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花
摘 要:玉米作為我國最主要的幾大經濟作物之一,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據著極大的比例。但是一些病蟲害嚴重導致了玉米的減產,給廣大農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對于玉米常見病蟲害的種類及發生原因的學習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預防,更好的減少損失。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發生;預防
為了更好地預防玉米病蟲害的發生,我們根據已有經驗和現實條件,選取了幾種玉米的常見病蟲害進行研究,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可以受惠廣大農民,減少損失。對于常見的玉米病蟲害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養成預防的習慣,以預為主,防治結合,才能更好地幫助廣大農民增加產量,增加收人,更好地切合我國三農問題。
一、玉米大斑病
1.玉米大斑病的主要變現。從玉米的下部葉片開始產生逐漸向上蔓延危害上部葉片,進而危害整株植物。在發病剛開始的時候,葉子上先出現一些灰褐色或者青灰色的斑點,斑點像水滴狀,長5-10厘米,寬1厘米左右,并逐漸拓展,逐漸形成中間褐色邊緣青灰色的大斑。有的病斑更大,后期嚴重時在病班連成片是會導致葉片枯萎。在天氣潮濕的地方,整個植株會產生黑色的霉層。玉米大斑病在全國各地的玉米生長期都會發生,尤其是在氣溫20-32℃時最易發生。這是由于病原殘并沒有由于嚴寒而死亡而是在土地上越過了冬天,在第二年春天到來氣溫回升之后,開始危害玉米植株。在溫度,水分適宜的情況下,病原瘋狂危害植株,并借助風力傳播,導致更多的植物受到危害,使災害連成片,玉米大面積枯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2.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在玉米的種植時期選用的種子必須是可以抗病的品種,在發病初期,對發病的葉片及時進行清理,防止感染其它良好的葉片。對于病源的防治更為重要,對田地實行輪作制度,在合適的情況下可以提早進行播種,加強防治,要及時清除秸稈雜草等。玉米大斑病在玉米抽穗期左右發生,在此過程中一旦遇到合適的天氣環境,病害將會迅速發生,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藥劑防治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防。每隔一星期進行一次,一般來說2到3次就可以了。
二、玉米青枯病
1.玉米青枯病的表現。玉米的青枯病是玉米一個極為重要的病害,而它的產生極為復雜,是由多種真菌引起的。這種病害在玉米灌漿至乳熟期出現 ,乳熟至蠟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莖基1~3 節,變褐,腐爛。因此也叫莖基腐病或莖腐病。發病快的在1~2天內,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發育。植株的葉子逐漸變黃,干枯,這個順序是自上而下的,葉子出現青枯病,而玉米植株的桿部會出現一種水滴形狀的逐漸變成一條一條的褐色的斑點,但是這個斑點相較長勢良好的地方會產生凹陷。這個地方桿內部會變成空的里面變成褐色狀,而這就極易使玉米植株倒地。尤其是在濕度溫度較高的情況下,產生青枯病的地區會生長出白色菌絲和粉紅色霉層。
2.玉米青枯病的防治。在目前來說,我國對于玉米青枯病并沒有培育極好的可以深度抗病的品種,通常來說還是栽培種植方面和積極預防方面下手進行玉米青枯病的防治工作的。例如對于早期產生青枯病傾向的玉米及時處理染病的葉片;在玉米葉片過多時,要及時清除玉米的葉片,使土地可以更好的進行通風,而且也可以使玉米之間的濕度、溫度降低;對于玉米的種植要合理耕種,不要使植株的種植過于密集,使玉米之間不能很好的通風致使植株之間溫度濕度過大,從而極易導致玉米青枯病的發生。
在土地上進行合理的套種、輪種,例如玉米與小麥、玉米與大豆、玉米與紅薯、花生等其它經濟作物或者是蔬菜作物的輪種,這種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玉米青枯病產生的病原菌,可以極好的減少玉米青枯病的發生。對與玉米品種的選用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選用合適的、抗病性高的品種。例如北京德農鄭丹958號、農大108號等。
在玉米收獲后,杜玉殘留的玉米秸稈。雜草等要及時消除,現在要求玉米秸稈不能焚燒,所以可以選擇進行高溫堆制有機肥可以更好的殺死病原菌,同時可以反補土地,產生更好的效益。玉米生長后期對于只有玉米地要更好地進行耕種、培土,增強玉米根部的吸收力,加強玉米之間的通透性,并且有利于降低玉米地的濕度。這可以有效減少玉米青枯病的發生。
對于玉米的種子在種植之前要采用生防菌拌種,用咯菌腈(適樂時)或立克秀包衣種子或拌種處理。可以有效減少種子攜帶的病原,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要增施肥料尤其是優質的農家肥,這可以給玉米植株提供極好的養分,增強玉米植株的抗病力,減少青枯病的發生。用25%葉枯靈加25%瑞毒霉粉劑600倍液,或用58%瑞毒錳鋅粉劑600倍液喇叭口期噴霧預防。發現零星病株可用甲霜靈400倍液或多菌靈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500毫升。
三、玉米黑穗病
1.玉米黑穗病的表現。玉米黑穗病又稱玉米黑束病。主要表行在玉米生長的后期,一般來說一年發病一次不在復染,但是會造成極大的損失。發病早的玉米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發病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較健穗短,頂端尖,不抽花絲,整個果穗變成病癭,后期苞葉張開,內部黑粉散落后,殘留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似亂發狀。雄林早期受害,整個花序變為厚垣孢子團。與此同時會出現大量的植株不結果實或者出現結果實少的情況。這會直接影響玉米的產值。
2.玉米黑穗病的防治。一般來說玉米黑穗病的產生與當時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有著直接的原因。土地的溫度、濕度等條件是否不好,是否有利于玉米黑穗病的產生,我們對此要極為關注。要實行輪作的耕作制度,使土地可以休養生息,同時有利于滅殺一些病原菌。及時清理玉米地里的雜草,使玉米地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降低溫度、濕度,這對于玉米的黑穗病的防治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步。
四、結語
玉米在我國農業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極大,關于玉米常見病蟲害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及時準確的了解玉米產生的病癥,迅速采取措施進行救治,可以極大地降低損失,增加玉米的產量。關于玉米常見病蟲害的研究關系到千家萬戶,并不是一個小小的話題,而是利國利民的。對此我們更要保持敬畏之心,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從田間地頭出發,進行深入研究,培育優良品種,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減少病蟲害,增加產量。
參考文獻:
[1] 周晶.玉米青枯病的發生規律與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6,(3):106-107.
[2] 王智勇.玉米青枯病的防治要點[J].2016,(2):129-130.
[3] 魏文成.玉米常見病害的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