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日本除了老齡化程度全球首屈一指,同時人口減少同步出現,養老糾紛隨之增多。
日本的“扔老人山”
日本養老問題引發國際輿論強烈關注?!叭毡救丝渴裁答B老?老年生活到底過得怎么樣?”“日本老人愿意在家養老還是入住養老院?”一份《日本老人生存報告》指出:“送父母進養老院你會愧疚,在家照顧久了你會生恨?!边@就是當今日本老人尷尬生存狀況的真實寫照。
古時的日本,由于災害頻發,生產力落后,歷史上曾經有過野蠻的傳統。相傳古代日本由于生活貧困,口糧有限,一些老百姓口中便有“60一過,糟蹋糧食貨”的說法。民間傳說中,某些地方年過60的老人會被兒子背到山里扔掉,時間長了,這座山便成了“扔老人山”。
進入21世紀的日本,也出現了許多現代“扔老人山”——醫院。隨著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日本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很多老人年老體弱,病魔纏身,讓家人們不堪重負,于是,一些子女把家里的老人往醫院一送,就撒手不管了。老人病好了,子女們也不來替他們辦理出院手續;醫院打電話跟他們聯系,他們總以忙脫不開身為理由婉拒——反正醫療費有政府幫忙,生活上有護士照料,自己樂得個省錢省心,逍遙自在,何樂而不為呢?由此,醫院便成了日本現代的“扔老人山”。
這種情況的存在,與日本的法律制度有關。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已經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險和年金制度,90年代又實施了介護保險。社會福祉制度的健全,給民眾創造了安居樂業的環境,但是也強烈地沖擊了東亞文化中的家庭觀念。日本學習西方的社會福祉制度,某種意義上減弱了日本人的后顧之憂,但西方文化中生育觀念并沒有滲透于日本社會細胞,其結果就出現了“上不必養老,下不想養小”的倫理觀念。再加上日本的絕大多數老人都非常自立,自己省吃儉用,盡最大的可能不給兒女添麻煩。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青年一代成年后很少有人在經濟上定期支援父母,逢年過節能夠回家看看、經常打個電話聊聊天就是很大的孝心。在日本,既不想承擔家庭責任,也不懂得承擔人類再生產的社會責任的人越來越多。
日本的養老法律體系
實際上,日本政府早在50年代末便開始通過立法來解決養老問題。1959年,日本頒布《國民年金法》;1963年,日本政府推出了倡導保障老年人整體生活利益的《老人福利法》,推行社會化養老;1982年又出臺了全面推廣老人保健設施的《老人保健法》,使日本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開始轉移到居家養老、看護的方向?!秶衲杲鸱ā贰独先烁@ā泛汀独先吮=》ā肥侨毡纠先烁@审w系的三大支柱,它們從經濟收入、社會福利、醫療保健三個方面保障了老人的權益,從制度層面上保證了老人的權益有法可依。
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日本建立了養老金保險制度。它由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等組成。國民年金是日本養老金制度的基礎,20歲以上60歲以下、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加入。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每月需交付1.33萬日元,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則分別加入包含國民年金在內的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繳納金額為收入的17.5%,由職工和雇主各負擔一半。這種“全民皆年金”的強制性保險措施,使所有連續25年以上參加保險的日本人,都能在65歲后領取養老年金,使基本的生活水平得到保障。
但是,時下的日本老人卻有不同的理解。一家叫做“菜花之丘”的養老院,地處東京近郊,雖然總體規模不大,但功能劃分比較細,按照老人的身體情況提供長期入住和短期入住、日托以及多種不同程度的護理服務,一共可以入住200多位老人。與嘈雜的市區相比,這里環境清幽,適合老年人靜心休養,但入住費用昂貴。工作人員介紹:“入住者可以使用介護保險,由保險金支付食宿金額的80%-90%,實際支付的金額僅為剩余的10%-20%。不過,這10%也不能算便宜,去掉保險金支付的90%,4人間的一個床位仍為每月10萬日元(相當于5000多元人民幣)?!?/p>
根據統計,日本65歲以上不和兒女共同生活的老人家庭平均年收入316萬日元,但年收入200萬日元以下的約占40%。各地方政府申請低保的最低收入標準不同,但人均100萬日元的收入基本都在貧困線附近?!皣裰豢筐B老金無法維持晚年生活?!边@是日本養老機構一線工作人員得出的結論。一個獨自生活且存款不多,依靠養老金生活的老人,現實處境其實是很糟糕的。為了節省養老費用,媒體報道,“一些日本老人把紙尿褲撕成兩半用、用過的紙尿褲曬干再用,他們酷暑天也不敢開空調,一天三頓的菜只有一個雞蛋和一根蘿卜?!比毡攫B老面臨嚴峻困境。
日本人深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很多老人更愿意在家養老。之所以不愿意住在養老院,除了傳統的家庭觀念以外,還有一些特殊原因。媒體報道,2005年,日本群馬縣“靜養院玉由良”發生重大火災。這次火災是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養老院慘劇之一,入住的老人有10人死亡,但是,直到事件發生后11個月,運營這個設施的理事長高桑五郎(85歲),以及理事久保(73歲)才被日本警方以業務過失致死罪逮捕。更離譜的是,火災發生后十多年的今天,設施為何會起火的原因依然不明。日本警方為了平息民憤就用了其他罪名把這個設施的經營者逮捕。
此外,在養老院收費節節攀升的背景下,在養老院遭受虐待、養老院員工缺乏、缺少親情與愛心等都是影響日本老人入住養老院的因素。
養老問題多多
在日本,如果提供老人洗澡、吃飯、排泄等服務,這就會被認定是收費養老院。而被認定為養老院,在業務上要接受政府方面更多的指導。隨著日本老齡化的加劇,一方面,收費養老院在設施上、居住者數量上一直有增無減,另一方面,有關契約的糾紛也在增加。為了保證養老機構與老人的各自權益,全國收費養老院協會起草制定了《養老院標準入居契約書》范本作為示范合同廣泛使用。因為《契約書》是法律合同,其條款甚為詳盡,約定了一些常見糾紛的懲處和解決方法,所以雙方都會按此合同條款加強自我約束,從而減少糾紛的發生。
日本政府消費者委員會在首都圈范圍內的四都縣的收費養老院實施調查,其結果以“有關收費養老院的契約的實際狀態調查結果概要”為題目公布出來。調查結果顯示,有關收費養老院問題聚集最多的是有關契約和解除合同的事,約占總數的79.4%。其次是有關價格和費用問題。一般的收費養老院每個月費用包括居住費、伙食費、看護費等,而這些費用總額中的一部分作為補助金在搬入時多數就要繳納。在四都縣全部養老院中,72.2%是征收補助金型的養老院,補助金的金額幅度大多在1千萬日元左右。在《契約書》里面,設定的是如果看護的量增加,那么看護費也要相應變得更高。增加費用的情況包括:“如果什么問題也沒有,看護費也沒有;如果忘記吃藥,就要收取提醒吃藥的費用;在養老院設施內徘徊,如果不知道人去了哪里就會收取失蹤追蹤費;老年人自己不能沐浴,就要收取沐浴照顧費;不能自己吃飯要收取吃飯照顧費等等?!眴栴}不在于養老院收費近乎苛刻無情,而在于收費是否公道,因為一旦老人在養老院受到不人道的待遇,或者其他原因如果短期內退出,他們繳納的補助金幾乎不被返還;如果中途退出,雖然合同解除了,但歸還金不支付等大量問題廣泛存在著。雖然《契約書》在減少和解決老人與養老院之間的糾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合同約定之外的大量糾紛依然要通過訴訟等途徑解決。
在日本,養老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社會的高齡化現象將越來越嚴重,而養老方面積累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多。毫無疑問,如何適應社會養老發展的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修改與完善養老方面的法律制度,是擺在日本政府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突出社會問題。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