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欽
(饒平縣人民醫院內四科,廣東 饒平 515700)
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與CHOP方案治療惡性淋巴瘤的療效比較
陳楚欽
(饒平縣人民醫院內四科,廣東 饒平 515700)
目的 比較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與CHOP方案治療惡性淋巴瘤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150例惡性淋巴瘤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氟達米托組和CHOP組,每組75例。氟達米托組患者給予注射用磷酸氟達拉濱、醋酸地塞米松片、注射用鹽酸米托蒽醌治療,CHOP組患者給予注射用環磷酰胺、注射用鹽酸多柔比星、醋酸潑尼松片、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治療。觀察2組治療后6個月,1、2年生存率和生存時間及臨床療效、不良反應[血液學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非血液學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損傷、惡心嘔吐、感染]發生率。結果 氟達米托組總有效率及治療后6個月,1、2年生存率均明顯高于CHOP組,生存時間較CHOP組長,血液學和非血液學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CHOP組(均P<0.05)。結論 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治療惡性淋巴瘤,能夠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惡性淋巴瘤; 氟達拉濱; 米托蒽醌; CHOP方案; 療效; 安全性
惡性淋巴瘤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血液系統腫瘤,可侵犯心、肺等重要器官,導致呼吸困難、心功能下降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1]。目前,化療是惡性淋巴瘤常用的方法之一,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在臨床上化療藥物及化療方案較多,尚無統一的標準,且不同化療方案間療效存在差異,故選擇合理、有效、安全的化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2-3]。為此,筆者對150例惡性淋巴瘤患者分別給予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與CHOP方案治療,比較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與CHOP方案治療惡性淋巴瘤的臨床療效。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饒平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惡性淋巴瘤患者150例,均符合惡性淋巴瘤的診斷標準[4],無本次治療藥物過敏史,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患有嚴重心、肝、腎等疾病,語言溝通困難及拒絕或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將15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氟達米托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齡為26~70(41.82±11.02)歲,病程1~7(2.86±1.52)年。其中血管免疫母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0例,T淋巴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1例,彌漫小B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0例,彌漫性小裂細胞性惡性淋巴瘤8例,濾泡性小裂細胞性惡性淋巴瘤6例,彌漫大B細胞性惡性淋巴瘤9例,淋巴母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1例,濾泡性大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0例。CHOP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齡28~71(42.42±11.27)歲,病程1~7(2.80±1.48)年。其中血管免疫母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1例,T淋巴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0例,彌漫小B細胞性惡性淋巴瘤9例,彌漫性小裂細胞性惡性淋巴瘤9例,濾泡性小裂細胞性惡性淋巴瘤5例,彌漫大B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0例,淋巴母細胞性惡性淋巴瘤12例,濾泡性大細胞性惡性淋巴瘤9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及腫瘤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氟達米托組患者給予注射用磷酸氟達拉濱(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3740021)25 mg·m-2·d-1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醋酸地塞米松片(浙江仙琚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40524)20 mg口服,1次·d-1,第1—5天;注射用鹽酸米托蒽醌(浙江瑞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102140)10 mg·m-2·d-1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第1天,此為1個療程,每4周重復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CHOP組患者給予注射用環磷酰胺(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51011A)750 mg·m-2·d-1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注射用鹽酸多柔比星(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6001911)50 mg·m-2·d-1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醋酸潑尼松片(上海信宜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號:1815004)100 mg口服,第1天;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山西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30420)1.4 mg·m-2·d-1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第1、8天,此為1個療程,每3周重復1個療程,連用3~5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2組治療后6個月,1、2年生存率和生存時間及臨床療效、不良反應[血液學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非血液學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損傷、惡心嘔吐、感染]發生率。
療效評定標準:完全緩解(CR)為腫瘤完全消失≥1個月;部分緩解(PR)為病灶最大直徑及其最小直徑的乘積減少≥50%,其他病灶無增大并持續≥1個月;穩定(SD)為病灶兩徑乘積縮小<50%或增大<25%或出現新病灶;進展(PD)為病灶兩徑乘積增大≥25%或出現新轉移灶??傆行?(CR+PR)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氟達米托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CHOP組(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的比較
2組均以血液學不良反應為主,并均為輕度癥狀,經對癥處理或休息后均緩解。氟達米托組血液學和非血液學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CHOP組(P<0.05)。見表2。

表2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氟達米托組治療后6個月,1、2年生存率均明顯高于CHOP組,生存時間較CHOP組長(均P<0.05)。見表3。

表3 2組不同時間的生存率及生存時間比較
惡性淋巴瘤是我國最常見的十大腫瘤之一,其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環境、感染、遺傳等因素有關,好發于青中年,可侵犯全身任何組織和器官。惡性淋巴瘤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為化療,可有效抑制瘤體的生長[5-7]。近年來,隨著環境、人們生活、飲食等變化,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化療療效及安全性也逐漸受到關注。但是,不同化療方案間的療效及安全性存在差異,故選擇安全、有效的化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8-10]。
在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化療方案為環磷酰胺、阿霉素、長春新堿和潑尼松,前三種均具有強力的抗腫瘤作用,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潑尼松則具有抗炎及抗過敏作用,可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此方案可用于治療惡性淋巴瘤[11-14]。有研究[15-18]表明,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地塞米松在治療惡性淋巴瘤中也具有良好的療效。氟達拉濱是一種新的氟化核苷酸類似物。進入人體后,可快速地去磷酸化,成為2F-ara-A,并被細胞攝取,成為有活性的三磷酸鹽2F-ara-ATP,進而抑制腫瘤細胞內核苷酸還原酶、DNA酶,抑制腫瘤細胞DNA的合成,從而減少蛋白質的合成來發揮抗腫瘤的作用。米托蒽醌是一種新的抗腫瘤藥物,通過直接嵌入腫瘤細胞中的DNA核酸來干擾轉錄過程,進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殺滅任何細胞周期的腫瘤細胞(包括增殖與非增殖細胞)。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的作用,可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抑制惡性腫瘤的生長。
筆者對75例惡性淋巴瘤患者(氟達米托組)給予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治療,對75例惡性淋巴瘤患者(CHOP組)給予CHOP方案治療,結果顯示,氟達米托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CHOP組,血液學和非血液學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低于CHOP組(均P<0.05),提示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治療惡性淋巴瘤可有效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其原因可能是:CHOP方案雖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并阻礙腫瘤的生長。但是,CHOP方案中所用的藥物對機體的毒副作用較大,進而使患者不耐受,從而影響治療的順利完成,導致療效欠佳。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氟達米托組治療后6個月,1、2年生存率均明顯高于CHOP組,生存時間較CHOP組長(均P<0.05),提示氟達拉濱聯合米托蒽醌治療惡性淋巴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1] 黃妍雯,喻瑾瑞.單純放療與放化療結合治療結外鼻型NK/T淋巴瘤療效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5(4):69-70,104.
[2] 朱華淵,徐衛,李建勇.苯達莫司汀治療B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進展[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5,36(11):972-976.
[3] 王晶石,崔華,黃達永,等.CHOP方案與FCD方案治療初治惰性淋巴瘤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14):1193-1195.
[4]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5,36(10):809-813.
[5] Ollberding N J,Evens A M,Aschebrook Kilfoy B,et al.Pre-diagnosis cigarette smoking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non-Hodgkin lymphoma[J].Br J Haematol,2013,163(3):352-356.
[6] 李文瑜,黃玲.老年套細胞淋巴瘤患者R-CHOP對比R-FC誘導治療以及α干擾素對比利妥昔單抗單藥維持治療的療效比較[J].循證醫學,2016,16(2):76-79.
[7] 馬進標.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方案二線治療老年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藥,2014,18(9):1764-1765.
[8] Dwivedi M,Singh A,Jain R,et al.Non hodgkin lymphoma presenting as unilateral nasal mass:a case report[J].JEMDS,2014,3(64):14096-140100.
[9] 周玉蘭,李菲,紀德香,等.外周T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2例并文獻復習[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4):103-107.
[10] 施小梅,顧康生.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地塞米松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5,19(7):1383-1386.
[11] 武春蓮.美羅華聯合CHOP方案治療B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7(10):944-946.
[12] Filho F D,Castro A J.Nasal extra nodal T/NK-cell lymphoma presenting as a palatal lesion:an uncommon clinical presentiation of a rare case[J]. Egypt J Haematol,2015,40(1):44-48.
[13] 王濤,馬梁明,朱秋娟,等.氟達拉濱聯合中劑量阿糖胞苷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觀察[J].白血病·淋巴瘤,2014,23(4):216-218,222.
[14] 劉建江,張娜,劉魯迎,等.放療對早期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化療后CR患者的價值研究[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5,24(2):138-142.
[15] 陳冉,姜立彩.含氟達拉濱的聯合化療對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貧血患者預后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23):1949-1951.
[16] 惠燕紅.FND方案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療效及可行性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7):145-146.
[17] Kato H,Kanematsu M,Watanabe H,et al.Differentiation of extranodal non-Hodgkins lymphoma fro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a multimodality imaging approach[J].Springerplus,2015,4:228.
[18] 洪鳴.氟達拉濱治療慢性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的常見不良反應[J].白血病·淋巴瘤,2014,23(3):182-184.
(責任編輯:胡煒華)
2016-11-02
R733; R979.1
A
1009-8194(2017)04-0030-03
10.13764/j.cnki.lcsy.2017.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