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琴,徐艷華,熊 鑫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南昌 330006)
不同時段的系統化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姚 琴,徐艷華,熊 鑫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南昌 330006)
目的 通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不同時段的系統化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訓練,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及最佳康復訓練的時段。方法 將1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B、C 3組,每組60例。 3組患者均行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A組患者在12 h內行ADL訓練,B組患者在3 d內行ADL訓練,C組患者在1周內行ADL訓練。觀察3組患者ADL訓練前后Barthel指數及住院時間。結果 B組患者ADL訓練后Barthel指數、住院時間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ADL訓練后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B、C 2組,住院時間較B、C 2組短(均P<0.05)。結論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在12 h內行系統化ADL訓練,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腦梗死,急性;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 生活質量; Barthel指數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進步,急性腦梗死的病死率已經降低。但是,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及生命[1]。急性腦梗死可直接導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質量水平嚴重下降[2],增加照護者的負擔。同時,也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許多腦卒中患者由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會遇到角色轉變及人際關系問題。另外,在長期的壓力和壓抑下,還會面臨社會、心理方面的不適應,這些會降低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改善急性腦卒中患者的ADL[3]。但是,何時進行系統的ADL訓練對減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殘率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最有益尚缺乏研究證據。本研究探討不同時段的系統化ADL訓練對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6年1—4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80例,經頭顱CT或MRI確診。排除合并其他類型系統性病變、合并嚴重臟器功能不全,患有嚴重感染和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發病前存在ADL障礙及有意識障礙或難以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將18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3組:A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46~82歲,平均(65.3±7.1)歲,病程4 h~16 d,平均(4.6±1.0)d;偏癱程度:輕度15例,中度29例,重度16例;病變部位:額顳頂葉皮質區12例,基底核區18例,腦干及小腦5例,枕葉皮質區4例,多發性梗死21例。B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46~85歲,平均(65.7±7.2)歲,病程5 h~18 d,平均(4.8±1.2)d;偏癱程度:輕度16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病變部位:額顳頂葉皮質區14例,基底核區17例,腦干及小腦4例,枕葉皮質區5例,多發性梗死20例。C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43~84歲,平均(62.9±8.3)歲,病程3 h~21 d,平均(4.8±1.1)d;偏癱程度:輕度16例,中度29例,重度15例;病變部位:額顳頂葉皮質區13例,基底核區17例,腦干及小腦4例,枕葉皮質區5例,多發性梗死21例。3組性別、年齡、病程及偏癱程度、病變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3組患者均行常規治療,包括溶栓、降壓、降糖、控制血脂、營養腦神經和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在此基礎上,A組患者在12 h內行ADL訓練,其方法是:1)對患者的肢位擺放進行改良,指導患者交替選取仰臥位、健側臥位、半坐臥位、患側臥位等,定時改變體位。同時,需要注意避免足下垂。2)運動和轉移,內容包括床上翻身、床上坐起,上、下床訓練和站立訓練、步行訓練及上、下臺階訓練等。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及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勵,保證患者能夠在不斷地訓練過程中逐漸增強信心和堅持運動康復訓練的信念。在患者能夠下床活動后,行平地步行、下樓梯訓練等時,應注意先患側,再健側,以微汗為宜。B組患者在3 d內行ADL訓練,其訓練方法同A組。C組患者在1周內行ADL訓練,其訓練方法同A組。
1.3 觀察指標與Barthel指數評價方法
觀察3組患者ADL訓練前后Barthel指數及住院時間。
Barthel指數采用Barthel指數量表進行評定,其內容包括進食、修飾、轉移、如廁、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樓梯和糞便控制、尿控制、穿脫衣服等10個維度,每個維度評分之和則為Barthel指數總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ADL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3組患者ADL訓練前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ADL訓練后Barthel指數、住院時間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ADL訓練后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B、C 2組,住院時間較B、C 2組短(均P<0.05)。見表1。


組別nBarthel指數ADL訓練前ADL訓練后住院時間t/dA組6035.67±20.7678.88±12.4310.50±2.88B組6038.00±19.9764.33±19.19*14.69±4.32*C組6037.44±20.5960.59±14.65*13.50±3.49*
*P<0.05與A組比較。
急性腦梗死患者一側肢體偏癱時,偏癱側肢體感覺遲鈍,活動不方便或無法活動,患者會自覺地或被動地被安排臥床,而長期臥床又會增加患者的依賴性。長此以往,必然會惡性循環,到最后,患者就會臥床不起,引起各類并發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進行系統的ADL訓練尤為重要[4]。有研究[5]表明,早期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可調動患者殘余的腦細胞發揮代償作用,促進損傷腦組織或細胞發生重構或再生,從而減輕腦組織、細胞進一步損傷,保護神經細胞。另外,可促進患者相應皮層腦血流量的增加,促進血管新生,改善梗死灶周圍血液供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可以明顯減少肌肉萎縮,防止萎縮畸形的發生[6]。
急性腦梗死的早期,人們往往只注重藥物治療,而忽略了患者的肢體功能康復,任其自然恢復。雖然運動功能的恢復在發病數月內比較明顯[2],但不及時指導患者按正常的運動模式去訓練,在肌肉活動恢復時就會異常,并通過用力而加重[7-8]。早期行ADL對促進大腦可塑性有好處,而缺少有關訓練可能產生繼發性神經萎縮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經突觸[9]。筆者通過研究不同時段的系統化ADL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B組患者ADL訓練后Barthel指數、住院時間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ADL訓練后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B、C 2組,住院時間較B、C 2組短(均P<0.05),說明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在12h內行ADL訓練,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可顯著縮短住院時間。
[1] 潘江,馮華明.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恢復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8):1249-1251.[2] 劉雪梅,張保紅.吞咽訓練聯合院外訪視對腦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3):104-105.
[3] 段麗.尿激酶靜脈與超選擇性動脈溶栓治療腦梗死患者的療效[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56(4):56-59.
[4] 彭夏培,李晶,張媚,等.積極心理暗示聯合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6,36(5):1086-1087.
[5] Winfree L M,Speese S D,Logan M A.Protein phosphatase 4 coordinates glial membrane recruitment and phagocytic clearance of degenerating axons in Drosophila[J].Cell Death Dis,2017,8(2):e2623.
[6] 馬春霞.辛伐他汀聯合抗栓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5(1):62-64,67.
[7] 何敏,朱曉鋼.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5(5):90-93.
[8] 陳小龍.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3):214-216.
[9] d’Esterre C D,Boesen M E,Ahn S H,et al.Time-dependent 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 threshold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5,46(12):3390-3397.
(責任編輯:胡煒華)
2016-05-17
江西省衛計委科技計劃項目(20151080)
R473.5
A
1009-8194(2017)04-0100-02
10.13764/j.cnki.lcsy.2017.0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