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利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網絡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給中學生帶來了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比如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眼睛近視加劇;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部分中學生營養過剩等。本文就從中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和對策幾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期推動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體質健康;互聯網
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特別是中學生時代,其是每一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關注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做的。縱觀我國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不容樂觀;不斷發展的科技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享受的同時,也給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一定的問題。例如:由于過度依賴電子產品而導致中學生近視、過度飲食不健康帶來的肥胖問題、運動量的減少導致肺活量不大等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注意。本文就從中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和對策幾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期推動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一、中學生體質發育的特征
人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和連續性,每一個階段都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又與前一個階段和后一個階段有必然的聯系。一方面,中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育都開始趨于成熟,最明顯的特征是第二性征的出現,男孩子開始出現喉結并且聲音嘶啞,女孩開始發胖病伴隨著性別特征的突出。[1]另一方面,中學生身體發育的個體差異性也在逐漸增強。這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每一位教師正是要了解中學生的這種差異,進而才能根據每一個同學的不同點,去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二、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
(一)國家不重視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
中學生的體質健康與國家的重視度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教育本來就有階級性,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都是為了培養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兼顧個人的發展。從我國中學的教育現狀可以看出,國家對和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息息相關的課程:體育課和藝術課的重視度不夠。因為在整個中學教育里體育課和藝術類課程的課時比是非常小的。本來就非常少的課時量再除去因天氣不適而取消的課時量,這樣一學期真正的體育課時量就更少了;雖然國家也有相關的政策促進中學體育的發展,但大多流于形式,沒有形成真正的監督力。
(二)學校不重視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
學校是國家政策執行者,能否吃透素質教育的精神,其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一方面由于我國發展不平衡給學校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障礙。例如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由于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勻,導致每一位學生享受到的教育也不同。特別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對于增進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體育設施等的投入較少,這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由于學校的不重視,也導致了體育課教師的尷尬地位,使一些體育課教師產生消極怠工的心理。這很容把情緒傳到給學生,可能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厭倦心理,從而不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也就不利于他們體質健康的發展。
(三)家長不重視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
家長對子女的愛首先表現在對子女的關心與照顧上。但是由于受國內就業和升學的雙重壓力,導致家長集體焦慮。很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幼兒園開始就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最終的結果是大家理論考試幾乎都是滿分,而體育測試卻不及格,身體素質嚴重不達標。比如根據一項對父母的期望值調查發現,74.5%父母期望孩子考取名牌或重點大學,說明重點大學和名牌大學繼續受到家長的青睞。而家長業余時間只有14.1%的進行體育鍛煉或參與體育鍛煉。從這兩個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家長受“大學決定命運。”的理念的影響,過度看重學生的成績,另一方面對孩子業余生活的正確引導與干預也較少;正是這雙重的原因,導致在家庭的層面上,中學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而被動的接受了父母強加給他們的“考上好大學就有好的工作”的觀念。如此種種,對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對策
(一)扭轉整個社會的思想觀念;
之所以出現現在的局面,其根本原因還在于整個社會意識的錯誤。整個社會都過分看重中學生的成績,從而忽視了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所以國家要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要使學校、家長和中學生個人認識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的健康是進行其它一切工作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使學校、家長清醒的認識到現在中學生體質的整體水平不容樂觀。在認識國情的同時,還要和西方發達國家及鄰國的青少年體質現狀進行對比,看到差距才能有緊迫性,才能學習各國的有益經驗和措施,為真正改善青少年體質狀況提供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2]要有效利用現代媒體手段,特別是微信、QQ、微博等現代傳播工具,擴大受眾,以提高社會對中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關注。加速整個社會思想觀念的轉變,進而推動中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
(二)積極推進學校體育制度改革
體育課作為學校中推進中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形式,在增進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教育的發展,特別應試教育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情況下,中學體育課越來越形式化。所以,中學應該積極創新考試制度,建立以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為目的的評價制度。在升學考試中可以適當加大體育在整個考核中比例,以引起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從而從根本上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所以,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一定要和教育改革一起考慮,使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學生體質健康不好的局面。
(三)積極應用互聯網的優勢,從多方面對中學生施加影響;
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遞速度和廣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可以利用中學生普遍喜歡網絡這一特點,通過網絡向中學生傳遞正確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很多中學生體質健康出現問題,大都和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的不正確有關,比如肥胖,大都是因為飲食出現了問題,肺活量不達標大都是平時的運動太少。所以,要增強中學生的體質關鍵還在于改變中學生自身的觀念認識。可以通過網絡,傳遞一些正反的案例,使中學生認識到,他們的某些行為在未來可能導致的結果。從而促使他們從“要我鍛煉”向“我要鍛煉”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中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總之,中學生體質健康存在很多問題,這要引起社會、學校、家長和中學生個人的重視。一方面社會層面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氛圍,為中學生增進體質健康做好榜樣。另一方面,要通過學校、網絡、電視等渠道,積極宣傳,以改變我們整個社會和中學生自身的思想觀念,從而重視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只有通過各方面的有機配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許瑞星.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J].當代體育科技.2014(04)
[2]賈麗娟,彭小偉.影響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教育學因素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