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我國自從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以來,一直努力探尋著數學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大綱中也曾提出,要讓學生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把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抽象成為對數學問題的訓練。針對小學數學來說,特別小學高年級階段,所學的知識更具體、更豐富,在幾何方面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靈活運用空間感和深刻體會物體的立體存在感。本文旨在討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讓學生從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走出來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素質教育;心理素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貫徹素質教育,使學生能夠充分提高整體素質,是當前新課改模式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廣大數學老師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對教育的改革核心內容就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使他們通過學習數學知識受到一定的數學教養,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素質就可以從整體上提高全民的素質。
一、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主要的素質教育特點
1.素質教育的基礎性
小學數學是小學學生必學的一門課程屬于基礎自然學科,在對于小學學生實行素質教育中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素養和生理特征綜合考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著眼于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學習主體的自然素質出發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從根本上培養和發展學生最基本的素質。對數學素質教育應該重視訓練,這種訓練是雙方為了包括老師和學生,那么,我們小學數學老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對全套教材進行深入鉆研,將每一課時的數學訓練內容都有效的歸納入整體的知識結構中,對全班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接受水平進行詳細了解,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學習習慣結合數學教學的進度,設計出適合個體的訓練內容。
2.素質教育的有序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來說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每一階段的學習內容都有重點和難點,針對具體問題用具體方法進行解決,而不是根據統一原則對所有問題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學習是一個比較長的周期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點制定每一周的學習計劃、半月學習計劃、一個月的學習計劃、一個學期的學習計劃,以及全年的學習計劃,對在計劃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集中精力進行突破。素質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他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進行長期有序的培養。
3.素質教育的全面性
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就要體現在全方面,要全方面的來提高學生能力的發展,全方位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這些才是實行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能根據特殊性而對學生進行優等生和差等生的區分,更不能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進行對學生實施競賽教育,要從實際出發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得到成長和發展。
4.素質教育的延續性
教育是有延續性的,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過去的應試教育模式,因為應試教育模式中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提倡素質教育所能夠借鑒和發揚的地方。素質教育遵循的是在實際中發展,任何事物都是有特性和連續性的,任何事物也不可能遵循一成不變的規律,我們不能把過去已經采用過的對學生認識規律非常符合的方法和已經非常有成效的教學規律進行否定。素質教育是面向大方面的,在素質教育中,完全可以實行應試手段進行對數學教育的工作。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策略
1.加強對學生注重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的培養
對小學學生實行數學素質教育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的整體培養。小學數學特別是幾個方面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單純的針對學習內容進行理論上的學習,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能夠有效掌握數學教學大綱中所要求和理解的數學知識,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讓學生能夠綜合應用統計思想和轉化思想靈活對數形結合正確分析,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數學方法進行運算,使學生能夠用完善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著具體學習內容的分析與概括。可以說在對數學的素質教育中,科學文化素質是最核心的內容,課堂教學就是對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培養途徑,在對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集中精力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并在課堂上精心施教,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品德教育方面的教材,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品質正逐步完善。教師要對這些教材充分利用,對學生積極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辯證思想以及唯物觀,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對困難中能夠不畏艱難險阻,數學學習需要嚴謹的態度和積極的心態,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充分講解我國著名數學家在數學方面的成就和他們為這些成就所付出的努力,讓學生從心底生出民族自豪感。
2.打破傳統的觀念并樹立對數學教學的素質觀
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對他們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有創造的人。人無完人,每個學生在成長和學習中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使他們能夠在整體學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啟發使他們能夠擺脫心理的障礙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教學過程,能夠運用理解性的思維找出問題并給予有效的解答,這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所要樹立的素質觀。比如,在七年級上冊幾何教學中,教師可對:①收集一些公司或企業的標志圖案;②我喜歡的數學圖形;③為我班設計班徽這些問題,要求學生利用計算機完成。學生往往對這些問題積極性非常高,會非常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搜集相關素材,老師在上課前可以把學生收集的素材進行整理并在教學過程中為同學們展示出來,這樣既鍛煉了學生日常的實踐能力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3.教學中重視技能、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多方面的養成教育
我國已經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而在義務教育階段,對于小學數學的教材特別增加了實習作業這一特別內容,那么之所以加上這些內容,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利用過去學習過的知識充分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比如,在對直角三角形進行解析的那一章中,就對學生安排了實習作業內容,讓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去制作相關的測量器來測量物體的高度以及俯角、仰角等,這些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認為這類作業只是輔助作業而對這方面內容忽視。
針對教學方面來說,每個學科都有特別的教學特點和知識體系,而小學數學具備廣泛的應用性、嚴謹的推理性以及明確的結論性等特點。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應根據這些特征以積極的心態探討數學知識并結合素質教育的特點為學生傳授基本的技能和基礎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傳授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不如傳授學生學習知識的具體方法,有效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并讓學生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以獨立思考的能力加強對數學內容的學習。這些,都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三、總結
本文通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從素質教育的特點入手讓我們了解了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這些觀點以期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竇紅偉.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12-113.
[2]柴代軍.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個誤區[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1):9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