營銷賽教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提出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理念,分析了賽教結合的效果以及帶來的啟發。
關鍵詞:網絡營銷 賽教結合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c)-0229-02
1 網絡營銷課程分析
《網絡營銷》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學生學習網絡營銷策劃與管理的技能型課程。網絡營銷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高新技術與營銷資源融合在一起的新的營銷模式,對學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利用各類互聯網工具以及網絡營銷方法來進行網絡策劃推廣。由于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非常強,在教學模式上,需采用多種形式,以往的做法是:以企業項目作為載體,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得到了訓練,技能也有較大提高,但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就業是多元化的,僅靠一兩個項目的校園式訓練還不足以讓學生能得到全方位的學習和歷練,必須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改革創新,讓網絡營銷課程的教學跟上現實企業的需求。
2 賽教結合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內涵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競賽”,這是教育部對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提出的要求。要改革創新《網絡營銷》課程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水平,“賽教結合”的教學模式無疑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賽教結合”即將教學和技能競賽對接,合理設置教學體系,將要參與的技能競賽項目設置成學生要掌握的專業技能,針對競賽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教學和技能操作訓練,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目的。在賽教結合的教學中,教學與競賽相互促進,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通過比賽教師可以了解一些前沿的知識,找出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學生方面,因為競賽采用的是企業的真實項目,每次的操作都會有相應的積分顯示,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3 網絡營銷課程賽教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3.1 網絡營銷技能競賽解析
與網絡營銷課程相關的競賽有很多,有國家級的賽事,有行業指導委員會的賽事,還有各類協會、商會的賽事。在這些賽事中,大部分能參與的學生人數很少,基本都是學校選拔優秀學生參賽,受眾只是參賽的幾個學生。所以這幾年經過研究和觀察,我們選擇了一些學生能廣泛參與的比賽來進行。比如“C實習”和“網絡營銷能力秀”等比賽,這類比賽的過程能實現學生的全員參與,賽程一般3個月左右,初賽時間與課程教學時間基本一致,采取過程性考核。
3.2 網絡營銷課程標準制定
結合網絡營銷競賽制定新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的制定充分考慮到企業的用人需求和行業發展實際,在已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中融入相關的技能競賽,使其與網絡營銷崗位要求充分結合,體現了課程標準制定的職業性原則、突出能力原則、可學習性原則。課程標準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的要求結合技能競賽所需知識和技能進行編寫,參照職業資格標準編寫,充分體現職業性和崗位性要求。賽教結合,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組織教學、以能力形成為目標引導學生學習,以企業認可的能力指標體系評價學習成果。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確定教學內容,要將課程教學內容項目化,著眼于探索建立項目導向、競賽技能、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有效教學模式。課程標準制定“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參加競賽的過程中,需獨立完成所有操作,老師起的是引導作用,及時給學生補充所需知識,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和實踐,滿足學生的興趣與需求。
3.3 網絡營銷課程內容改革
以往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一般是圍繞一個企業的項目,在校園環境下,虛擬的模擬,如果上課時有相關的競賽,通常選拔優秀學生進行集中培訓與輔導,存在教學是教學,競賽是競賽,教學與競賽脫節。“賽教結合”把教學和競賽結合起來,在課堂中所做的訓練也是參賽的內容。老師在課堂上介紹賽程和相關知識,選擇合適的微課程讓學生先自學,課后學生自己準備網絡營銷實踐資源,進行網絡營銷工具實踐演練,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廣告與社會化營銷新模式體驗。根據學生競賽完成的情況,總結一些典型的、有實用價值的項目,結合學生的興趣,確定必備的知識點,再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將教學與競賽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3.4 創新課程考核、建立激勵機制
該課程是一門技能型課程,故課程考核應體現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課程考核是過程性考核加終結性考核,且以過程性考核為主導。過程性考核是指考核從始至終貫徹到學生學習這門課的全過程。過程性考核分兩個方面,即考核時間的全程化和空間的全程化。考核時間的全程化是指考核從課程的第一天開始,直至課程學習的結束,分階段對學生進行考核。網絡營銷競賽平臺自帶階段性考核功能,學生的每一步操作都按分值,實時排名。考核空間的全程化是指考核場所不限于課堂上,還有實訓場所,課外學習等。學生的期末成績由3部分組成:職業素養考核、任務過程考核、綜合項目實踐考核。職業素養考核學生的職業態度;任務過程考核學生的技能及知識點;綜合項目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
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結合競賽的成果要求,定期評比,選擇過程優秀作品進行展示,給予高分及精神激勵,形成競爭意識。結合賽事最終結果給予獎勵,篩選出優秀者參加高級別賽事。
4 賽教結合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與啟發
網絡營銷課程“賽教結合”已經對三屆學生進行了嘗試,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使網絡營銷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更加突出,而且在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4.1 賽教結合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
技能競賽需要用到行業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這對教師來說是個挑戰。教師要想對學生進行輔導,自己必須掌握大量的信息和具有很高的技能,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成為源源不斷的河流。因此教師在了解比賽規則、鉆研比賽技能上必須要下很多功夫,關注前沿、樂于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網絡營銷競賽,很多項目需要各個職業院校老師參與設置,在參與設置的過程中,能夠加強與同行之間專業技能的溝通與交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教師還需從比賽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和找出差距,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博覽群書,廣獵知識,方能滿足自身及學生的需求。因此,采取賽教結合的模式,可以極大地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
4.2 賽教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在參賽過程中,通過對知識技能的運用,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通過與競爭對手較量,知己知彼,走出校園,進入“微社會”,即拓寬了專業知識的廣度,又增加了社會知識的深度。要想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學生必須學會歸納總結,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再次學習,并且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參賽的過程中,有些項目需要團隊合作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創造力。因此,賽教結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加深對社會的了解,提高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5 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營銷課程賽教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賽教結合了解網絡營銷行業動向及企業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隋春麗.賽教結合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的建造[J].電子商務,2016(20):56-57.
[2] 陳念.以賽促教,以教助賽——基于技能大賽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設計[J].人才,2015(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