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
摘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使兩者有機融合,能夠在國際交流中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值得推廣。本文闡述了在高校英語教學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探究了在高校英語教學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希望有效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高校英語教學,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 導入 必要性 途徑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不同于中學,它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分析高校的英語課本,筆者發現,其教學內容更偏向于介紹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政治文化等,目的在于讓大學生更加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以便大學生能更好地在跨國際交流中運用英語。但是,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注意傳播外來文化,忽略了輸出中國傳統文化。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高校英語教師應將中國傳統文化導入日常教學,弘揚中國文化,將我國大學生培養成為繼承中國優秀傳統的高素質人才。
一、在高校英語教學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1.傳承民族文化,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國家發展建設的希望是當代大學生,高校作為培養高端人才的前沿陣地,不僅要保證大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更要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質,育人成才,通過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使命感,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2.融合中西方文化,提煉內涵精華
由于歷史背景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英語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吸收英語國家文化內涵的過程。在多年的英語學習中,大學生的思維已經受到英語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發生了一些轉變,所以在接受其他國家的政治觀點、經濟策略、音樂電影等內容時,部分大學生都持有包容性態度。正因如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導入,在文化對比中引導大學生發現中西方文化的區別,從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優勢,取其精華,升華自身。
3.教學生活化,提高英語綜合素養
文化教育其實是對生活中客觀事物和客觀真理的提煉,語言文化的學習主要來源于日常生活。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大學生能夠把英語文化學習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快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也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英語綜合素養。
二、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
1.增添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文章
高校英語教學使用的新版新視野教材中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篇幅較少,所以教師應添加一些能夠深刻反映中國文化內涵的內容。如教師可以講述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和典故的由來;或者選擇《論語》等古典名著英語版中的名篇進行教學。把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既能激發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又能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2.發揮英語教師的引導作用
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決定了大學生接觸的學習內容大部分由教師提供,所以教師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思維導向。因此,高校英語教師要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區別,引導大學生正確地看待西方文化。在課后,英語教師還可以讓大學生閱讀英文版的中國文學名著,以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內涵。
3.樹立正確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
近幾年來,受其他國家文化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盲目追求外國文化,甚至有部分大學生崇洋媚外。針對這一問題,高校英語教師應引導大學生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
三、總結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必要,這不僅能有效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而且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將我國大學生培養成為繼承中國優秀傳統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初志紅.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文化導入”的理論與實踐初探[J].高等農業教育,2003,(7).
[2]韓竹林.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的中西方文化導入[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0).
(作者單位: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