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慶森
營林建設、種子培育、資金管理、市場考查等工作都是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技術性。部分人沒有實現對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充分認識,認為營林生產管理工作只是單純的對林木進行種植管理。近些年來我國市場對林木增長需求量的增長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營林生產規模也在在進行不斷的擴大,在這種大環境與大背景之下,加強營林生產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在真正意義上促使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發揮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一、當前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1.管理方式過分依賴于人工管理
管理人員是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該項工作的貫徹落實有直接作用。部分營林生產單位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將管理工作全權交給管理人員負責,這不僅會給管理人員帶來繁重的工作壓力,同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管理工作質量下降。因管理人員工作量較大,無法實現對各項工作的兼顧。引起上述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種,我們主要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并進行仔細分析。
(1)人工管理是現階段我國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這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與需求,在短時間內我們還不能實現對該種方法的有效改變,需要長期的發展過程。
(2)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手段被廣泛運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這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信息化設備認知程度不夠的現象普遍存在于經營者與管理層當中,最終導致高科技產品不能實現與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
(3)營林生產工作人員沒有實現對自身能力是的有效認知,對于營林生產的設備以及技術根本不能掌握,這不僅對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消極影響,同時對相關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有阻礙作用。
2.管理重點偏向于資金管理
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在保證營林正常生產運營的同時,使營林生產的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但是,在營林生產實際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對資金管理十分重視,反而忽視了營林生產的前提環節,即樹種的培育、市場需求的考察等。盲目的偏向于資金管理,看起來好像整個營林生產的投入資金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實際上由于前期沒有做好市場對各種林木資源的需求量,往往會導致營林生產的林木在銷售中吃大虧,再加上樹種培育不好,林木質量上有問題,使營林銷售雪上加霜。
二、先進的營林生產管理手段
1.人工管理與高科技產品相結合
計算機設備、信息傳輸設備、監控設備、通訊技術等高科技事物,目前已經開始在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中得到運用和檢驗。比如,林場的管理,可以通過監控設備來收集營林內各點的實時情況,將監控信息通過信息傳輸設備發送給計算機,并在計算機上顯現出即時監控畫面,一旦出現林木起火,或是有盜伐人員進入,計算機經設定程序分析后,對預警裝置下達指令,預警裝置響起,管理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
2.互聯網與市場需求相結合
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在網絡上獲取、發布各種信息,而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當中,就包含對市場需求的考察內容。因此,營林生產管理對林木資源市場需求的考察,是可以將其與互聯網相結合,而國內外很多營林生產單位、企業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平臺構建、信息分享等。各地木材價格、品種、數量清晰明了,林木資源價格也能直接體現。所以說,隨著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營林生產管理工作在市場需求考察方面必然會加大對互聯網的依賴。
三、提升營林生產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1.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
根據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質而言,管理人員仍將是管理工作的中心,所以說,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管理能力依然是影響營林產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因此,營林生產單位或企業,必須要高度重視對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通過營林生產管理知識講座和置辦相關管理書籍等,讓管理人員不斷豐富管理經驗,并將好的管理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促使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另外,還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每個管理人員都應當明確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與相應的管理責任,使管理人員主動積極的參與到營林生產管理工作中。
2.完善管理流程與管理標準
根據營林生產的規模大小,以及可以使用的管理設備,營林生產單位、企業要不斷完善管理流程與管理標準,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營林生產管理流程要滿足本單位、企業營林生產的基本要求,能夠帶動營林生產工作的開展,避免重復管理或管理遺漏;二是管理標準要符合營林生產現狀,參與管理的工作人員在實際管理中,要將管理標準落實到位,而不是泛泛而談;三是管理標準應當與管理流程相配合,使之成為管理人員進行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堅實保障。
3.堅持營林生產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與全面落實,對營林生產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每一個參與營林管理工作的工作者都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重視營林生產的種植、輸出平衡,根據市場的具體需求,科學管控營林生產規模。簡單來講,營林生產應當堅持經濟效益與林業生態相結合,實現集約化、科技化、專業化經營管理,從而保證林業資源的輸出供給,與林木再生數量保持基本平衡,使可持續發展觀得到實際落實。
四、總結
營林生產管理工作貫穿于營林生產的整個過程中,管理效率的高低將影響到營林生產的生產能力與經濟效益,廣大營林生產管理人員應當重視并解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將人工管理與高科技產品相結合,運用互聯網來獲取市場需求信息,通過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完善管理流程與管理標準,堅持營林生產可持續發展觀,與時俱進,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經驗交流與學習,從而實現國內營林生產單位或企業在管理上的工作效率提高。
(作者單位:157100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