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發+吳雋童
計明是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自幼酷愛美術,師從著名陶瓷藝術名家焦建初老先生,學習花鳥、蟲草。后師從著名國畫家董繼寧先生學習山水畫的創作。
粉彩是陶瓷美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明珠,也可以說是陶瓷百花園中一枝絢麗的花朵。景德鎮的粉彩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豐富的制作經驗,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且在國際上也享有極高的聲譽。景德鎮藝術瓷廠是以粉彩藝術瓷為核心的陶瓷彩繪企業,在當代粉彩藝術瓷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計明在藝術瓷廠學藝,對粉彩情有獨鐘,刻苦學習粉彩的畫、彩、填、洗、扒、吹等技法。計明長期堅持練習紙畫,擅長于繪制國畫、瓷面起稿。其作品在繼承傳統繪畫基礎上,堅持寫實和寫意結合。
粉彩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古典人物故事也有描繪壯麗河山及新建設風貌,還有自然界各種美麗的花鳥、草蟲、瓜果等等。此外,還可用粉彩來描繪各種圖案紋樣,均能收到很好的裝飾效果。計明喜畫花鳥,創作了許多與梅有關的作品。
四條屏粉彩梅花瓷板《鐵骨生春》描繪的是寒冬臘月時,百花凋零,唯有梅花還孤傲地怒放于冰雪之中,開得那么鮮明。梅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枝干栩栩如生,作品氣韻生動,搭配清雅的色彩,寫意的筆調,在精湛的筆墨間,將梅花不畏寒冬、傲然屹立、競相開放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給人以極好的視覺享受。風格清新淡雅,絕美脫俗,于簡約的構圖中展現凌寒之香韻。作品酣暢剛勁,那鮮亮的紅梅猶如盞盞明燈一樣,點亮了整個畫面,墨法濃淡相宜,枝條蕭疏有致,生機盎然,完美的展現出梅花的“精氣神”,大氣風雅而寓意不凡。
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致見長,這是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的,它們互相襯托,相映增輝。在畫面上,多以細膩的筆法來進行裝飾,但也竭力避免不必要的繁瑣細節以達到清韻美,具有裝飾性的繪畫風格。
號稱“報春梅”的梅花,在大地還是一片凄涼的時候,人們在期盼春天早日來臨的時候,它第一個打破寒冷,映入人們的眼簾,告訴人們冬日即將過去。花草們也跟隨著陸續發芽,開花。大地又恢復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梅花呼喚來了春天,是梅花帶來了生機。《報春圖》描繪的就是在百花凋謝之季,唯有梅花在努力地萌芽、長大。只見梅花在怒放,開得那么艷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在寒冷的冬天里加了絲絲暖意。看那一朵朵白中泛紅的花朵悄然掛在枝頭,聞那縷縷的梅花香味,誰會知道它的花苞要在寒風中經過多大的努力,才能帶傷開放?看那枯瘦的枝條,誰又能相信它能哺育出美麗的梅花呢?清新素雅的梅花,色調深淺不一,更顯層次美感。
《春意盎然》文具套組,描繪的十分細膩精致,又不失輕松用筆。老干新枝,水墨滋潤,枝頭紅潤的梅花或綻放或含苞,將那傲骨清幽盡情展現,筆觸細膩、自然,將畫面質感和神韻躍然畫面之上,實為難能可貴。
當代粉彩花鳥瓷畫發展中沒有忘記傳承。粉彩花鳥瓷畫在雍正時期成熟,在乾隆時期達至技藝的巔峰,在民國時期又形成極具文人氣息的新粉彩花鳥瓷畫,這些是傳統粉彩花鳥瓷畫精髓。粉彩花鳥瓷畫具有非常嚴謹的工藝技法流程,計明堅守傳統,堅持傳統工藝,對待創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保持了一種淡泊的心境。
計明的梅花超凡脫俗,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看著計明的梅花圖,就會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兩首古詩,一首是王安石寫的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另外一首是盧梅坡寫的――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啊!那美麗的梅花,點綴在奇妙的大自然中,怎么能不叫人陶醉?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