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琰
摘要:本文針對中職語文教學不重視聽說技能培養的現象,闡明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加強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并講述了實施和加強口語交際訓練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 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口語交際教學,能夠增強學生與人交際的意識,提高運用普通話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從中職語文教學能力培養系統的整體性要求來看,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寫作教學關系密切,相輔相成,相互為用,地位同等重要。然而,長期以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重讀寫輕聽說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語文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由于傳統影響、應試教育等外部因素干擾,以及對聽說讀寫的內在關系不甚清楚,將聽說與讀寫割裂開,疏于聽說,結果必然事倍功半,教學效率不高。
中職校教育的本質在于為社會輸送服務、生產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因此語文科作為中職校重要的文化基礎課,必須要將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很多用人單位都將口頭表達能力列入招聘的條件,根據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關于“口語交際”的要求中明確指出:“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學會介紹、交談、復述、演講、即席發言、應聘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能夠根據學習、生活和職業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的表達和交流”, 對口語交際的教學進行了強化,突出了實踐教學,這正說明了在中職校語文教學中從最基本的聽說技能著手,加強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一、在中職校語文教學中加強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一)培養中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需要。聽說讀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綜合作用于學生。中職學生普遍基礎素質偏低,大部分來自農村,方言口音重,自卑膽怯,口語組織能力較差。結合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訓練口語入手,通過口語聽說技巧的訓練,培養學生準確理解和運用口頭語言的能力,加強聽說能力和良好語言習慣的培養,對其今后的發展和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中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生活、學習、職場的需要。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用有聲的語言形式,恰當、機敏地以聽說為表現形式來進行信息、情感交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現代社會每個人必備的能力,用處極為廣泛。現代社會不再單純看重個人的能力,既要競爭也要合作。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想法準確而恰當地表達出來,同時通過良好的溝通交際技巧贏得團隊的支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僅是人與人交流,人機對話也成為了廣泛的交際方式。面對機器說話,要求具有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語言更要準確簡潔,這就迫使中職語文教學的口語交際教學必須要加強,使中職生掌握和提高語文口語的基本技能。
(三)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是促進中職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語言是所表達的思維的結果,理解和表達都與人的思維密切相關,口語交際的過程就是思維活動的過程。中職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但交流時往往出現表達不清、詞不達意、顧此失彼等現象,考慮問題比較片面,思維與語言表達難以統一。通過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訓練,培養其思維能力,以促進其思維的敏捷性、準確性的發展。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和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我把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分為三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引出話題。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與人交流的興趣,并知道從哪些方面來交談。例如,練習介紹物件,可以分小組先把物件觀察把玩一番;要練習介紹最近開展過的活動,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活動進行回憶。這一環節時間不宜過長,要及時把學生玩和看的興奮點轉移到口語交際上來。
(二)在交流互動中練習聽說。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學生圍繞一個話題,暢所欲言,既談自己的感受,又對別人的發言作補充、評價,甚至進行爭論。在這樣的雙向交流和互動中,學生增長了見識,發展了語言,提高了應對的能力。這一環節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中心環節,要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的發言逐步深入,說的內容越來越豐富,還要因勢利導,善于發現學生中的典型加以示范,對出現的帶共性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為了讓全班學生都有更多練習的機會,可以采用小組交流、同桌交流等形式。
(三)總結點評。這一環節是練習的繼續和提高。在口語交際課結束之前,留出一些時間,對本次課進行回顧,總結一下學習練習的收獲,對表現好的和進步大的學生提出表揚,還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適當布置課后的語言實踐活動。
在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對學生實施口語訓練,學生聽講、朗讀、復述、回答、討論、口頭作文等等,都是口語交際的實際訓練。教師應當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根據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發表各自的看法,對重點問題進行討論,這既是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又是切實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三、口語交際訓練的方式也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實施
(一)先觀察事物后表述的口語交際
觀察事物后再進行的口頭表述。觀察的實施可以在課內,也可以在課外,可以觀察同一事物,也可以觀察不同的事物,表述則安排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做的是在學生觀察的方法上給予相應的指導,對學生提出觀察的要點,觀察的角度,引導學生有重點、有順序地觀察,如何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啟發學生多思考,發現事物間的聯系和異同,從而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教師設計好引導的思路,使學生談的內容層層深入。學生說的過程中,要注意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
(二)創設情境的角色扮演
創設情境,是設法把學生帶入某種假設的情境,如模擬接待客人,借書、打電話等,然后根據假設的情境練習口語交際。這種方式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容易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進行這種類型的口語交際訓練需要注意的是,想象要合理,說話要得體。
(三)聽故事進行口語交際
教師講故事,或者播放音頻,學生聽后對故事內容進行復述,或者交流由故事想到的內容,談談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在討論、辯論中進行口語交際
教師提出某個話題,讓學生談看法,發表見解。這對學生思維和語言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建議事先布置題目,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請教他人等方法提前做好發言的準備,教師可以做適當的提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發言的質量。
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提出的話題應當是學生熟悉和關心的,并且有討論價值的;對學生的發言不能要求過高,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使用禮貌用語,糾正不合適的語調和姿勢。
由于中職生的基礎和素質普遍較差,在實際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已有的聽說能力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切忌揠苗助長,導致學生反感,打壓了練習的積極性。口語交際訓練不應僅限于在口語交際課上進行,教師要加強口語交際訓練的意識,自覺地將它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并且口語交際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一些膽子小,不敢發言的學生,教師要多給予幫助和鼓勵,有意識地多給他們提高練習的機會,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的。
從加強中職語文科的口語交際教學入手,提高中職生的語文技能,提升中職生的整體素質,為中職生順利就業做準備,為其一生的發展夯實基礎和繼續學習打好語文底子。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楊文艷.交際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初探[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4,(01).
(作者單位:廣西動力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