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彬,黃志輝,劉治元,歐 斌,黃思納,徐崇斐
(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廣東 梅州 514031)
心包剝離術對縮窄性心包炎患者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張劍彬,黃志輝,劉治元,歐 斌,黃思納,徐崇斐
(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廣東 梅州 514031)
目的 比較心包剝離術、常規藥物治療縮窄性心包炎的效果,并探討不同治療方法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縮窄性心包炎患者,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0例,對照組為拒絕手術或存在手術禁忌的患者,予藥物保守治療;研究組行心包剝離術。比較2組的治療效果,并采用SF-36量表進行生活質量評估。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75.0%(χ2=12.796,P<0.05)。治療后2組生活質量均顯著提高,但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縮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剝離術臨床療效確切,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心包剝離術; 縮窄性心包炎; 療效; 生活質量
縮窄性心包炎是臨床心胸外科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是由結核性心包炎引起[1]。近年來其發病率明顯上升,目前治療該病最好的方法是手術[2]。本文比較心包剝離術和常規藥物治療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收集梅州市人民醫院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縮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符合縮窄性心包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脾、肺、腎等重大器質性疾病者以及心率失常者。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0例。對照組為拒絕手術或存在手術禁忌的患者,予藥物保守治療;研究組行心包剝離術。2組性別、年齡、病程、NYHA分級和心胸比率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方法,分別予口服地高辛0.25 mg,1次·d-1;呋塞米20 mg,2次·d-1;氯化鉀緩釋片1.0 mg,2次·d-1。根據病情適量微量靜脈泵應用多巴胺(3~9 μg·kg-1·min-1);硝酸甘油(0.2~0.6 μg·kg-1·min-1),視病情用營養心肌、改善循環等藥物。
研究組在常規藥物治療改善心功能后均行心包剝離術。采用氣管內插管靜脈復合麻醉,在心電監護下經胸骨正中間入路進行手術,最先剝除心尖,至左室面,沿右室流出道至右房,接著至大動脈根部,最后剝離腔靜脈根部。剝離完成后止血、關閉切口,并做預防感染處理[3]。術中均未出現分離損傷冠狀動脈或出現難于控制的大出血。
1.3 評價指標及方法
比較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評分。
臨床治療效果參照NYHA分級標準[4]分為Ⅰ—Ⅳ級。療效評價標準:治療后患者NYHA分級轉變為Ⅰ級或提升2級為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NYHA分級提升1級,但未達到Ⅰ級為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NYHA分級未提升甚至降低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估[5],該量表共包括8個大類36個條目,主要從患者的精力、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生理機能、社會功能、生理職能和情感職能等8個大類進行評價,每個大類分值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在該大類的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采用Excel 2010進行錄入校對,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分析。根據不同數據類型分別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75.0%(χ2=12.796,P<0.05),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 例
*P<0.05(χ2=12.796)與對照組比較。
2.2 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無差異。治療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均顯著提高,但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
縮窄性心包炎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癥導致心包變厚、粘連、鈣化,使患者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受限,心功能減退,最終引起全身性的血液循環障礙。臨床多表現為乏力、全身浮腫、納差、胸痛、胸悶、氣促和發熱等癥狀[6]。從以往資料來看縮窄性心包炎通常是由結核性心包炎引起,且表現出較強的抗藥性,因此臨床上采用藥物治療較難發揮理想的效果[7]。但縮窄性心包炎發病較為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使得許多早期患者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拖延了治療時間,隨著心包不斷的增厚,會對心臟產生壓迫而引發一系列的癥狀[8]。不同的心室受壓常會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若左心室受壓,會導致患者肺部靜脈壓升高,進而引發肺水腫;而右心室受壓則會使患者的舒張壓升高,引起腹部或胸部積水。總之不管哪個心室受壓都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有學者[9]認為縮窄性心包炎早期聯合強心藥和血管擴張藥治療療效顯著,且避免了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以及各種手術并發癥,患者能夠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9]。而史芳濤[10]對64例縮窄性心包炎采取心包剝脫術,結果除收縮壓無顯著變化外,術后的舒張壓以及中心靜脈壓均低于術前,脈壓差高于術前。目前臨床上通常認為縮窄性心包炎一旦確診,就應該積極進行手術剝離,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行心包剝離術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藥物治療的對照組(95.0%比75.0%,χ2=12.796、P<0.05)。同時,治療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均顯著提高,且研究組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總之,縮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剝離術臨床療效確切,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 李翔宇.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X線輔助診斷[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3):393-394.
[2] 陳洪.不同入路心包剝離術治療縮窄性心包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29-30,33.
[3] 曹仕鵬,傅滿姣.40例結核性心包炎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5,20(4):586-588.
[4] 鄧隆,王春生,洪濤,等.縮窄性心包炎再次心包剝脫術的中遠期結果[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5,42(1):101-104.
[5] 潘衛軍,劉曉紅,張冠鑫,等.縮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剝脫術療效研究[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5,42(4):282-284.
[6] 龐永通,何振波,趙英藝.心包剝脫術治療慢性縮窄性心包炎44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5,32(5):832-833.
[7] 楊苾雯.縮窄性心包炎心包剝脫術圍術期治療策略及早期預后分析[J/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A2):61-62.
[8] 陳興華,張繼倬,韓露,等.心包剝離術對老年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患者ANF與ET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16):3070-3073.
[9] 昌睿杰,王賢裕,羅卉麗.心包剝離術對老年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心鈉素與內皮素變化影響的研究[J].安徽醫藥,2016,20(8):1514-1516,1517.
[10] 史芳濤.手術治療縮窄性心包炎的效果及方法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9):63-64.
(責任編輯:羅芳)
2016-11-22
R654.2
A
1009-8194(2017)04-0059-02
10.13764/j.cnki.lcsy.2017.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