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文 許丁力 鄭成
摘 要 本文主要以目前流行的通訊網絡詐騙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首先,分析了該類犯罪的特征。其次,結合目前公安一線偵查實務提出幾點偵查建議。最后,根據犯罪的流程給出幾點預防措施建議。
關鍵詞 通訊網絡 詐騙 信息泄露 偵查難點 源頭控制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省指導項目,項目編號:201610329048X。
作者簡介:陳子文、許丁力、鄭成,江蘇警官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經濟犯罪偵查。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28
近年來,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多發,且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移動電話已成為群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針對互聯網和移動電話的犯罪也自然而然的增多??梢灶A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該類犯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從目前掌握到的信息來看,通訊網絡詐騙的犯罪數量在總犯罪數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占有較大比例,而是與其他類型犯罪相差不多,在總數中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有網安民警夸張的說,一百起通訊網絡詐騙,大概能有一起立案。這個數字讓我感到很震驚。雖然這個比例十分夸張,但是仍然能夠看出,該類犯罪的犯罪黑數非常多。
一、犯罪特征
(一)該類犯罪的絕大多數受害人的損失金額在千元到萬元不等
當受害人自我認為損失并非不能接受,而且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在這樣基本上看不到希望的案件上時,就產生了一些受害人不報案的情形,也就是所謂的犯罪黑數。事實上,通訊網絡詐騙的詐騙數額從數百元至數十萬元盡皆有之,甚至可能還有更小的數額,只不過受害人認為沒有必要追究從而不去報案。可以說,這樣的情形是占有一定比例的。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在一些社交軟件,比如QQ或者微信上,會有一些自己久不聯系的同學或者老鄉,聲稱自己急需用錢,能不能借點錢。借的不多,大多是借100到200元左右,甚至借10元20元的都有。在學生之間,借款100到200元或許還要問幾句情況,不會那么隨意的出借,但是只借10元20元的話,很多同學就會放松警惕,直接轉賬。殊不知,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大家的這種心理,廣泛撒網。雖然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轉賬,但是這樣的言語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讓大家相信的。這樣的受害人,并不會因為10元20元的損失而去報警,在得知自己被騙后,通常還會很無所謂,甚至會反過來安慰被盜號的同學,提醒他下次小心一點,不要再被盜號了。那么,這就導致了通訊網絡詐騙的犯罪黑數要比公安機關知悉的多更多。
(二)犯罪集團化
犯罪分子往往是一個團伙,分工明確。就電話短信詐騙來看,有些犯罪分子負責收集群眾信息,有些負責實施詐騙行為,有些負責取錢等等。事實上,該類犯罪也就是這樣的幾個步驟:
1.收集群眾信息
在當今社會,你需要注冊很多東西,而每一次的注冊,你都需要填寫你真實的身份信息等。一旦這些信息泄露,你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扔在大街上,所有人都能看你,把你看得一清二楚、徹徹底底。我原以為,公民信息比較難以收集。然而,事實情況并非如此。百元萬條,是“市場”上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價格條件。如果你是一名犯罪分子,還可以更加優惠,就好比是批發一樣。如此低廉的價格,令人難以置信。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這樣的價格還在不斷的下跌。在一個公民信息廉價到如此地步的時代,可見其公民信息泄露的問題是何等的嚴重。想要遏制此類犯罪,從源頭下手是不二之選。該類犯罪的源頭,就是公民信息泄露。這是一件非??膳碌氖虑?。
2.實施詐騙行為
在犯罪分子進行詐騙行為的時候,往往會用一些正常人看起來就很假的方式,因為詐騙實際上是一種“騙愚”行為。犯罪之所以會發生,與公民自身的防范意識低下脫不開關系。
3.盜取錢財
在盜取錢財的環節,時間通常而言并不會太長。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通過網絡刷取銀行卡內的錢財越來越方便。短則幾分鐘,長則一小時,銀行卡內的錢財就被盜取一空。在這樣短暫的時間里,受害人往往還來不及反應,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銀行卡賬戶里的錢被一點一點的取走。甚至有些受害人在遭受這樣突如其來的打擊時無法做出其他有效的行為來積極止損。事實上,該類犯罪一旦發生,只有在這個環節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止損。如果要等到案件被破獲,嫌疑人被抓捕歸案,那么被盜取的錢財多半早已被揮霍一空。哪怕是還能剩下一部分,也需要與該案的其他受害人按照被騙金額的比例進行分配,最后能拿到手的數額少之又少。只有在發現被騙的第一時間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才能夠將自身的損失降到最低。
4.ATM機取現
在最后的ATM機取款環節,也是偵查之所以難的最主要原因之所在。當犯罪分子將錢通過ATM機取出后,該條線索就斷了,嫌疑人就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消失,隱匿到現實之中,可能出現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三)犯罪產業化
該類犯罪已經不僅限于集團化發展,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產業鏈”,采用類似于流水線一樣的作業方式,但又略有不同。具體表現為:犯罪的各個環節分開,相互獨立。原本,傳統的通訊網絡詐騙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緊密相連,因此公安機關可以順藤摸瓜。如今,各個環節分開,專人負責收集公民信息、專人負責詐騙、專人負責盜錢、專人負責取錢,而這些人彼此間并無實質聯系,僅為合作關系。并且,負責收集公民信息的犯罪分子,并不僅僅將信息提供給一批詐騙團伙,而是同時向多個團伙提供信息;而相對的,詐騙團伙的信息來源也并不單一。在這一點上,實際上是形成了多對多的產業模式,給偵查帶來了更大難度,難以一舉抓獲一條鏈上的所有犯罪團伙,也就難以認定犯罪。
(四)犯罪地域化
全國有名的一個詐騙之鄉就是廣西賓陽。毫不夸張的說,這里就是QQ詐騙的聚集地。遍地電腦城,2900元Q仔標配,隨機附贈5個QQ號的賬號密碼等全套信息,甚至與出售電腦擁有相同MAC碼的電腦足有上萬臺,能使民警跑斷腿?,F如今,很多犯罪都呈現出地域化的特點,主要原因是一代傳一代,并且在這樣的小鄉村里有很多人需要這種能夠迅速“發家致富”的手段。據悉,像廣西賓陽這樣的通訊網絡詐騙聚集地還有很多,已經形成了“家族”,在此便不再一一列舉。
(五)犯罪形式多樣化
在多年以前,我第一次接觸和了解通訊網絡詐騙是通過一通電話。電話的那頭稱被騙者的孩子正在醫院搶救,急需用錢,趕緊往某某賬戶上轉賬。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陸陸續續聽到很多這樣的詐騙電話和短信。那時候,我認為,通訊網絡詐騙的手段就僅限于此。后來,經常聽說有中獎短信的詐騙等等。這些詐騙的手段和方式,在我現在看來十分的粗淺,我甚至認為這種詐騙手段早已被淘汰。然后,當我專門去了解的時候才發現,在生活中,依然是存在這樣的情況的,并且被騙的不在少數。細一想來,的確,當天災人禍突然降臨在自己頭上或者餡餅突然砸了下來,很多人會喪失最基本的判斷,從而在那種緊迫、短暫的時間里做出不明智的舉動。犯罪分子正是摸清了群眾的這一心理,才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騙取錢財。如今,犯罪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出很多種不同的方式。目前常見的手段有,冒充熟人、冒充老總、冒充客服人員、冒充公檢法機關、冒充稅務機關人員、網購詐騙、短信鏈接植入木馬等。犯罪永遠走在偵查的前列,與時俱進。
二、偵查難點及不足
通過了解,該類犯罪的破案率較低,且所破案件中有很大部分是同一團伙所為的多案,由一案得破而牽扯出的他案。案件之所以偵破難度大,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破案成本高
通常來說,一起通訊網絡詐騙的破案成本是以十萬計的。在這樣的條件下,導致了公安機關破案的積極性較低,客觀上也不可能做到有案必破。
(二)破案周期長
一起通訊網絡詐騙的案件,需要偵查的東西很多,從線上到線下,需要抓住每一個環節,使之能夠緊密相連,這樣才能順藤摸瓜的找到犯罪嫌疑人并抓捕歸案。這就要求偵查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不容得些許懈怠。很多證據可能在松懈的幾分鐘內被犯罪分子抹去,加大偵查難度甚至導致線索中斷偵查無法繼續。
(三)偵查人員有限
針對通訊網絡詐騙的偵查,專業性極強,需要專業的網偵民警進行追蹤調查,普通民警很難介入。而在公安機關中,網偵民警人數并不多,面對如此龐大的案件量,無法面面俱到,甚至連專心破一案都做不到。人手問題是該類案件難破的一大原因之一。
(四)證據難收集
該類案件的主要證據通常是一些網絡痕跡。然而,當受害人到公安機關進行報案,案件已發生多時,等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開始時,許多痕跡已被抹去。原本我認為,破該類案件關鍵在于跟犯罪分子搶時間,是網絡上的競速賽,然而在實踐中可以發現,證據的滅失是無法避免的。尤其是,一些高明的犯罪分子會采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方式進行犯罪。每進行一次大額的詐騙,就會將所有犯罪相關的設備全部銷毀,這樣就實現了在虛擬網絡世界的隱身,完成了其虛擬人格的滅亡。此外,該類犯罪要求偵查人員從線上一直追到線下,當犯罪分子從各地的ATM機上將錢取出的,實際上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宣告案件偵破失敗。
(五)案件止損率低
案件的破案率已經很低,但是看到案件的止損率,更是跌破了眼鏡。這些犯罪分子在成功的騙到一筆錢財之后便會在很短時間內將錢揮霍。只有一些大額的犯罪,能夠剩下不少錢財。這不僅是犯罪分子花錢如流水,也是因為犯罪集團化,導致分贓之后每人能分得的錢財不多。該類犯罪在破獲的同時,往往能牽出多起案件,犯罪數額不低,然而在抓獲嫌疑人的時候,公安機關能發現的金額卻很少很少。就是這些很少很少的金額,還要聯系受本案所抓犯罪集團詐騙的所有受害人,根據他們被騙金額的比例來進行分配。最終能挽回的損失千不足一。
(六)案件破獲的社會收益低
案件的偵查難度很大,但是群眾并不能理解。在群眾的眼里,每一個民警都是福爾摩斯、是包公。他們認為民警應當有案必破,尤其是自身財產受到損失,更是情緒激憤,恨不能民警當時就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破案率低和無能劃上了等號。在等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或許沒有等到意想中的案件得破,或許等到了案件破獲卻沒有得到想象中的損失補償。這些都是群眾對公安機關不滿,尤其在這類案件中對民警不滿的原因所在。
三、偵查手段
談到偵查手段,在目前的公安一線偵查實務中,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追蹤資金流水
該類案件最直接的線索就是受害人的被盜錢財的資金流向。這是偵查該類案件的第一步。該類犯罪由于沒有現實意義上的犯罪現場,因此也無法從中獲得有效信息。留給公安機關的唯一線索就是受害人的資金。任何的資金流轉都會留下痕跡,這就使得偵查人員有跡可循,這也是電子信息時代帶給公安機關辦案方面的便利之一。
(二)通過鎖定嫌疑賬戶,實施IP落地
目前IP落地手段較為成熟,一旦鎖定嫌疑賬戶,基本上可以實現IP落地。通過對涉案資金的流向進行追蹤,偵查人員最終可以鎖定進行操作的IP地址,對IP進行“落地”,將線上的追蹤轉移到線下,將線上對虛擬身份的追蹤轉換成為對線下真實身份的追蹤。
(三)調取ATM機取款監控
當犯罪嫌疑人到當地ATM機進行取款時,公安機關可以通過調取ATM機及其周邊道路監控,完成對嫌疑人的鎖定以及對嫌疑人來去路徑的追蹤。
就目前犯罪手段與偵查技術手段而言,IP落地雖然技術較為成熟但是卻無用武之地,真正可以在偵查過程中有所建樹的,是追蹤資金流水加上ATM機取款監控的配合。雖然鎖定的對象并不一定是犯罪團伙中的成員,因為可能是嫌疑人請他人代為取款,但是只要追查及時,通常可以縮小范圍,有助于鎖定犯罪嫌疑人。同時,應當關注的是,在監控中如果發現有嫌疑車輛,將會對案件偵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預防措施
不難看出,針對此類案件,目前并沒有什么成熟的手段可以進行及時的抓捕,因此要想降低此類案件的發案率,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
通訊網絡詐騙,歸根結底是一種詐騙。所謂詐騙,就是犯罪分子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欺騙,使受害人陷入錯誤認識,并基于錯誤認識做出不理智行為,進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群眾中廣泛告知,需要提高警惕,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謹防上當受騙。
(二)關鍵詞檢測
如今很多社交軟件已經初步做到這一點,例如QQ等,當你的聊天中涉及到錢財交易,便會自動彈出一條消息,提醒用戶謹防上當受騙。雖然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提醒的消息置若罔聞,但是也一定會有群眾因為這樣一句提醒而避免損失。那么再推廣一些,針對利用短信進行詐騙的犯罪,是否也可以做到這些呢?我認為,這是可以做到的。如今的社區民警經常通過短信向轄區內的群眾發送一些提醒和通知等,只要再結合敏感詞檢索,當轄區內的群眾收到涉及錢財交易的信息時,自動發送提醒短信。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群眾少受或不受損失。
(三)源頭控制
通訊網絡詐騙的源頭是公民信息的泄露,只要能從源頭上控制住,那么此類犯罪將消失大半。在現今社會,公民信息泄露的情況不僅沒能得到控制,反而是愈加嚴重與泛濫。越來越多的信息流入社會,成為犯罪分子的犯罪工具?;ヂ摼W的高速發展使得近乎每一個人都處在網絡的監控當中,從現實的牢籠進入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牢籠。這樣的網絡牢籠更加可怕,它無孔不入,滲入了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所有人都無所遁形。犯罪分子可以很輕易的通過得到的信息進行一系列的大數據分析,用數據包圍一個人,了解他的一切信息,以便于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從而達到騙取錢財的最終目的。
(四)及時止付
侵財類案件最主要的損失就是錢財的損失,通訊網絡詐騙也屬此類。因此,及時止付顯得至關重要。只要能夠做到及時止付,那么受害人的財產權益就得到了保障,犯罪分子的違法目的就不能得逞。目前,我國正在推行止付平臺,專門針對通訊網絡詐騙而開設的網上止付平臺,24小時有效。事實上,在沒有這樣的止付平臺前,受害人也可以通過及時打電話給開戶行凍結賬戶的方式來達到止付的目的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針對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公民自身的防范意識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如果公民意識不能得到提高,只有通過國家加大對公民信息泄露的防治來降低該類犯罪的發案率,除此之外的其他方法都無法做到顯著改善我國該類犯罪的現狀。當犯罪已經發生,要冷靜,積極采取有效手段及時止付,只有這樣,才能把自身的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馬鳳實.電信詐騙的現狀及危害.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6(6).
[2]肖清華.電信詐騙機制及防控措施分析.移動通信.2016(19).
[3]丁寒.新型電信詐騙犯罪打防探析.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
[4]褚乾昆.電信詐騙犯罪中追贓問題研究.凈月學刊.2016(5).
[5]楊曉寧、黃麗娜.我國大陸地區電信詐騙新特點及偵防對策.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6(4).
[6]蔡衛寧.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偵防對策研究.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