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浪


摘要:文章從高職高專辦學特色著手,將案例式教學法應用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提出該課程與學生專業相結合的實施方案,并要求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實踐部分以案例式為主導方向,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協作與創新能力等,從而提高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案例式教學;計算機;基礎應用
案例式教學,是目前計算機大部分課程采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個教學方法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轉變成一個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而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設計者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淡化理論、強化實踐,堅持以理論夠用,實踐過硬的原則,注重學生專業續航能力和實際工作技能的培養。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引入每堂課的案例內容,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基本理論,加強學生對案例的了解,并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小組內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強化理論知識的理解,解決在實際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案例式教學的基本方法
案例式教學的基本原則就是從生活中實際案例出發,進而引入基礎理論,適當地講解理論基礎知識和相應的知識重難點,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灌輸,老師講、學生聽,聽沒聽,聽多少,懂多少,不便于在學習中把控。而案例教學方式,每一個案例都是獨立知識結構,每個案例之間又有著知識相通性,使得學生在整個課堂時間中,能夠真正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教師從案例教學入手,理論、實踐、學生理解案例,再次模仿案例,真正做到靈活掌握知識點,活學活用的教學目的。也符合國家對高職學生的教學要求。
2.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色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一直是各大高職院校入門級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公共必修課,重點要求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辦公軟件以及基礎技能的操作。對于計算機使用相對普及的年代,學生不再像十幾年前對計算機一無所知,而是相對有一些的操作了解,但缺乏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發展概況、軟件使用等系統了解。故此,針對不同的專業、學生不同的基礎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案例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使學生在課程中能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3.實際教學環境中的體現
3.1分專業類型設計案例教學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能力目標上主要是培養學生能夠根據需求利用Word編輯處理文檔,能用Excel制作報表,能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能利用網絡查找信息、下載信息,能對計算機中的文件進行管理的能力?,F對文科和理工科學生為教學對象分別給出案例式教學的方案口文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案例教學設計方案。文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會偏向專業性強一些的案例制作,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基本能力目標以及在專業中的應用,設計遞進式案例操作,例如針對文秘類專業,會規劃一些辦公室基本文檔制作,通知類、邀請函類、報告類型的文檔操作,主要涉及長文檔格式編輯,公式編輯器的使用和圖文混排的技巧;在Excel數據表格的設計中,穿插一些簡單的財務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在PPT演示文稿的制作方面,盡量根據辦公室需求以及專業特色,定制一些匯報性強的展示文稿制作,提高學生的匯報展示能力。據此,設計了下列類型的案例進行遞進規劃,如表1所示。
理工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案例教學設計方案。根據理工科的專業特色以及畢業生工作調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這個分類中的案例設計就需要更偏向于數據整理一些。例如針對計算機本專業的學生而言,從基礎知識到實踐動手就一定要將基本功打扎實。在文科的難度系數上要更上一層。比如:在Word文檔編輯中,就需要強化對類似于軟件開發合同書的編輯、使用手冊、宣傳手冊等的編輯工作。因考慮到計算機專業后續會涉及vivso的使用特點,故此,在案例規劃中,也設計這部分的知識講解。
據此,文章設計了如表2所示的類型案例進行遞進規劃。
3.2案例式教學的實施與考核
(1)案例式教學實施的途徑與方法。為培養學生的共同協作、與人交流的能力,在開課初期就提醒大家本門課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明確本門課程的學習目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知識外,還需要學會合作等綜合能力。故此,在每次布置案例要求過程中,教師需要先講解每一個案例的目標、基本操作以及完成情況等,引導學生。在講解時,增加知識點的印象以及讓學生主動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甚至于可以邊聽邊練習,為后期小組完成創新案例做準備。
每個小組獨立完成各自特色的項目,相互討論,共同完成。這樣,更增加了學生創新能力的鍛煉和實驗課程的拓展,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在下次課堂中,每組根據自己設計的案例以匯報的形式和大家分享過程和結果。
(2)案例式教學的考核。目前,本門課程很多學校采用的考核方式為過程考核和卷面考核。那么,在案例式教學在考核方面要重點偏向于過程考核中的實踐能力考核。首先,在每一次案例實踐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與學生溝通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討論好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勾畫出基本實施方案,并在學生實施過程中給予充分的指導。其次,教師對學生每次完成的過程和結果嚴格把關并加以總結。對理論課程提出指導性建議。之所以采用這個方法教學,一定要從典型案例出發,講解好知識點,起到示范作用。這樣學生才能通過案例掌握更多的知識點以及舉一反三,而案例實施環節,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吸引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知識就是一個將理論和實踐結合,通過實踐強化理論知識的過程。
故此,采取案例式教學,考核方案就會突破與傳統的卷面考試。案例式教學的主要采取過程考核方法。即根據每組在完成每一個案例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核,其中考核包括:每組中各隊員在案例中的角色主次表現相互給分、各組中案例效果的相互評分、教師對每組的評分。因此能夠全面地反映學生在案例式教學法中的表現。學生也非常樂于接受這種教學方式。
4.結語
案例式教學法直觀、形象,學生更容易主動接受,對知識掌握也能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并加強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以及提高了他們對案例問題的分析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更符合國家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目標,強化培養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在整個案例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職業能力也會得到訓練,職業素質得到了培養,正因為案例式教學法的益處很多,那么要求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前期的準備工作就需要更加充分,提前做好各專業的調研工作,分析專業特色,了解專業知識點的融入,做好每一份遞進式案例,從學生角度出發,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在畢業后將所學知識用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