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君 劉曉娟
悠悠書香傳家風
文/楊君 劉曉娟

周文敏和家人談論讀書心得
2014年4月,首屆全國“書香之家”大會上,西安市長安區周文敏家庭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授予全國“書香之家”稱號。現年89歲的周文敏,1949年6月參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雖然只讀過4年私塾、4年初小,但投身革命后,堅持學習工作,堅持以書傳家,成為方圓十里頗有名望的讀書之家、學習之家、創作之家、成才之家。
早期參加革命時,愛讀書的周文敏主動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時事政策,樂于接受新文化、新知識,迅速成長為新中國農村基層政權的骨干力量。在職期間不但擔任過原長安縣轄區的鄉長、團區委書記、區委副書記、區委書記,縣文化科副科長、縣委辦公室主任、統戰部副部長兼政協統戰部正部級調研員等基層機關領導職務,而且被組織委派擔任過紡織廠、造紙廠廠長。
離休后,周文敏進一步擴大學習面,深化地方志研究和佛學經典研究,訪名家,進深山,走寺廟,挖掘古長安各大寺廟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內涵,不斷寫出專業性和可讀性兼備的文章,并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匯集出版了《長安佛寺》一書。因為影響大,需求量大,兩年之內此書得以再版。
周文敏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和創作精神給自己的老年生活帶來許多快樂,也給接觸他的人甚至整個社區生活賦予了正能量,對于宣傳美麗陜西、文化西安做出了積極貢獻。《長安佛寺》的二次出版,佛教界普遍認為周老先生“功德無量”,來自西安、咸陽、寶雞、安康上門求教和求書者極為普遍,更有臺灣、澳門等地的朋友輾轉上門索書。該書不但在當地媒體有很好的評價,《北美時報》《澳門日報》也對《長安佛寺》一書作了推介。周文敏先生的《長安佛寺》和《八十抒懷》均被陜西省人民政府魯迅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長安區圖書館收藏。
周文敏自己愛好讀書學習,并以此作為教育子女的一種手段,取得了很大成功。
周文敏的大兒子周養俊,原是西安市電信局鐘樓分局一名普通的架線工,平時無論工作再苦再累,從不停止讀書學習,并堅持業余文學創作。經過不懈努力,成為陜西郵政公司高級經營管理工作者、西安郵電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作協會員、中國郵政作協副主席……目前出版有《那些事兒》《長路短歌》《絮語人生》《雕刻記憶的海》等12部文學作品集,合著、主編著作多部,是第五屆冰心文學獎、第三屆柳青文學獎、中國當代散文獎的獲得者。曾被評為全國郵政工會先進工作者、陜西省十大杰出工會干部等。2011年被評為全國職工書屋建設先進個人。
二兒子周旭,原是西安微波廠的一名普通鉗工,工作之余堅持自學畫畫和創作,后考入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分配到西安晚報社當美術編輯,后被國務院相關部門借調到北京工作。代表作品有連環畫《江上青烈士》《陳云》《習仲勛》《于右任》等大型作品,著有《從城墻到紅墻》等,被海內外媒體譽為“當代宮廷畫師”,于若木、鄧六金等革命老前輩都對其人和作品給予高度評價。目前兼職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機關書畫研究會顧問,加拿大國際視覺藝術中心總監,是“三秦英才”“國家杰出貢獻獎”、國際書畫藝術展金獎獲得者。
三兒子周折,原名周俊峰,下鄉招工入兵器205所。本是研究室一名普通助理員,通過讀書自學逐步成長為具有大學學歷、在全國兵器工業系統和陜西省有一定影響的宣傳思想工作者,在文學、新聞、書法、國畫創作方面均有一定造詣,曾獲全國產業新聞、陜西省“好新聞”、陜西省首屆職工文學征文大賽等大獎。在多年研究中國歷史的基礎上,先后出版有《中國歷史上的娃娃皇帝》《白馬銀槍小羅成》等兩部歷史專著。合著和主編有《中國歷史傳奇人物叢書》《中國少兒美術教學優秀論文精編》等10多部文學、理論專著,書法、國畫作品多種刊物作過專題或專版介紹。陜西省作協、書協會員,陜西省職工作協理事。1995年曾獲得陜西省讀書成才先進個人。
四兒子周正,是原長安縣首批公開招干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公安干警,少年時期即隨著名畫家楊曉陽和二哥周旭學習國畫,工作之余數十年堅持不懈,目前已是比較有影響的中國畫人物畫家,國畫作品在多種媒體上發表,并參加過多種畫展。
讀書對于四個兒子的成長和幫助,其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周文敏的三兒子周折在《永恒的財富》這篇文章中,描繪了工作之后“和錢結了怨仇,留足吃的抽的,都送給書店買了書,買得書價直漲”“繃緊了腰帶再買”“書箱便占去屋子一大角,鞋卻三年一雙舍不得扔,四季腳上不變樣”的買書、讀書生活狀態,贊揚了書能“使老成重歸純真,使天真走向成熟,使絕望看到希望,使輕飄落到實際,使不古返璞歸真,使勢利得以凈化”的偉大作用。
周文敏數十年保持著讀書學習的良好習慣,而且保持著購書、藏書的良好習慣。特別是在離休之后,每年都要拿出離休費中的一部分訂刊、訂報、購書,發現有好的文章、有用的文章及時向家人和朋友推薦分享。目前,周文敏家有藏書500冊以上,四個兒子家藏書籍均在1000冊以上。受益于讀書的兒子們深知讀書學習對于社會和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性,以報恩之心一直在做書籍公益事業。長子周養俊曾向師村小學、西安郵政大學、陜西省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多次捐書,達數千冊。次子周旭為師村小學捐書兩次數百冊。三子周折先后向秦川幼兒園、陜西省圖書館捐贈書籍,并通過省圖書館向貧窮山區學校捐贈書籍近千冊。
周文敏先生勤能補拙、以書傳家的做法是成功的,但他仍謙和地說:“是幾個兒子比我有出息。是國家富強了,社會發展了,大家的經濟條件和文化生活需求增強了,讀書更有條件了。”他表示要“身體健康活到老,孜孜不倦學到老。”他計劃下一步要把全家的富余書籍都集中起來,為老家專門建立一個讀書室,以書濟人,以書育人,以書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