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斌強


摘 要: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利用水和乙二醇能夠很好地與乙醇進行互溶的特性,從而可以使碳酸鹽中的水和乙二醇與碳酸鹽進行分離,接著利用氣相色譜儀作為檢測儀器,采取氣相色譜法對互溶過后的乙醇溶液作進一步的乙二醇含量分析。這樣就能夠避免通過使用氣相色譜法直接檢測碳酸鹽原液中的乙二醇時,而給氣相色譜儀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經過實驗證明,此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偏高、相對誤差較小、重現性也比較好。
關鍵詞:碳酸鹽 乙二醇 乙醇 分離 氣相色譜法
中圖分類號:TQ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a)-0073-02
乙二醇,又被稱作為甘醇,具有無色無臭味、有毒性、沸點高等特點,呈液體狀態,其能夠跟乙醇、水、丙酮等很好地相互溶解。在一些有著特定生產工藝的化工企業里,會根據嚴格的生產要求定期對碳酸鹽吸收液中的乙二醇進行含量測定分析。如果測出的乙二醇含量偏高的話,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就很容易引起碳酸鹽起泡,進一步會導致氣體中帶著液體,而進入到生產反應器里的碳酸鹽溶液會影響里面的銀催化劑。
生產上分析碳酸鹽中乙二醇含量比較常用的方法是直接用碳酸鹽原液采用氣相色譜法來檢測,然而因為含有碳酸鹽,所以,容易有鹽的結晶出現在氣化管。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日積月累的疊加,就會很容易使色譜峰有拖尾現象產生,從而對氣相色譜儀的精確度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分析結果。與此同時,結晶鹽也會比較容易被帶進色譜儀的色譜填充柱,進一步對色譜柱帶來影響形成堵塞。
為了能夠解決碳酸鹽的問題,研究者們試驗了各種辦法,但是效果都不佳,直到在進行對碳酸鹽、乙二醇及水分別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后的結果進行分析時發現,無水乙醇與水、乙二醇竟然有著相互溶解的特性,而碳酸鹽則幾乎不會溶解在無水乙醇里,所以,研究者們利用水和乙二醇能夠很好地與乙醇進行互溶的特性,從而可以使碳酸鹽中的水和乙二醇與碳酸鹽進行分離,接著利用氣相色譜儀作為檢測儀器,采取氣相色譜法,對溶解過后的酒精溶液做進一步的乙二醇含量分析。
1 材料與檢測方法建立
1.1 儀器與試藥
氣相色譜儀設備選用型號為安捷倫7820A氣相色譜儀、明尼克不銹鋼填充柱、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配備7820A工作站,實驗過程中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軟件的電腦,載氣使用高純氮氣0.55 MPa,燃氣使用氫氣0.3 MPa,空氣0.4 MPa。標準樣調配需使用優級純乙二醇,取0.4 g左右(稱重時需精確到0.000 2 g)放入到100 mL的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進行稀釋,直到到達100 mL刻度處,調配成含有乙二醇的乙醇標準溶液,此時標準溶液配制完成,實際配制含量為4.04 mg/mL。
1.2 檢測方法建立
將配制好含有乙二醇的乙醇標準溶液,通過氣相色譜儀的進樣裝置進行氣化后,被載氣高純氮氣帶著進入到填充柱,在填充柱里乙二醇與乙醇溶液分離,再使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記錄下乙二醇的峰面積,最后使用外標法進行定量分析。
在使用氣相色譜法進行碳酸鹽中乙二醇分析時,需按照一定的條件調整相關的儀器設備,當然根據不同的儀器可以做適當的調整變動,進而獲得適宜的分離度。對柱箱的溫度設定,可以先將溫度升到150 ℃,保持2 min后,以20 ℃/min鐘的速度進行持續升溫到200 ℃,此溫度保持5 min,這個過程會運行共計10 min。同時,氣相色譜儀進樣口的溫度設定為250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溫度設定為250 ℃,設定的進樣量為5 μL,載氣流量設定為30 mL/min。
等所有色譜檢測操作條件都設定好后,在電腦上選中文件中的方法,并命名為碳酸鹽中乙二醇的分析。待此方法選定后,用注射器取標準樣品5 μL,快速地從進樣口注入,儀器進行一系列過程分析,等自動結束后,查看最終結果并記錄保留時間。如此過程連續分析不少于3次,將這幾次分析的保留時間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結果數據,選中校正中的峰、組成分,輸入標準保留時間、物質名稱,且在標準乙二醇質量值處錄入0.020 2 mg。然后點擊文件中的方法“碳酸鹽中乙二醇的分析”并進行保存,如此檢測方法就算建立完成了。
2 回收率試驗
回收率,主要考察的是所建立的樣品處理方法是否能夠完全將待測樣品中要分析的成分提取出來,回收率好的話則方法成立,回收率不好的話,就表明此檢測方法還不夠理想,需要做進一步改進,故文章采用回收試驗法以驗正以上所述改進的碳酸鹽中乙二醇分析方法成立。檢驗文章所述的改進了碳酸鹽中乙二醇分析方法是否可行,我們也需做回收試驗,先調配若干量的與實際碳酸鹽組分相同的碳酸鹽溶液,取適量的色譜純乙二醇往已稱取好準確質量的碳酸鹽溶液中放入,混合搖勻,如此含有標準乙二醇含量的碳酸鹽溶液就已經配制好了,而混合液中的乙二醇含量要盡量接近其實際含量。接下來就要分別稱取不同質量的上述碳酸鹽溶液,進行色譜乙二醇含量的檢測,再對得到的乙二醇毫克數進行含量計算,得出碳酸鹽溶液中乙二醇含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上述公式中,W為樣品注入后色譜所顯示的乙二醇含量,單位mg;m為稱取含乙二醇的碳酸鹽溶液的質量數g;V為樣品稀釋體積,100 mL;V1代表移取樣品的體積數,5 μL。經過實驗對標準含量的測定后,最后得到的數據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回收試驗數據我們可以確定,利用無水乙醇將碳酸鹽中的乙二醇及水進行溶解,再接著對乙醇溶液進行乙二醇的色譜分析,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回收率,同時分析的相對誤差也比較偏低。
3 樣品檢測分析
稱取3份不同量的生產過程中用到的碳酸鹽溶液約5 g左右(精確到0.001 g),分別放入到100 mL干凈的燒杯里,然后用1+1的硝酸溶液中和,使得其pH值接近7.0,再將適量的無水乙醇加入進來并混合均勻,使得無水乙醇能夠很好地溶解掉碳酸鹽中的水和乙二醇,而此時的混合溶液會出現渾濁現象,將混合溶液進行過濾后的溶液裝于100 mL大小的容量瓶中,同時使用乙醇多次洗滌沉淀物,并將洗滌得到的溶液一并裝入到100 mL容量瓶里。再將容量瓶在水平方向進行晃動。最后用乙醇稀釋直到100 mL刻度處,搖勻。接下來就是進行樣品分析了。待選中方法“碳酸鹽中乙二醇的分析”后,用注射器取已配制好的定容的乙醇溶液5 μL,然后快速地從色譜儀進樣口注入,待色譜儀自動結束分析后記錄下乙二醇質量MEG.通過計算后可算出碳酸鹽中乙二醇的含量,分別進行3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8.84%,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4 結語
綜上所述,無水乙醇對碳酸鹽中的乙二醇的溶解程度是整個實驗的關鍵部分,最終影響著分析結果是否準確,所以,在進行第一次溶解后的后續無水乙醇洗滌沉淀物過程中不能量大,要分多次少量地進行洗滌,最終保證沉淀物中的乙二醇能完全溶解于乙醇中,不但減少了對氣化管的清洗工作,延長了色譜填充柱的使用壽命,同時此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偏高、相對誤差較小,是用氣相色譜法進行分析碳酸鹽中的乙二醇含量中算是比較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化工企業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方法》編寫組.化工企業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83.
[2] 鄧勃.分析化學詞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3] 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油化學分技術委員會.GB/T 4649-2008,工業用乙二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4] 夏玉宇.化驗員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