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君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傳輸設備在運行維護中接地處理的種類以及要求標準,并從實際使用層面出發探討傳輸設備接地中存在的問題與引發原因,列舉出幾點建設不規范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解決此類故障問題的有效措施方法,幫助提升傳輸設備運行維護中接地系統的穩定性,保護通信傳輸設備可以安全高效的使用。
關鍵詞 傳輸設備;運行維護;接地問題
中圖分類號 TN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07-0062-01
1 傳輸設備接地的種類及其要求
1)設備接地種類。傳輸設備運行期間為解決電磁干擾問題,會對其進行接地處理,比較常見的接地處理類型主要有3種,即光纜保護接地、用電設備保護接地以及信號工作接地。這3種接地類型在具體施工建設階段需要根據所面對的使用需求來進行,接地所針對的傳輸設備部分為主機、負載與信號系統。接地的類型是可以靈活選擇的,不同接地類型在建設要求與維護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保護接地是在室外傳輸線最外層部分來進行的,信號接地是針對設備信號傳輸部分防干擾所開展的。
2)設備接地要求。室外部分的光纜采取接地保護可以防止雷電擊中造成傳輸設備損壞,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各項接地保護處理要結合區域內的雷電災害情況來進行,通過這種方法來進一步提升接地保護的功能穩定性。在ODF保護架建設處理期間,不可以直接將外部與光纜芯連接,以免雷電擊中后繼續影響到內部傳輸系統。加強芯部分通常選擇銅金屬材質,對金屬塊和光纜外部進行加強絕緣處理。根據不同的接地類型來選擇最終的設備接地要求,這樣才能夠幫助更好地解決運行安全性下降問題。
2 傳輸設備運行維護中存在的相關接地問題
1)設備之間地位差的產生。通訊傳輸系統在建設過程中受規劃方案以及資金充足性的影響,是分期建設的,整體性的缺失導致所選擇的傳輸設備在電位差上存在參數誤差,這樣也很難達到預期的使用標準。即使所選擇的通信傳輸設備是同一廠商的生產的,在產品型號上也能夠保持一致,但仍然不能完全排除電位差的問題。通訊傳輸系統建設規模比較龐大,如果在各個階段的建設中所選擇的設備廠商發生變化,而不同廠商對設備的接地要求存在差異性,導致這些設備在組合應用后也會受到設備至今地位差的影響,設備在單獨運行時各項參數都顯示正常,但進入到組合階段卻很很容易發生故障并受到電磁干擾。常規使用狀態下地位差問題并不會同時表現出來,但進入到一些特殊的使用環境中,這種影響問題也會加劇,各個設備之間的電位差同時表現出來,堆積成為更嚴重的安全隱患。
2)部分光纖配線架存在接地隱患。光纖配線架在設備中起到了連接分配的作用,是連接在主干光纖的局部位置,在一些比較偏僻的野外光纖配線架建設中,通常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問題,接地問題比較嚴重的部位通常是機房部分。造成隱患的原因是設計階段光纜的連接設計不合理,導致接地保護所選擇的位置不能完全使功能發揮。還存在光纖配線架直接連接的情況,并沒有進行絕緣與接地保護,這樣在一些極端惡劣天氣中,光纖傳輸線路系統被雷電擊中后嚴重威脅到通信傳輸設備的使用安全。光纖配線架的專項保護線路缺失,面對復雜的使用環境故障產生的概率自然也會因此而增大。總結光纖配線架的接地故障隱患主要是施工建設不規范與材料選擇不當兩方面原因造成的,對于后續工程安全使用也存在十分嚴重的影響。
3)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問題。工作接地與保護接地雖然在功能上相近,但實際開展中需要保持兩者之間的獨立性,確保能夠在規定的使用范圍內來開展施工建設。在一些通信傳輸設備的保護接地中,為方便建設任務進行會選兩者合二為一的方法來開展建設任務。在常見的接地保護焊接中焊接點之間的距離選擇不合理,實際通電使用中仍然存在安全隱患,并不能達到理想的穩定標準。焊接點處理不恰當也很容易造成水分進入到其中,并不能在安全使用范圍內進一步提供工作完成效果。雷電工作保護的接地密度設置不合理,在有可能受到雷電擊中的部位保護系統缺失,這樣整體系統的工作保護能力也會因此而下降,影響到設備的運行與維護。
3 傳輸設備運行維護中接地問題的防控措施
1)地位差故障的預防控制。在通信工程建設期間盡可能保持項目完整性,統一采購設備完成建設施工,如果存在不可避免的因素,在所進行的故障預防控制中可以采用技術性方法來對地位差進行消除處理。光纖連接中兩個不同的接口在選擇端口位置時通過局部調整能夠降低所產生的電位差,主要方法是通過改變原有的連接端口,改變一處連接點后在信號的輸出頻率上進行測量,通過調試能夠將頻率處理一致,這樣當信號通過時,保持相同的傳輸頻率則兩者之間的地位差得到了控制。如果設備需要在同軸口出選擇不同的段位連接,通常為2Mbit/s,此時也可以選擇與之相近的155Mbit/s。計算出地位差的差值情況,根據計算得到的結果進行現場調節控制,可以對設備的外層進行地位差測量,超出0.3v認定在連接上存在問題,通過地線重新分布連接來將所產生的點位差調整到接近0的數值范圍,如果通過布線不能消除這一問題,也可以適當增大傳輸線路的直徑,來達到理想的運行使用標準,所產生的地位差問題也得到了控制。
2)光纖配線架的正確接地方法。野外光纖配線架接地保護是有一定標準約束的,在所開展的接線處理中,要根據這種常見的技術性方法來探討是否存在需要優化的接線內容。對外殼部分采用金屬銅接地線來進行設計保護,并將光纖外層保護接地線路連接在大地中,這樣在試用期間發生雷電擊中問題后能夠將巨大的干擾電流直接排入到大地中。必要時在雷電高發區域內,可以將多股銅線合在一起,共同來進行干擾電流的排除,并幫助進一步提升干擾傳輸能力。光纜加強芯部分的接地保護密度需要增大,將這部分線路與常規線路做好區分工作,確保各項傳輸任務都能夠高效的進行。這樣在多股銅線的共同作用下,干擾電流向地下傳輸的速度也會有更明顯的提升,能夠幫助進一步解決常見的光纖配線架接地故障問題。
3)工作與保護接地的方法。這部分接地保護與常規保護不同,僅僅通過加粗導線是很難達到提升效率的目標的,在實際建設中,可以通過強化各個系統之間的配合能力,對接地保護的段為進行計算選擇,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常見技術性問題,同時也要進一步探討施工開展所需要達到的質量等級,這兩者之間要保持其獨立性,不可以為簡化建設步驟而統一。在可能受到雷擊的部分都要采取這種保護方法來設置接地端,在工作運行狀態下的傳輸設備任何線路部分受到雷電擊中影響都能夠確保其安全性,達到最好的防雷保護效果。這部分處理是采用直接接地來進行的,需要特別注意的內容是接地線之間的區分與獨立。
4 結論
除文章中論述的內容之外,有些機房(特別是使用架空光纜,如市郊山區的機房)的傳輸設備在雨季容易出現傳輸故障,甚至損壞設備。造成上述故障的根本原因是通信設備沒有接地或接地不規范,其結果直接影響到通信的穩定運行。通信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網絡系統,設備的種類和數量較多,隨著設備集成度的進一步提高,設備對系統接地要求也更嚴格。由于設備的安裝及運行維護人員對設備接地要求認識水平不一致,設備接地的情況也會多樣化。我們只有充分了解設備接地的要求及方法,認真細致地做好設備接地的工作,才可確保設備穩定可靠地運行。
參考文獻
[1]閆曉艷.知識管理在通信網絡設施維護中的應用研究——以山西移動呂梁分公司為例[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2.
[2]何躍鷹.互聯網規制研究——基于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