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偉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且具有多處的起源和多元化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深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促使農業的發展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模式,而是朝著科學、全面的方向發展。農藝作為農業科學發展的產物,對現代農業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大對農藝的研究力度,才能充分發揮對現代農業的作用,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文章通過研究現代農業的內涵,分析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提出創新措施,從而促進農藝在現代農業中的廣泛應用。
關鍵詞:農藝;現代農業;內涵;現狀;運用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各行各業也呈現出朝氣蓬勃的發展態勢,而農業作為我國的第一大產業,也在為適應社會發展而努力。不僅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學習和引用先進的栽培技能,也生產和使用了高科技的生產設備,整體上提升了農業高效、高質的發展。但是縱觀農業的發展狀況和國家國情,農業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也是與發展同步存在的,農藝的發展空間也有待提升。因此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要結合國家現狀和國情,也要與時俱進,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全面發展我國農業。
二、現代農藝的內涵
1.農藝在傳統的認知里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和技術對農作物進行篩選、培育等,通俗而言就是作物的種植技術。這種觀念是比較狹隘且缺少一定的科學合理性,那么針對現代農業來說,就是要運用發達的科學技術,依據高科技的生產設備和材料進行農業的操作,因此農藝與傳統技術相比,所包含的范圍更廣,層次更深,不僅包括了單一的農作物種植和培養,也涉及農、林、牧、副、漁等。
2.現代農藝以科學的角度進行詮釋就是運用現代新型技術和先進科技,滿足并規范農業相關技術在地域和時間上同步發展的技術要求。每個領域都要具備相應的技術和知識,以期達到該項目想要實現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農業及其相關的產業在生產過程中使所用技術和知識以及規范的要求緊密結合,同時對農業的不同種類和采用的不同方式相互借鑒和引用,并運用到具體的項目中去,通過農機操作,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而根據農業及相關產業所處的環境和時代不同,對應的相關技術也在不斷的改進,因此一個時代的農藝水平則可以折射出國家的國情和經濟實力。
3.農業是我國自古傳承下來的一項古老的經濟產業體系,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國的農藝也在傳統優質的經驗基礎上,通過結合當代國情,學習和吸收、借鑒了發達國家的一些先進知識和技術,從而使我國現代農業逐漸走向了科技化和現代化,現代農藝在現代農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明顯和重要,不僅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引領農業的發展方向,也極具操作性強的應用價值,促進農藝和現代農業的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的最高目標。最終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突破自然環境的限制。
三、現代社會中我國農業發展的現有狀況
我國的農業隨著世界經濟轉型和國家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和學習了世界各國的先進技術和知識,并在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鑒于我國的國情和傳統的農業文化,在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工作中仍然存在阻礙因素。
1.現代農業起步晚,農業技術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農業的發展速度快,無疑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在農藝的鉆研和運用上卻始終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常識性的認為農業不需要高端的人才和技術,但現代社會,技術和知識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加之多數農業的發展僅限于農村,其受經濟條件和環境的影響,無法落實對農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導致農村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工作困難。
2.對農業的關注不高,資金投入匱乏,沒有改進并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相比工業而言,國家對農業的關注和投入不高,農業的投資資金缺乏相應的來源渠道,資金比例也遠遠少于工業,而且國家相關部門也并未對資金的來源和比例進行統一管理,制定規范的運轉機制,從而降低了農業投入的使用率,致使農業的基礎設施準備不充分,且無質量上的保障,進而消減了對自然環境的抵抗力,其次,政府的整體規劃是從全局上指導農業的發展,并沒有將工作具化,從微觀上進行調控和管理,因此在財力和物力上都缺乏相應的支持,忽視了農藝對現代農業的作用,忽視了對農業人才的培養,不利于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3.農業主體地位低下,缺乏相關的科學技術知識。由于經濟壓力的增加,多數青壯年勞動人民選擇外出經商務工,致使農田逐漸荒廢,其次受大環境的影響,選擇農業科學的人寥寥無幾,造成農業人才的短缺,剩余的勞作的農民僅僅依靠長久積累的經驗進行農業單一的操作,缺乏專業的現代農業的科學知識和技能,難以使國家研制的農業科學成果得到廣泛實踐,因此形成了我國農業發展滯后的局面。
四、農藝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
現代農藝技術對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具有促進作用,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水平,同時也增加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和抵抗力,滿足了農作物的各類不同需求。
1.運用現代農藝技術,調整了作物之間的距離,有利于作物的生長。農作物的種植講究成長間隙距離、溫度和適應的環境。現代農藝技術,通過精確并調整農作物之間的間隙,并以科學的眼關結合作物的實際生長需求,從而促進了農作物的生長,實現了農作物產量增加的目的,同時也優化了其質量。
2.運用現代農藝技術,改善了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利于增加作物的抵御能力。因受自然環境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農業的栽培和種植以及產量都處于不平穩的狀態,通過運用現代農藝最新的科研技術和成果,有效的改善了農作物的外部生長環境,增強了作物對外部環境的抵御能力,充分發揮農藝的性能,有效的增加了作物的產量。因此在實踐應用中,此項技術在促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運用現代農藝技術,規范了作物的施肥環節,利于作物產量的增加。現代農業是以科技為指導的產業,對作物進行科學的施肥,也是現代農藝中的重要技能。作物如人,也要吸收不同的營養元素,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通過運用農藝相關技術,結合作物所處的地域和環境的不同,規劃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案,因地制宜,從而有效的實現了作物的營養均衡,促進了作物的生長,提高了產量,同時也節省了肥料的使用成本,避免了因過度施肥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五、結語
現代農藝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響現代農業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發揮現代農藝的作用,運用高科技的農藝技術,達到農業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代容《淺析農藝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
[2]何玉萍《農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探析》.
[3]劉桂云《淺談現代農業中農藝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