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路祺
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
【摘 要】特種設備的操作和管理與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息息相關,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促進企業生產安全化和標準化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以人為本生產理念的重要體現。因此,本文通過簡要分析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了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相關策略,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生產,確保生產過程中設備和生產人員的安全。
【關鍵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管理策略
特種設備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設備,其包括了大型的鍋爐、建筑內的電梯、輸送能源的壓力管道等,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使用的特種設備在不斷的增加,政府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相關的制度,為設備監管提供依據,極大加強了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但我們依然遺憾地發現,安全問題依然十分嚴重。
到了當前階段,我國特種設備的總數量已十分龐大,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等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設備的使用階段,占據事故發生數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由于人員的操作不當或者是對設備的管理不當都會出現安全事故。而除了這些原因外,設備在制造的過程中存在問題也會導致其出現安全事故。
所以,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成為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課題。
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很多設備由于用途比較特殊,同時也具備有毒或者易爆等特點,因此在進行特種設備操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更加注重操作過程中的管理問題,從而確保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本文通過深入調查和總結,認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應該重點關注幾個層面的問題:
企業監控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首先,在特種設備維修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偏重于追求職工的操作責任,對程序違章抓得很嚴,忽視了本質安全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對前期的預測工作,沒有進行系統的事前安全評價,或者做得還不夠。同時,對于監控的重點,側重于事后處理,而忽略了從使用、維修階段就開始抓安全。其次,有些企業缺乏安全管理明確的目標。憑經驗處理特種設備的安全問題,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抓瞎。同時,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還不夠嚴格,對對特種設備監控、預防事故及減少事故損失的措施不夠完善。所以,在企業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能夠更好地確保特殊設備生產的安全性。
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相關原則
在進行特殊設備的安全管理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經過本文的分析和論述,認為這些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特殊性的原則
由于設備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特殊性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家和相關的企業需要根據設備的特殊性,進而制定專門的管理規章制度,能夠盡量覆蓋特殊設備生產的各個方面,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各類標準,讓操作人員和企業監督者能夠有章可循;第二,由于特種設備的生產過程通常較為復雜,針對外協等生產廠家,最好可以介入外協單位設備生產的標準化問題,能夠推動生產流程和生產過程的標準化,能夠使得生產者非常容易地記住相關的注意事項,從而能夠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二)嚴格服從的原則
在進行特種設備的管理過程中,其管理制度不僅會影響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可能也會對國家的安全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遵循嚴格服從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對于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安全生產標準的員工給予獎勵,同時對于違反管理制度的行為給予嚴懲,從而能夠時刻警惕相關人員,嚴格遵守管理制度,確保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本質安全;第二,需要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對于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檢驗,對于操作中的不規范行為要及時指出,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
三、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為確保更好地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標準化,本文根據我國特殊設備的生產現狀,進而總結了促進生產過程完善的相關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體系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疏忽,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生產事故,雖然可以在事故發生之后對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相關的人員進行問責,但是仍然會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從源頭加強對預防事故的策劃和實施,顯得尤為重要。
在安全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是要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網絡。健全的管理網絡是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這一層面,筆者認為,企業應定時召開各部門管理人員會議,落實領導干部的安全管理責任,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的組織調度 ;其次,要組織開展各類培訓,適時針對特種設備安全進行現場巡查,提升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強調安全生產重要性;同時,要定期召開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或專題會議,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尤其要重點做好分析通報有關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其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是建立健全管理體系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要持續進行專業的培訓、科學考核,取得相應的操作證才能操作設備應成為企業安全管理的硬性規定。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結合實際,開展各類崗位操作技能競賽,提高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
(二)優化特種設備數據信息管理體系
實現企業特種設備數據信息的統一管理,是當前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的重要原則。企業務必要建立十分完備準確的特種設備臺帳,將其納入日常管理嚴格受控,在相當地成都中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沒有盲區。
其次,要高度重視特種設備的信息化管理,設置嚴格的流程,編制相關的軟件來實現設備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流程。對特種設備的型號、出廠編號、制造單位、投用時間及檢驗日期、使用部門和維護單位等信息進行跟蹤,使每一臺設備都能做到憑證使用。
再次,要完善各類記錄資料,對特種設備使用過程進行詳細數據采樣。在日常維護中,要對委托的維保單位及人員進行調研,對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做好記錄;在維修保養記錄中,要對故障信息、故障原因和處理依據等進行記錄,為后續保養維修提供依據。
(三)固化特種設備使用過程管理
把好特種設備采購“第一關”。對設備采購單位要進行嚴格廣泛的調研,落實比價制度,更要嚴格質量關,要確保特種設備制造、安裝許可證及相關資料齊全,質量可靠。;其次,要對運行中的設備定期進行檢驗檢測。相比其他普通設備,特種設備的檢驗標準和周期要更為嚴格,力度要更大,設備一旦存在隱患,要高度重視,按照要求逐級上報。,遇到緊急情況,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再次,要實現特種設備運行的表格化管理,可編制如《特種設備日常檢查記錄情況表》,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做好記錄,,形成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運行機制。
(四)提高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及考核,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工作。對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應經過專業的培訓和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方能從事相應工作。同時,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使其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能夠進一步提高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按照相關的生產標準進行生產,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論企業如何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J]. 商登峰,閆正芳. 煤礦現代化. 2005(01) .
[2]淺析制造業生產中的質量管理工作[J]. 鄧錦云. 科技創新導報. 2009(09) .
[3]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特種設備管理平臺架構設計[J]. 劉青春,秦學功,趙光輝. 石油化工設備. 2016(03) .
[4]張誠棟.淺談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14,08(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