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利
摘 要:城市是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基地。體育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相互之間有著促進作用。城市的持續發展能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而體育產業發展則是城市進一步得到發展的原動力,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兩者的互動關系確實存在,但卻并未得到社會各個領域的準確認知。通過對這一問題展開針對性分析與思考,以求發揮出兩者的互利關系,促進雙方發展。
關鍵詞:體育競技;城市發展;互動關系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4-0068-01
體育經濟與單純的體育行業發展理念是有一定區別的,是我國社會整體經濟體系中的重要部分,長期以來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趨勢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但在當前商業為重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之下,我國體育經濟的價值并不能很好體現出來,對于城市經濟發展也無法起到更加積極正面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中將展開分析,為確保體育經濟與城市協調發展提出建議。
一、體育經濟概述
體育產業作為關乎國家形象、國家經濟、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環節,在我國整個社會體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除去競技活動之外,在社會上體育產業的實際作用卻并沒有得到真正明確的體現。這就要求體育產業將其發展理念更準確地傳播出去,在宣傳全民體育事業的同時,也要體現出體育事業的經濟效益,讓體育事業與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這便是體育經濟。體育經濟是與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發展分支,是一種經濟運行的模式,是一種具有特殊性的經濟運行體系。體育經濟的發展與國家的未來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國家綜合實力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無論是體育領域還是國家的其他各個領域,都應當對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進行深入思考,并確保發展體育經濟的真正意義體現出來[1]。
二、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互動關系問題分析
(一)定位認知不明確,導致體育經濟理念缺乏理解
談及體育領域,社會上多數人的認知都是國家性的體育經濟,以及平日的休閑體育。但是以許多發達國家的實際發展來看,體育產業,即面向社會供給體育產品與服務的商業性體育理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便早已隨職業體育興起以及民眾對體育的熱愛而成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
(二)體育發展形式單一,導致體育行業與經濟結合不全面
所謂體育經濟,是由正面的商業化體育運作模式所帶來的體育發展趨勢。無論是經濟上的促進作用,還是思想上的激勵作用,都包含在體育運作所帶來的效益之內,國外多數商業體育團隊便是這樣的發展方向,致力于利用商演、廣告宣傳等形式來引起群眾對于體育行業的重視,并且以明星運動員的偶像效應引起社會上更多民眾對體育領域的興趣。
(三)體育經濟發展與社會整體發展促進作用得不到明確體現
我國體育領域的整體發展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相關聯,但就當前趨勢來看是并沒有得到明確體現的。雖然我國鼓勵全民健身,對于大型競技的重視更大,但這些都只是起到形式化的作用,與社會整體發展的關聯雖然始終存在,但是卻無法明確體現出來,即體育領域還尚未成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 [2]。
三、體育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互動關系改善策略
(一)明確體育經濟定位,保證經濟促進作用的發揮
要確保民眾對于體育產業與國家利益關系的明確認知,就應當先確保體育行業經濟定位的明確性。實際上,體育經濟的整體概念與我國當前的體育發展趨勢相比是更傾向商業化的,即將體育與經濟關聯起來。但國家由于并未意識到體育產業可能為國家帶來的除名譽及地位以外的經濟利益,這樣自然也無法讓體育產業對于國家發展的促進作用發揮出來,所以針對體育領域的經濟促進作用應當有更明確的認知,讓體育的商業性優勢體現出來。
(二)豐富發展模式,打破發展限制
我國體育領域發展的整體趨勢始終是以大型競技與調動全民健身為主,目標正確,但是發展模式卻是受限的,似乎將體育與經濟效益聯系起來就是不利的發展趨勢。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實際上體育行業經濟化的發展模式能夠促進國家整體的發展,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促進全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以這樣的角度來看,體育領域發展模式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更加商業化的運作模式讓體育經濟的意義真正體現出來,對確保體育產業經濟促進作用的發揮是十分有利的。國家體育管理部門可以利用宣傳片、宣傳海報、宣傳講座等形式,確保對商業化體育行業運作模式的優勢進行宣傳,并建立起商業化體育隊伍,招收素質優秀且有帶動作用的偶像化選手,確保偶像效應的作用發揮出來,引起國內民眾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視,并調動起全民的運動精神;亦可制作出體育相關的文化產品,如動畫產品、影視產品等,讓體育精神可以影響到更多人,這是讓體育精神及發展促進作用得到最大化發揮的重要渠道。
(三)以體育經濟發展促進體育與社會發展的關聯
我國體育領域,是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對于這一點,國家不但要有明確的認知,還要讓體育經濟的作用真正體現出來,確保體育行業與國家發展有更密切的關聯,并讓民眾也對這樣的趨勢有明確了解,才能體育經濟促進經濟。以美國的發展為案例。在美國,體育領域與社會各個領域相比,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都是十分可觀的。美國依靠體育產業所創造的經濟總產值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是毫不遜色的。這便是體育發展能夠為國家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我國體育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加快,體育產業也在迅速的發展,被譽為我國的“朝陽產業”。只有當前國家給予充分重視,進一步強調體育行業的發展,為體育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確保其與國家經濟發展的緊密關聯進一步體現出來,才能讓體育經濟的產值在國民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從而確保社會各界更加關注[3]。
參考文獻:
[1] 郭雪梅,張平.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認知[J].財會研究,2010,(2):72-74.
[2] 張云,張黎.淺談體育經濟與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和諧發展[J].商場現代化,2008,(31):352.
[3] 宋偉.體育與我國城市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6):736-738.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