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姍姍
摘要:宿舍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是障礙學生生活、休息的地方,更是學生在寄宿學校進行自理訓練、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區域。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宿舍長,希望通過宿舍長的榜樣作用,帶動其他學生逐步提高自主管理意識,不斷改善宿舍環境,創造美好和諧的宿舍生活氛圍。
關鍵詞:中重度智力障礙 寄宿學校 自主管理宿舍
宿舍管理是學生自主管理的一種體現,在中重度智力障礙寄宿制學校,宿舍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能夠集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通過研究,筆者探索了提高智力障礙學生自理能力和自主管理意識的方法和途徑,以期增強智力障礙學生的責任心和榮譽感,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一、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宿舍管理的概況
1.宿舍管理的現狀
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是以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為主的寄宿制學校,教學內容以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為主,學生共86人。自2008年建校以來,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宿舍長,一方面,能提升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減輕教職員工人手不足的壓力。
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有宿舍長19名(男生13名,女生6名),每間宿舍住3~4名學生,宿舍長主要負責內務管理(如打掃衛生、物品擺放、室友行為問題的反映及約束等),定期通過評比,予以一定的獎勵。
宿舍管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常規檢查。每天早操時間,由一名教師帶領學生干部進行宿舍衛生及物品擺放等方面的檢查,并對當天的衛生情況進行打分,在午訓時間公布檢查結果;二是宿舍內務競賽。每學期開展一次,通過競賽的方式評比出優秀宿舍長,并借此機會發掘更多有能力擔任宿舍長的學生,促進宿舍管理制度的不斷更新與完善,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2.宿舍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中,智力障礙并伴有肢體障礙的學生較多,學生能力差異大,所以大部分工作只能由宿舍長自己完成,團隊合作較少。
第二,部分宿舍成員不珍惜宿舍長的勞動成果,不配合構建和諧的同學關系。如有的學生喜歡亂丟東西、破壞物品等,影響了該宿舍的評比成績。
第三,少數能力較好的宿舍長自我管理松懈,不但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還對其他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有悖于培養宿舍長的初衷。如學校規定午休時間不能把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回宿舍,但有個別宿舍長不遵守紀律,影響了其他學生的正常作息。
第四,近年來,宿舍長在看待評比結果上出現兩極分化:一種是不重視評比結果,責任心和榮譽感減弱,宿舍衛生狀況大不如前,宿舍長的管理作用也大大減弱;一種是過于看重評比結果,尤其是中等能力的宿舍長,得不到獎勵就鬧情緒,也不查找自身原因,不配合宿舍管理工作。
二、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宿舍的必要性
自主管理宿舍是特殊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過程,是社會實踐過程,也是學校勵志教育的體現。智力障礙寄宿制學校的生活相對封閉,學生外出實踐的機會不多,生活技能的訓練和自主管理意識的培養主要在校內進行,所以自主管理宿舍成為培養學生自理能力的主要途徑。
首先,宿舍是課堂的延伸,學生有機會在宿舍里實踐課堂學習的內容,如洗漱、如廁、洗衣服、打掃衛生、整理物品等。對于中重度智力障礙的學生,完成這些基本生活技能需要長期訓練,讓他們自主管理宿舍,能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水平。
其次,智力障礙學生的問題行為較多,運用自主管理改變學生的問題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對替代行為的差別強化,就是增加期望行為的頻率,減少不期望行為的頻率。如用學生打掃宿舍衛生、整理物品這些高頻率出現的良好行為來代替破壞、吵架等不良行為。
第三,自主管理對有情緒障礙問題的學生具有一定幫助。此類學生普遍內心自卑,缺乏融入團隊活動的機會,再加上被父母遺棄,養育環境頻繁變更,極度缺乏安全感。而參與宿舍自主管理,不僅有助于學生習得自理技能,還能培養其團隊合作意識。
最后,自主管理訓練是一個設定目標、自我監控、自我評價、自我強化的系統訓練。如將宿舍長的訓練目標設定為約束不良行為、安排工作任務、解決簡單的問題。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宿舍長進行自我觀察和記錄,并做出評價,教師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支持,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強化。
自主管理的歷程能促使個人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實現自我價值,這也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馬斯洛還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采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在智力障礙寄宿制學校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宿舍,正是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提高學生自主管理宿舍能力的方法
1.建設宿舍文化
宿舍在普通學生的眼里只是一個起居的地方,但對于中重度智力障礙寄宿學校的學生來說,宿舍就是他們的家,建設和諧、健康的宿舍生活氛圍,能讓他們體會家庭的溫暖。
第一,創建溫馨放松的集體環境,突出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自主選擇環境布置的主題,親手制作裝飾品,激發學生的成就感。
第二,整潔文明的宿舍環境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張貼有提示作用的圖片,如“保持安靜”“輕聲慢步”“不要亂丟垃圾”等標語,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生活的環境。
第三,營造和諧的宿舍氛圍,構建良好的同學關系,有助于發揮宿舍長的管理作用。因此,在處理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宿舍長運用恰當的方法,以包容的心態對待行為問題較多的室友。
第四,發揮宿舍的環境支持作用,在宿舍里張貼學生自理示范的照片,如七步洗手法、儀容儀表的整理、衛生清潔的步驟等,提示學生自理的方法,增強學生自理的能力。
2.完善評比和獎勵制度
在以往宿舍管理的過程中,評比對象主要是宿舍長,久而久之,其他學生逐漸失去了參與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提升整個宿舍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教師要擴大評比的影響范圍,不僅要評選出優秀宿舍長,還要評選出自理小能手、文明宿舍等,并將評比結果轉變成學生能夠看懂的形式。如用貼圖代替A、B、C分數制,不同的貼圖代表不同的分數。只有將宿舍評比與每位學生建立起關聯,才能促進學生團結合作,全面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和自主管理意識。
在特殊教育中,教師經常把獎勵作為一種正強化的方式,獎品(強化物)主要是食物、玩具、文具等。起初,這些獎品很受歡迎,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能力好的學生有了收入以后,對這些獎品就不感興趣了,獎勵的刺激效果減弱。因此,教師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獎勵制度。
3.開展以宿舍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自主管理宿舍的能力,展現學生的進步,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組織了一系列有關宿舍生活的實踐活動。
第一,開展宿舍自理能力競賽。以宿舍為單位,通過洗臉、刷牙、穿衣服、折被子、儀容儀表整理等項目的評比,對每位宿舍成員自理能力打分,再進行綜合考量,評選出“文明宿舍”。通過這種競賽,展現了學生的風采。
第二,開展宿舍趣味運動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師可設置生動活潑的游戲項目,如袋鼠蹦蹦跳、踩氣球、吹乒乓球等,以宿舍為單位參加游戲項目獲得印花,集齊印花兌換獎品,宿舍成員共同分享獎品。
第三,開展宿舍繪畫比賽。大多數智力障礙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繪畫成了他們表達內心想法的主要方式。繪畫競賽按宿舍分組進行比賽,由美術教師評選出名次,既鍛煉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
第四,開展到養老院為老人服務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由被幫扶者轉變成幫扶者,為孤寡老人整理房間,展示出自己獨立生活的技能。另外,學生還可以為老人表演節目,給老人帶去歡樂,也可以將親手制作的手工品贈送給老人。
4.重視個體內在認知因素
自主管理包含認知和行動兩個層面,通過個體內在認知改變外在行為表現,是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最根本的途徑。
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障礙學生受到外界刺激越來越多,再加上自身人格不健全,認知方面產生了一定的偏差,自我管理松懈以及不能正確看待評比結果就是外在行為表現。對于這一現象,教師應及時干預,通過談話、聊天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內心需求等,定期進行疏導(可借助社工的力量),將學生的認知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
能夠融入社會,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是每位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的內心需求。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須借助宿舍管理這一平臺,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讓他們能夠獨立自主,自強自信地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1]劉燁.馬斯洛的人本哲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2]李芳,李丹.特殊兒童應用行為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方俊明,雷江華.特殊兒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姚敏.淺談學生宿舍的學生自主管理[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