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夢
【摘 要】在高校音樂專業中,鋼琴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它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基礎,還是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基于此,文章對提升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的措施進行了重點分析,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養成。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86-02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具有較強的表現張力,這種張力主要是在演奏技巧、對作品的感知基礎上形成的。在大學階段開展鋼琴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因此,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實效性。但是,在現階段的鋼琴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模式單一等,文章在此基礎上,對提升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的措施進行了分析,切實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少人文素養教育
鋼琴,本質上是一種樂器,在鋼琴彈奏和樂曲創作過程中,能夠折射出人類的情感和美的感受,這才是鋼琴價值得以體現的手段。但是,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沒有認識到鋼琴的價值以及對人的影響,只是反復訓練學生的鋼琴基礎,缺少了人文素養的教育,不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
(二)忽視學生的個體層次
高校中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環境,所以學生的鋼琴基礎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從小開始學習鋼琴,進入大學后已經具有較強的演奏水平,而有的學生只會彈奏一些簡單的鋼琴曲,剩余的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鋼琴。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師不僅沒有注重學生的個體層次,還采用較為粗放化的教學方式進行鋼琴理論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能力[1]。
(三)教學內容不合理
目前,高校鋼琴教學課程中內容普遍較難,尤其是在具體的鋼琴課教學中,對教學目標存在認知偏差,大部分教師喜歡用一些演奏技巧復雜、教學難度大的鋼琴曲目來實施教學,希望能夠激發學生的演奏潛能。但是該種方法的應用完全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水平,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對音樂作品產生較強的感情,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彈奏技巧。教學內容的不合理選擇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對后期教學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四)教學方式單一
在以往的教學中,鋼琴教學更像是一種技術教學,比較注重一對一的指導,教師應該按照不同學生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師能力、硬件設施等因素的制約,鋼琴教師一般都會通過大課的形式來完成教學,偶爾開展單獨教學,其教學方式也是針對所有學生。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缺乏個體性,不利于學生對鋼琴知識的掌握,也會對鋼琴教學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提高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的措施
(一)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興趣
要想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實效性,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首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真正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實效性。在以往的教學中,通常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機械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采取有效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學理念的轉變還可以通過引進各種教學方式來實現,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小學合作教學、小組辯論教學以及創建教學情境等方式,另外,教師還可以按照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引進,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動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有轉變教學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鋼琴教學實效性的提升[2]。
(二)注重基礎訓練,扎實演奏技能
鋼琴基礎技能的訓練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要想提高鋼琴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從基礎訓練入手,扎實學生的演奏技能,這對高校鋼琴教學來說是最根本的目標,也是不容忽視的目標。因此,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轉變以往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基礎技能的訓練,無論演奏的曲目簡單還是困難,都要求學生必須保持正確的演奏姿勢,從而規范演奏方法的科學性。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能夠扎實學生的演奏技巧,教師不要過于著急,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加強學生對鋼琴基礎知識的掌握,從而演奏出高水平的鋼琴曲。在最開始,教師應該注重學生鋼琴彈奏技巧的訓練,讓學生了解鋼琴彈奏中的奧秘,并且協調好身體的各個部分,手指、手腕等要放在正確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彈奏出非常美妙的鋼琴曲。比如,教師可以從五指訓練入手,對學生的基本技能進行夯實,尤其是手指第一關節、第三關節的訓練,這兩個關節的訓練能夠凸顯出手指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接觸鋼琴時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從而彈奏出音色、穿透力較強的樂曲。學生的五指訓練可以通過彈奏《哈農鋼琴練指法》來實現,要適當轉變節奏、音型以及樂譜,從而加強鋼琴基礎的訓練,夯實學生的演奏技能,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三)合理設置課程,提高教學有效性
高校鋼琴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個體層次來設置相應的課程,從而開展針對性的鋼琴教育。對于學生而言,雖然他們都在同一個學校,接受同一個教師的教育,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審美水平具有多個層次,有的學生認知水平比較高,教師在教育這些學生時就可以將教學提高一個檔次,重點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表現能力以及鑒賞能力。而對于認知水平較弱的學生而言,應該從基礎知識和基本審美能力的培養入手。從另一個方面分析,雖然大部分教師都認真遵循這一原則,在教學過程中也采用了分層教學的方法,但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為,一些教師總是在教學時羅列較多的知識點,并將其全部傳授給學生,導致課程內容變得多而復雜,沒有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承受能力進行分析,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的承受能力、認知水平進行分析,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鋼琴知識,進而實現鋼琴教學有效性的提升[3]。
(四)重視能力培養,提升音樂素養
對于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而言,并不完全取決于演奏能力,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格外關注,不然彈奏出來的曲目會有些生硬,缺少真情實感。所以,在開展高校鋼琴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較強感悟力、欣賞力、想象力以及演奏力的鋼琴者。首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信心、個性的培養。每一個鋼琴天才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有樣學樣學來的,而是在積累基礎知識、鍛煉實踐能力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如果想要使學生彈奏出非常美妙的樂曲,并養成較強的感悟力、想象力,就要從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個性入手進行培養,使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對鋼琴產生較強的感情,實現鋼琴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鋼琴審美能力的提升。鋼琴演奏時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人格,所選的曲目無論是內容、態度還是風格,都必須是積極向上的,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鋼琴演奏帶來的樂趣,才會實現審美能力的培養;最后,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收集一些優美的鋼琴曲目,選擇適當的時間組織一節賞析課,加強學生對鋼琴曲的鑒賞,從而實現鑒賞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介紹背景知識法、風格對比分析法等多種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鑒賞習慣,實現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提升鋼琴教學的實效性。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在以往的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內容開展相應的教學,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而且獲得的知識量也非常有限,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發散性思維以及音樂素養的提高,更不用提鋼琴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近兩年,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多數教師開始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技術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另外,還可以在學生實際情況、教學重點的基礎上,針對重要的教學內容詳細講解,從而實現高校鋼琴教學的層次性與目的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效率。從另一方面思考,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由設備、器材等帶來的問題,還能在多媒體優勢的基礎上,將鋼琴與生活、地理以及自然等有效結合,使鋼琴教學更加接近生活,實現學生能力的有效提高。其中最重要的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有效學習,并及時提出自己的質疑、大膽設想,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只有加強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鍛煉,使學生熟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展開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同時真正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鋼琴是高校教學中具有較強藝術性、專業性的課程,提高其教學實效性是開展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更是適應改革趨勢的根本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高校鋼琴教學,利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法,并對教學課程進行合理設計,從而真正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宋蓓.提高高校鋼琴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3,(01):225.
[2]張晶瑩.關于高校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音樂創作,2013,(06):190-191.
[3]王莉.提高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2013,(10):135.
[4]田甜.關于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96-97.
作者簡介:
孟 夢(1983-),女,山東人,音樂教育學博士,浙江麗水學院音樂系青年鋼琴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理論教學,中外音樂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